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等著我》:讓真實成為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源

肖  慶
2017年05月11日06: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讓真實成為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源

  節目裡的老兵

  央視綜合頻道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第3季再次回歸電視屏幕,節目不出意料地再次取得了超高的收視。這檔節目的意義不僅是收視率所代表的廣泛受眾,更是說明了一種社會的關注,一種持續的情感投入。

  紀錄生活點滴

  脫離了生活和真實的文藝作品難以創造“高峰”,也難以有持續的生命力。《等著我》以尋人的真實需求為節目切入口,深度挖掘尋找背后的真情故事,打造了線上線下聯動的全國最大“尋人平台”。

  節目擺脫了空洞的宏大敘事,用曲折的故事和細膩的情感來塑造“人物”,讓觀眾能夠隔著電視屏幕感受到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第一期節目中來自山東的“瓷娃娃”母親宋冰心講述了為養子虎子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每一個細節的描述都讓觀眾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每一句話語都讓觀眾走近一位堅強母親的內心。虎子出生的時候隻有3斤重,宋冰心把他抱起來的那一刻,虎子就停止了哭泣變得非常安靜,感覺有了依靠,也有了希望。這樣的一個細節,讓觀眾能夠走進一位母親的內心感受她對孩子的愛,平凡而又堅定。而宋冰心一再對還是小孩子的虎子重復一句話:“我們是殘疾人,但我們決不能成為一個廢人。”她的堅強也讓孩子變得樂觀、勇敢,勇敢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在舞台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陽光、快樂的小孩,對人禮貌而又和善。這些源自於真實生活的細節,不但讓人物更加可感、可愛,也讓節目充滿了生命力。

  傳遞公益精神

  《等著我》不是簡單地講述個體情感故事,也不是僅僅幫助解決個體的實際困難。節目用尋人的方式來承載人類共通的情感,親情、友情、愛情、戰友情、同學情……每一份情感都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這裡有超越生死的戰友情,來自湖南綏寧縣84歲的抗戰老兵肖楚榮為尋找曾經為他擋住炮彈的連長吳邦堅持60年,隻為當面向他行一次軍禮,說一聲謝謝﹔這裡有愛心接力的師生情,來自安徽的朱麟潔已經在輪椅上生活了20多年,108位老師愛心傳遞幫助她學習知識改變了她的人生﹔這裡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今年38歲的汪世華外出打工時弟弟失蹤,他向母親“撒謊”說弟弟出去念書,23年來他堅持尋找就為了給母親帶來安慰。節目用情感的傳遞,讓觀眾感受到公益精神的真諦,公益不僅是一種價值觀,更是一種心理態度和人格品質。

  倡導正氣創新表現力

  優秀的文藝作品要闡釋中國精神的內涵、堅定導向、弘揚正氣,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等著我》以“溫暖和希望”作為節目的價值堅守,用“幫助”的故事講述了當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價值追求,用愛心的群像讓觀眾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節目避免消費情感,克制地描述尋人過程中的“苦難”,用堅強與隱忍讓人們看到希望,“助人為樂”“熱心公益”“愛與包容”這些依然是社會的主流。

  《等著我》用新聞化的操作手法來解析當下中國的切面,在舞美設計上力求朴素、真實﹔在環節設計上力求精簡、突出人物﹔主持人倪萍不是對尋找者發問,而是一位真誠的傾聽者,用豐富的人生經歷去感受尋找者的酸甜苦辣。同時,《等著我》還搭建了公益的平台,將公安部、民政部、志願者、新媒體平台和熱心群眾擰成一股強大的公益力量,形成龐大的公益體系。開播以來,《等著我》幫助1100個家庭、超過10000人尋找到失散的親人。節目專門為虎子設立了專項基金,節目播出后僅僅半個小時,愛心捐款已經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