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亞瑟王拍成羅賓漢,尷尬了  成也風格,敗也風格?

周詩浩
2017年05月15日09:50 | 來源:瀟湘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亞瑟王成了“痞子英雄”

  大師級導演蓋·裡奇與IP“亞瑟王”的組合,原本該是一部魔幻大作。但是,耗資兩億美元的《亞瑟王:斗獸爭霸》,在北美市場吃了閉門羹,在中國市場口碑也堪憂。

  仔細琢磨一下,《亞瑟王:斗獸爭霸》處處流露著蓋·裡奇的風格。世界知名大導,將自己的風格灌輸到影片血液裡,這是導演的性格使然。但並不是所有的題材都可以照著一種烹調手法來。風格可以有,但最好能收放自如。

  故事

  亞瑟王成了“痞子英雄”

  亞瑟王的故事,在歐美文化裡的普及程度就相當於咱們的《西游記》。

  但在蓋·裡奇的包裝下,《亞瑟王:斗獸爭霸》更像一部具“黑幫搖滾風”的魔幻片。劇情主線看似延續了經典的亞瑟王故事,但整體故事更像一個“王子復仇記”,片中的亞瑟因叔父篡位逃離國都,在妓院長大。他成為一方地頭蛇,靠收保護費、打架、坑蒙拐騙為生,匪氣十足。他不像“騎士”,更像地痞。以往在畫作中、銀幕上,亞瑟王都是標准英國古代君主或瀟洒騎士的裝扮。這次他成了地痞英雄,看起來有點邋遢,但故事還是對味的,加之特效畫面的呈現還算震撼,《亞瑟王:斗獸爭霸》整體而言,還能讓人認可。

  風格

  花式剪輯+搖滾電子,有點玩過了

  什麼廚子炒什麼菜,1998年蓋·裡奇炒了一盤《兩杆大煙槍》,在全球斬獲一大幫鐵粉。

  不過,這次的《亞瑟王:斗獸爭霸》,更像是蓋·裡奇復制粘貼了自己的風格,灌入了IP裡。蓋·裡奇的電影喜歡玩打亂時間線的交叉剪輯,但任性使用花式剪輯的結果,導致一些觀影障礙。比如描寫亞瑟王的成長經歷,音樂嗨爆戰鼓雷鳴,鏡頭切換非常快,完全跟不上節奏,心臟不好的觀眾搞不好還有點受不住。還有一段上山摸石頭找回記憶的段落也處理得太快了,這本該是一段成長之旅,也是刻畫男主的好時機,但快進的方式如PPT般閃過,各種怪獸臉都沒看清楚就領盒飯去了。

  除了視覺的風格化,蓋·裡奇擅長搖滾電子流行配樂,這次在《亞瑟王:斗獸爭霸》中依舊延續,畫面是魔幻風,音樂卻是“搖滾黑幫風”,隱隱有一種突兀感。

  觀察

  成也風格,敗也風格?

  導演該不該放縱自我風格?《亞瑟王:斗獸爭霸》似乎給了一個否定的答案。從蓋·裡奇做出將英俊范的亞瑟王打造成市井地痞開始,他就注定了要把這部作品,拍成一部標准的“蓋·裡奇作品”。長沙銀興菲林影城市場部彭經理認為,作為世界知名的導演,“風格著魔”就是一種性格,但往往這種性格也容易導致失誤,“導演的個人風格這次其實和作品本身契合度不是很高,容易讓觀眾感覺是在為了炫技而炫技。”

  保利國際影城長沙喜盈門店市場部負責人直言,“《亞瑟王:斗獸爭霸》現在呈現的這個水准是無法令大部分影迷滿意,因為它是蓋·裡奇拍的啊!”對比蓋·裡奇早期的《兩杆大煙槍》、《偷拐搶騙》等經典影片,《亞瑟王:斗獸傳奇》隻能用平庸來形容。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