愛人人恆愛 邊寫邊流淚:《人民日報》兩個先進人物通訊報道何以打動人
廖俊波、黃大發,前者是因車禍突然去世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后者是用36年時間帶領村民修水渠的貴州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兩位生動鮮活的人物,通過《人民日報》幾篇人物通訊的動情呈現,震撼了讀者的心靈。
4月15日和16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分別刊發兩篇通訊《“樵夫”的魔力——追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愛人者,人恆愛之——廖俊波的大愛人生》(以下簡稱 “樵夫”“大愛”),追憶廖俊波的感人事跡和愛民情懷﹔4月19日,第4版刊發長篇通訊《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以下簡稱“渠文”),講述黃大發帶領村民歷經千難萬險修渠致富的故事。這幾篇人物通訊在網上網下都獲得了很大反響,網民高度關注,說這樣的先進人物有情懷有溫度。
4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轉第6版刊發通訊《“樵夫”的魔力——追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
為什麼能把人物通訊寫得這樣感人至深?記者到底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做到了什麼?我們與通訊的主要作者、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記者姜潔和吳儲岐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更多平面文字背后的“立體”故事,不僅為主人公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所感染,也為記者深入扎實的採訪作風所感動。
見性格風骨 抒家國情懷 答社會追問
“砍柴人”身懷“魔力” 修渠者心系民生
讀這幾篇人物通訊,會發現構思都很用心。構思妙,讀者之思才能被作者之思牽著走。
扣緊與時代脈搏的共振點。典型之所以成為典型,雖都有其與眾不同的“點”,但力透紙背的都是時代脈搏。可以說,既要見性格風骨,更要見家國情懷。先進人物通訊,如同鮮明旗幟,可以回答當下社會追問。
這兩個典型,緊扣人民至上、不忘初心、從嚴治黨的當代中國主題。高尚品格背后的大愛至誠、無私精神背后的黨性本色、36年鑿出一條生命之渠背后的脫貧攻堅,都與時代背景相契合,以小人物為象,與大時代共振,為改革克難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樵夫”與“大愛”,展示人物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書寫“楷模”與“豐碑”的時代蘊含,激勵黨員干部將學習典型與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對標先進、以身作則、爭當表率。“渠文”,則呈現一名老黨員、老村支書的責任擔當,詮釋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氣質,對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發出感召、鞭策與警醒。
找到與人物精神的觸發點。觸發點是記者採寫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在寫兩個人物的過程中,記者都是經過艱苦的思考,找到了能夠反映人物精神特質的觸發點。
“樵夫”一文,即以主人公的微信名“樵夫”為喻,生動反映這位“砍柴人”在創業、凝聚人心、愛民、扶貧、處理“親”“清”關系、制造快樂等方面的事跡,“樵夫”的主要功績是主線,“魔力”是觸發點﹔“大愛”一文,主線是將心比心的道理,“愛”是觸發點,從主人公愛百姓、愛干部、愛家人等方面展開。兩篇文章從不同視角,將人物作為領導干部為黨為民至真至誠的好官形象,和作為家人愛妻兒、接地氣的“暖男”形象結合起來,刻畫得生動感人、豐滿立體。
4月16日,《人民日報》頭版轉第4版刊發通訊《愛人者,人恆愛之——廖俊波的大愛人生》。
“渠文”中,修渠脫貧是主線,觸發點就是“渠”。渠有很強象征意味,因渠通水,有望脫貧。正如文章開頭發問:沒有水的日子怎麼過?下文即順著修渠不同階段描述坎坷進展,表現共產黨人情系蒼生、不懼犧牲、堅韌執著的高尚情懷。
片斷式呈現 沖突式設計 文學式表達
學文學講好故事 為讀者換位體驗
人物形象是否塑造得有血有肉,是否能與讀者產生精神共鳴,都是判斷人物通訊成敗的主要標尺。這裡面,還是有個講故事的問題,得考慮接受心理。根據心理學,人們在閱讀時隻有內心瞬間產生一種愉悅情感,才有繼續讀的沖動,如果直覺不能訴諸快感,就會降低甚至取消閱讀欲望。所以,“渠文”的作者吳儲岐說,寫黃大發時,他是寫一段讀一段,換位體驗一下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如何激發讀者的閱讀快感,從這幾篇人物通訊看,文學技巧確為他山之石。
片斷式呈現,放大微觀鏡頭。“樵夫”一文中,作者利用一個個故事片斷串聯起主人公的工作軌跡——出錢為災民代建房、推進產業化專業平台建設、積極招商引資、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加班累了的時候給別人唱歌、每逢生日都記得給妻子送禮物……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都是一些片斷,匯集成先進人物的立體形象。這方面,“渠文”表現得更突出。不認命、學技術、籌資金、打啞炮、失親人、去省城等,都把故事的重要片斷寫具體、寫豐實,用活生生的微觀鏡頭,消解了讀者對典型人物概念化臉譜化的刻板印象。這裡摘錄一個片斷:
去省城的當天,黃大發和妻子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帽子洗得一塵不染。陪同的鄉干部徐飛還沒到,老兩口就早早等在路邊。
到了貴陽,黃大發既沒去景點,也沒去商場,而是要求直接去省委。“老支書在省委有相識?”徐飛心裡一陣嘀咕。進了省委大院,黃大發卻不進大樓,根本沒有找人的意思。“就見他挺起腰,注視著大樓,還有遠方飄揚的五星紅旗,一言不發……”
這個片斷猶如定格畫面,讓老支書的形象躍然紙上。
沖突式設計,矛盾調動情緒。沖突是展現人物性格的手段。沖突往往因矛盾而生,能夠引人入戲。這幾篇人物通訊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沖突和矛盾。兩篇寫廖俊波的報道,看似講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實際包含多個戲劇化矛盾,國之大愛與家之小愛之間、百姓上訪與解決上訪之間、用地糾紛與解決糾紛之間、垃圾村與美麗鄉村之間……矛盾共生,沖突迭起,而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展現主人公品格與魅力的過程。
據吳儲岐介紹,他在寫“渠文”時,就有意識地設計沖突,學習劇本的手法,每個小標題下都有一對戲劇沖突,在展現矛盾——化解——出現新矛盾——再化解中,讓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草王壩的窮根是沒水,文章就圍繞缺水—修渠、沒技術-學技術、沒錢-籌錢、曲折心酸-最終通水進行布局,讓故事在矛盾與化解中一步步推進,在沖突與轉合中抓住讀者的心。
文學式表達,增強審美意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讀過的新聞遠遠超過文學作品,可能記住的文學作品卻遠遠超過新聞。為什麼?新聞與文學的功能不同當然是主要原因,但不得不承認,文學作品擁有很多新聞沒有做到的敘事抒情策略,能夠更加打動人。人物通訊無疑是新聞作品中最可借鑒文學創作的一種文體,可以運用豐富多樣的文學表現手法對文章加以潤色提升。
4月19日,《人民日報》第4版刊發長篇通訊《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
“樵夫”一文,借主人公微信昵稱,巧妙喻示縣委書記甘當“砍柴人”,將一生奉獻給國家和人民的無私與崇高。“大愛”一文,生動形象的比喻比比皆是,“就像女兒大了不能留,好干部要趕快推薦、提拔出去。”“我看,他是一個瘋子領著一群瘋子在干。”通過描述性語言,寫活典型人物的高情商與高智商。“渠文”則更像一篇紀實文學,從大小標題到小說式架構,再到長短段的結合,以及排比、設問、對比、反問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在給人愉悅的審美感受之余,也啟迪人進行黨性與人性的深層思考。
採訪辟蹊徑 源頭活水來 感人先感己
抓魚淘金需求異 人物塑造高一籌
雨果曾經說過:“富人憑借客廳裡的寒暑表去判斷冷暖,窮人卻隻能依靠自己的皮膚去感受。”這話也可以用在新聞採寫上,新聞記者就好比是永遠的“窮人”,唯有用自己的“皮膚”、感官和心靈去感應,才能將報道寫得深入人心。尤其對人物通訊而言,要將人寫出精氣神兒,若不能真正觸摸到“個體的溫度”,怎能觸發記者“個體的感受”?兩位記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抓魚和淘金,大有學問。
求異思維,獨辟蹊徑。記者在充分准備的基礎上,主動從集體採訪中“突出重圍”,自主選擇採訪對象,細心挖掘,沙裡淘金,甚至金中提純,優中選優。
2017年2月15日,廖俊波(左一)在武夷新區向客商介紹情況。危賢鋒 攝
在對廖俊波這個典型人物的採訪中,平均每天被安排的採訪對象超過20人。姜潔深感這種七嘴八舌座談式採訪很難搜集到更有價值的素材,便先后通過各種方式找到廖身邊工作過的同志、當地記者等,獲得許多一手的獨家信息,挖掘到集團式採訪得不到的細節和鮮為人知的故事。同時,對一些集體採訪時不夠充分的重點採訪對象,例如廖俊波的妻子、女兒、秘書、司機和曾經同吃同住過的老同事等,又進行了補充採訪,還在回京的火車上進行電話採訪,對細節進行核實。她坦言,“採用單獨採訪或者兩三人對一人採訪的模式進行,這樣受訪者可以放下顧慮、敞開心扉,與我像朋友一樣深入交談,對方也容易在交流和碰撞中得到啟發,回憶起很多令人感動的細節和故事”,“從和很多採訪對象閑談的內容中,我觸摸到了一個更加多面、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廖俊波的形象,他並不是那麼的完美無缺,但他的確又是如此的努力、如此的樂觀、如此的拼搏不懈、如此的和藹可親”。
2017年3月24日,黃大發沿著水渠巡查。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為了寫好黃大發,吳儲岐在採訪“大部隊”撤離后特意逗留多日,再單獨回訪主人公和家人,並增加七八名新的採訪對象,特別是找到了20年前水渠修通后負責採訪的記者,採集到了更加豐富扎實可信的素材。
真情投入,以情寫情。如今,回憶起採訪對象,每每說到動情時,兩位記者便眼圈發紅,聲音哽咽。姜潔說,通過採訪,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升華,每當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便不自覺地想到:如果換成廖書記,他會怎麼樣?自己又應該怎麼做?想要打動讀者,先要打動自己,他們做到了。
“樵夫”一文,時間緊,任務急,報道發表后,姜潔仍心有遺憾,如果再給點時間,可以更好地打磨。“渠文”一稿用《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作題,首先在標題上就更顯人情味。小標題的創作也精心,“立誓 有條漢子不認命”“學藝 他還想與天再斗一次”“再戰 修不好,他拿命來換”等,有對故事情節的概括,也有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語句簡練卻內涵豐富。兄弟媒體的小標題,全部採用直接引語的方式,雖然原汁原味,但內涵與藝術性明顯遜色。
記者寫稿有主動性動機,也有被動性動機,常常要變被動性動機為主動性動機,需要記者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更需要情感的投入、真情的釋放。真正開啟靈魂的力量,隻能來自於採訪與寫作中超常的投入。
人物是時代的精靈,人物通訊永遠是新聞報道的重要類型。有句話說得好,“路為紙,地成冊﹔行做筆,心當墨”。當代新聞人應該有這種使命與理想,行走大地,情注筆尖,通過對個體人物的精彩描述,來反映我們所在的這個砥礪奮進的偉大時代。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撰稿:陳利雲 壽 川 編輯/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