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俠客島解局:勒索病毒還未收場,內幕已經足夠驚人

2017年05月16日08:45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俠客島解局:勒索病毒還未收場,內幕已經足夠驚人

  勒索病毒“WannaCry”(永恆之藍)在全球范圍內的爆發,恐怕是這幾天影響力最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了。

  從上周五晚上開始,俠客島島友群之一的學生群裡,勒索病毒爆發的消息就已經傳開。當時的病毒感染多在校園網范圍內,由於臨近畢業季,很多實驗室、學生的畢業設計和論文都慘遭毒手。過去的一個周末,島叔的不少朋友,都被拉回公司或單位加班加點打補丁,防止周一工作日“開機潮”引發的大規模感染。

  盡管如此,今天一天,在新聞報道中,我們還是看到了國內不少高校、加油站、火車站、自助終端、醫院、政府辦事終端等被此病毒感染的消息。

  事件

  關於病毒的爆發原理,相信大家這幾天也看了不少文章。簡言之,這一蠕虫勒索病毒,通過針對Windows中的一個漏洞攻擊用戶,對計算機內的文檔、圖片等實施高強度加密,並向用戶索取以比特幣支付的贖金,否則七天后“撕票”,即使支付贖金亦無法恢復數據。其加密方式非常復雜,且每台計算機都有不同加密序列號,以目前的技術手段,解密幾乎“束手無策”。

  在全球網絡互聯互通的今天,受害者當然不僅限於中國。

  據360威脅情報中心統計,從12日爆發之后,全球近百個國家的超過10萬家組織和機構被攻陷,其中包括1600家美國組織,11200家俄羅斯組織,中國則有29000多個IP被感染。在西班牙,電信巨頭Telefonica,電力公司Iberdrola,能源供應商Gas Natural在內的眾多公司網絡系統癱瘓﹔葡萄牙電信、美國運輸巨頭FedEx、瑞典某地方政府、俄羅斯第二大移動通信運營商Megafon都已曝出遭受攻擊。而根據歐洲刑警組織的說法,本次攻擊已經影響到150個國家和地區。隨著病毒版本的更新迭代,具體數字可能還會增加。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誰干的?!

  黑手

  沒有答案。

  用360核心安全團隊負責人鄭文彬的話說,勒索病毒的溯源一直是比較困難的問題。曾經FBI懸賞300萬美元找勒索病毒的作者,但沒有結果,目前全球都沒有發現勒索病毒的作者來自哪個國家。但從勒索的方式看,電腦感染病毒之后會出現包括中文在內十五種語言的勒索提示,且整個支付通過比特幣和匿名網絡這樣極難追蹤的方式進行,很有可能是黑色產業鏈下的組織行為。

  勒索病毒是2013年才開始出現的一種新型病毒模式。2016年起,這種病毒進入爆發期,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0種勒索病毒通過這一行為模式獲利。比如去年,CryptoWall病毒家族一個變種就收到23億贖金,近幾年蘋果電腦、安卓和iPhone手機也出現過不同類型的勒索病毒。

  雖然下黑手者目前還找不到,但其所用的工具,卻明確無誤地指向了一個機構——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國國家安全局。這一機構又稱國家保密局,隸屬於美國國防部,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及本國通訊資料。黑客所使用的“永恆之藍”,就是NSA針對微軟MS17-010漏洞所開發的網絡武器。

  事情是這樣的:NSA本身手裡握有大量開發好的網絡武器,但在2013年6月,“永恆之藍”等十幾個武器被黑客組織“影子經紀人”(ShadowBreakers)竊取。

  今年3月,微軟已經放出針對這一漏洞的補丁,但是一是由於一些用戶沒有及時打補丁的習慣,二是全球仍然有許多用戶在使用已經停止更新服務的WindowsXP等較低版本,無法獲取補丁,因此在全球造成大范圍傳播。加上“蠕虫”不斷掃描的特點,很容易便在國際互聯網和校園、企業、政府機構的內網不間斷進行重復感染。

  又一個問題來了:NSA為什麼會知道微軟的漏洞,並且制作了專門的網絡武器,然后這些武器中的一部分還落到了黑客的手裡?

  NSA

  實事求是地說,作為操作系統之一,Windows的構成動輒幾億行代碼,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可能一個人說了算,因此出現漏洞是很難消除的。而Windows又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操作系統,因此被黑客看中而研究漏洞並攻擊獲利,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作為美國國家安全局,盯著這個系統的漏洞也就罷了,還專門搞武器,這是什麼道理?

  事實上,在黑客組織曝光這一漏洞之前,微軟自己也不知道漏洞存在。也就是說,隻有NSA知道漏洞存在,至於知道了多久,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在俠客島上的網絡安全專家看來,很可能的情況是,NSA早就知道這個漏洞、並且利用這一漏洞很久了,隻不過這次被犯罪團隊使用了,才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技術確實很強,在網絡安全領域獨步全球﹔同時,“漏洞”已經成為兵家必爭的寶貴戰略資源。

  換言之,通過網絡對現實發起攻擊,已經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專利,而是已經發生的現實。不信的話,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斯諾登,披露美國政府對全球實施監控的“棱鏡計劃”的那位,就是NSA的前雇員。他証實的一則消息是,2009年,奧巴馬政府曾下令使用網絡攻擊武器——代號“震網”的病毒,攻擊了伊朗的核設施。其中原因復雜,簡單說就是以色列設法通過馬來西亞的軟件公司,讓伊朗購入了夾帶著一病毒的離心機控制軟件﹔2010年,病毒爆發,控制並破壞伊朗核設施的離心機如那件,最終造成1000余台離心機永久性物理損壞,不得不暫停濃縮鈾的進程。

  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多次講“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絕對是有的放矢的。試想,這次病毒還是在可控范圍內的,下一次如果網絡攻擊的規模更大、目標更明確呢?

  從中國的角度看,在大多數人印象中,上一次如此規模的病毒爆發,大概還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的“熊貓燒香”。而像此次的病毒這樣,一旦中招幾乎無解、面臨自身重要資料被“綁架”的嚴重情況,也屬罕見。

  而從各地的反應看,對於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顯然也不一樣。國家網信部門,以及上海、北京等省市,幾乎在13日就發布了應急通告﹔15日上午發生的感染,中西部省份則偏多。也有業界專家指出,像政府、企事業單位、校園等機構,很多領導對網絡安全的概念還停留在“電腦中毒了就找人殺殺毒”的地步,很多也覺得“有了內網的物理隔絕就沒事兒”,觀念和防護措施都相當滯后。

  事情還未收場,引起的課題和震撼就已經足夠多。這就像是一場公共衛生事件,是平時對安全的重視和組織程度,決定了瘟疫能在多大程度上擴散。不得不說,這是一堂非常生動、非常深刻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畢竟,今天我們的個人信息、資產、資料等已經越來越多地與電腦、與網絡相聯系,而這一過程卻不可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