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專業報道通俗化的這三種方法,您都用過嗎?

蘇長虹 研究事兒
2017年05月11日16: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專業報道如何通俗化,是記者普遍面臨的問題。

人們每天都要與各種新聞打交道,新聞經過記者採寫、編輯加工、媒介呈現,最終才會進入讀者的視野。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記者往往分頭“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育、外交、國際等領域。如果說作為“跑口記者”,對所“跑”之“口”有所研究,能夠做到“深入”,那麼,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做到“淺出”。可以說,“深入淺出”四個字,就是對記者將專業報道通俗化的基本要求。

為達到這一要求,有各種各樣的辦法。簡單說來,似可從三個方面做出嘗試,即:解釋難的,軟化硬的,寫成活的。

解釋難的:專業性稍強的知識,在寫稿時都有解釋的必要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第2版整版刊發著名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為了讓讀者懂得哥德巴赫猜想是怎麼回事,文章用整個第二部分對此做了解釋。其實,這些解釋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內容,如奇數、偶數、素數等。但是這些概念,多數讀者並不常用,因此仍有必要解釋一番。國際上,也是如此。記者章敬平曾在《新聞人的江湖》一書中寫道:“美國媒體很在乎報道的通俗化。我去《紐約時報》時,他們說希望他們的文字能夠給初中生看,就是我們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初中生可以讀得很痛快。路透社說,考慮到他們的產品中有大量財經信息,他們希望讀過高中的人就能讀懂他們的報道。”由此可見,國內外新聞界都認為,專業性稍強的知識,在寫稿時都有解釋的必要。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第2版整版刊發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科技、財經新聞涉及專業知識多,通俗化的報道就更為必要。2017年1月13日,《人民日報》在第20版刊文《看!創新英雄們的風採》,集中報道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內容涉及中微子實驗、移動通信技術、腦血管病防治新辦法等專業知識。總的來說,報道就較好地起到了解釋功效。如:中微子是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對它的觀察將有助於揭開宇宙的奧秘﹔但質量很輕,隻有在核反應堆中才能觀察到它的振蕩情況,等等。這些基本原理和道理說清楚了,讀者才能理解項目的重大意義。

《人民日報》2017年1月13日第20版。

要解釋難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不外乎兩種途徑:勤問專家,深入研究。前面提及的《看!創新英雄們的風採》中,對每個科學項目的原理,都有專家出面予以解釋,這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記者需要直接引用專家的話,因為專家的權威性是別人難以替代的。同時,記者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做專家型記者。2014年馬航MH370失聯后,西方媒體派出了多路專業記者,採訪到飛機發動機制造商、國際刑警組織的線人、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專家。因為這些記者本身長期研究相關行當,能夠提出高水平的專業問題,所以能就馬航失聯事件的很多疑團與專家對話,採訪也才能夠深入。

軟化硬的:整塊不好消化,變碎變小就曉暢易懂了

人民日報社地方部曾組織過一次業務研討,主題是“如何做好工作性報道”。記者們反映,他們拿到的經常是某地市或某單位的工作總結、工作報告,但要把有一定專業性的工作報告寫成通俗化的工作報道,卻並不容易。一個重要經驗就是:軟化硬的。

其中有一個實例:《貴州“實體店”+“淘寶店”做活公共服務》這篇稿件,原來有段文字:

“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合二為一,貴州打造建設公共服務中心,集中辦理政務、商務、事務,著力構建‘審批服務一站式、資源交易一系統、公共服務一條龍’的大服務格局,打破部門、行業、地區間‘信息壁壘’,實現公共服務跨部門、跨地區的協同互動和數據資源共享互認,集成打造公共服務超市。”

這樣的文字,字句雖通,卻覺不順,問題就出在太繞,把人繞糊涂了。

公文語言本來就硬,不大通俗,再來回說、反復說,便把人繞暈了。這麼短的一段,“服務”這個詞就出現了7次。

怎麼辦?就得把太硬的軟化,整塊不好消化,變碎變小就好消化了,就曉暢易懂了。

見報稿是這樣的:

“這是貴州構建‘審批服務一站式、資源交易一系統、公共服務一條龍’大服務格局帶來的變化。‘擱以前,根本發現不了這些細微關聯,有了大數據就不一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張洪解釋。公共服務中心的‘大數據’,源於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合二為一,打破部門、行業、地區間‘信息壁壘’,政務、商務、事務跨部門、跨地區協同互動,數據資源共享互認。”

人民日報社地方部副主任費偉偉認為,這樣重新組合后,術語斷續表達,中間插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張洪的解釋,讓術語通俗易懂﹔“服務”也少了好幾個,不繞了,稿件讀來也就輕鬆了不少。

寫成活的:巧用比喻描述專業內容,發揮想象搭建閱讀橋梁

解釋難的、軟化硬的,還只是通俗化的基礎。要達到更高的境界,最關鍵的是,想辦法把專業性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給呆板的內容賦予生命。

2017年2月27日,《人民日報》20版發表《你是誰?“刷臉”“刷眼”就知道!》,介紹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文章不僅把通過“臉”和“眼”進行識別的原理說得清楚,而且在行文中把這些技術在安檢、手機購物、銀行取錢甚至公安破案等方面的運用情況大量穿插進去,把技術的運用寫活了,甚至連標題都直接使用百姓的日常用語。讀者看報時,不僅沒有閱讀和理解障礙,而且容易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擺進去。這樣的科技新聞報道就會有好的傳播效果。

《人民日報》2017年2月27日第20版。

再看一篇國際科技新聞——2015年7月28日《人民日報》報道《將目光投向浩渺的太空》。當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表親”,即行星 “開普勒—452b”,記者隨即到位於智利的世界最大天文觀測區去採訪。這裡的主要設備是天文望遠鏡,它們的功效如何,是很專業、但又必須解釋的問題。請看記者的報道:

4台8.2米口徑望遠鏡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通過曝光一小時,拍攝到比裸眼可見星體微弱40億倍的星體圖像。如果這4台望遠鏡按物理光學的干涉原理組合,可將分辨率再提高25倍,如同在地球表面看到月球上一輛汽車的前燈。

《人民日報》2015年7月28日第23版。

在介紹相關設備、舉世聞名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ALMA)時,記者寫道:

整個ALMA項目足足有660多個接收器,這些接收器如同高靈敏度的“收音機”,它們按物理原理相互配合,將人類的聽力和視力向宇宙深處延伸、再延伸……如果將一口單獨的“銀鍋”放在美國東海岸,它可以聽到西海岸一枚硬幣落地的聲音。

這些話通俗易懂,“前燈”“硬幣”這兩個比喻還寫入了小標題。這就把一般人認為非常神秘、深奧的科技前沿成果高度通俗化了,給人印象深刻。

要寫活,還要充分發揮記者的想象力。前述《看!創新英雄們的風採》中,包括四個獲獎科技項目。為了使讀者對每個項目都有深刻的認識,記者用了四個小標題“尋找宇宙‘隱形者’”“修好移動通信‘高速路’”“ 打開最后‘一扇窗’”“為了讓天空‘高顏值’”,分別形象地比喻四項科研成果的意義。這就是發揮記者的想象力、能動性,搭建起報道對象與讀者之間的橋梁。當然,通過想象得到的創意必須是合理的,最好是發表之前能得到科學家等採訪對象的認可,這樣才能錦上添花,而不是弄巧成拙。

如此看來,專業性強的報道,如果能夠做到先深入、再淺出,向讀者呈現通俗易懂的文字,效果自然大不相同。三個方法中,解釋難的,是必須為之,舍此無法向讀者交代基本事實﹔軟化硬的,是不得不為之,否則讀者會對我們的報道敬而遠之﹔寫成活的,是創造條件為之,在更高的層次上吸引讀者閱讀報道,記住報道。

相信您也能發現,如此通俗化的解讀之法,其應用范圍並不僅限於新聞報道,當您想要向他人解釋一個不易懂的概念時,不妨試試這三種方法,您的做法必定會收獲滿滿的點贊。

撰稿:蘇長虹 編輯/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