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訪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社長兼總編輯

"吉刊出版十大領軍人物"劉翠玲:做"心靈作物"的播種者

2017年05月16日13:4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做“心靈作物”的播種者

長春清華路一座不起眼兒的六層辦公樓的轉角處,稍不注意就會忽略過去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的門牌。清華路156號,在這裡有20多年了。而追溯其前身和歷史,這個共青團吉林省委主管主辦,借《青年月刊》發展而來,現旗下《中學生博覽》《作文與考試》《智慧少年》系列刊多版聯動的學生刊集團,卻有著43年的歷史。

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是2012年吉林省文化企業轉制中的第一批,轉企后的經營管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諸多的困難和挑戰。困境中走過來的報刊總社,革陳出新,力創精品,迎來了它歷史上的最好時期。無論是雜志的品牌影響力還是企業的經營利好,都達到了歷史新高,在期刊下滑的市場困境中,不僅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業績,旗下的期刊還實現了逆勢增長。

在四樓的一間普通辦公室裡,《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見到了“吉刊出版十大領軍人物”、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社長兼總編輯劉翠玲。

有情懷才能有好刊

“我們是種字兒的農民,”不乏幽默的劉翠玲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說,“農民是一年種一茬庄稼,而我們種的要遠遠多得多。”“現在不僅要在傳統紙質媒體上種,還要多點開花,在數字媒體上種,社交媒體上種,音頻媒體上種,線下互動活動中種。我們是種子公司,沒有農閑季節,我們是走在時間季節前面的人。”

“我們負責為下一代提供心靈成長和滋養所需要的精神產品。我們不允許自己做出有悖良心的作品。”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旗下期刊個個名聲響亮:《中學生博覽》——北方優秀期刊,2016年度最美期刊﹔《作文與考試》——中國郵政暢銷報刊,校園核心期刊,中國優秀少兒金獎報刊﹔《智慧少年》——連續3年成為行業主管部門向全國推薦的優秀少兒報刊及中國優秀少兒報刊。

“與大制作大投入的大公司不同的是,我們屬於中小企業,全媒體時代,需要全媒體的整合和調動,無論在人才儲備和資金調度上,我們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事情還要做。我們沒有特別的經驗,用的都是笨辦法。”劉翠玲向記者介紹,像《作文與考試》的辦刊宗旨就是“朴實無華,內容的力量”,保留原有辦刊中新的、精華的部分,過時的、老舊的部分及時刪減。

“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內部挖掘潛力上,先從制度的重建上入手,建立了跨版編輯工作流程、各崗位人員收益量超工作量獎罰辦法、編輯工作季度獎勵辦法。”劉翠玲介紹,他們允許各版編輯在有余力的情況下跨版發稿,並按超發版量當月實施獎勵,從根本上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極致辦刊傳播大家智慧

“報刊總社的辦刊人,追求一種極致的辦刊體驗。無論是教輔刊,還是綜合刊,都從服務讀者的角度出發,潛移默化地傳遞和表達一種文化觀察,鋪墊清亮愉悅的精神底色。”劉翠玲向記者介紹,他們2000年創刊的《作文與考試》,定位在“敏銳的思想鋒芒,溫潤的人文情懷”,希望讀者能夠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學會文字的個性表達並一直熱愛。

“我們經常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們的讀者長大后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閱讀?我們在與讀者的成長伴讀中,要扮演怎樣的角色?”劉翠玲介紹,他們決定拋開那些關乎賺錢的話題,去做一些少兒期刊出版人真正要做的事情。全彩版《智慧少年·潤》,正是這樣一本不一樣的文摘。小眾、獨特,做“暖亮你一生的朋友”。一直在和讀者分享有情感、有意味、有思想、有力量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如同一盞明燈,給黑暗中的人以灼眼的光亮,給平凡生活中的人以不平凡的感受,讓讀者更真實地領略生命的意趣和遼闊。

“以2016年四季度與2017年一季度為例,我們為讀者策劃了以下主題的故事:遇見你真美好﹔總有某個時刻,讓你瞬間成長﹔溫柔,是最優美的姿態﹔如果心是一個容器。”劉翠玲介紹,這些主題下,不去講大道理,而是採擷一個個小故事,從細小處著手,娓娓道來,讓文字散發出獨特溫潤的光芒,讓整本雜志呈現出沉靜優美的氣質。

《智慧少年·潤》中《主編在線》是他們的主打欄目,人物的選擇上以流行度、感悟力、趣讀、閱歷與經驗寫作為備選關鍵詞。讓讀者與那些靈魂中閃爍著大智大美的人物,與那些有鮮活飽滿人生經歷的人物不期而遇。2016年,他們精心選擇了12位人物進行報道,以此來提升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

劉翠玲認為,盡管碎片化閱讀、快餐式閱讀、偏娛樂化閱讀在“90后”“00后”年青一代群體中成為流行趨勢,但每個階段的問題都有可供借鑒的解決路徑和辦法,他們願意與讀者一道,在浮躁的時代依然保持細打磨、精寫作、靜閱讀,幫助讀者去了解過去的、當下的和未來的自己,為精神成長奠基。

走自信而堅定的發展路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有心人發現,近年來一直承受壓力的報刊總社人,似乎並沒有被困境擊倒,反倒迸發了從未有過的活力,活出了各自不同的精彩。”劉翠玲向記者介紹,報刊總社實行彈性6小時工作制,可以在圖書館、書法繪畫班、心理咨詢課上找到更多報刊總社人的身影。報刊總社多了零基礎學習書法、油畫、外語、設計的人,也有拿到國家二級心理咨詢証的人。從2015年起,報刊總社要求所有人的年終總結和個人年度計劃做成PPT,以演講的方式進行呈現。

“報刊總社沒有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大投入,但各刊的新媒體創新轉型步伐都走得穩健而活躍。”劉翠玲向記者介紹,各刊的官方博客、微博、微信及荔枝FM有聲頻道,在沒有增加任何人員的前提下,一直由各刊編輯部承擔下來。荔枝有聲系列中,《中學生博覽主編播聯盟》調動讀者全方位聯動﹔《作文與考試》初中版“青春之聲”有獎征讀參與活躍﹔《作文與考試》高分素材版美編媛媛姐姐的江蘇方言版有聲頻道,一出來就驚艷到了所有聽眾﹔《作文與考試》小學低年級版的電台直播准備良久,很快要與讀者見面。吉林省青少年報刊總社官方淘寶直營店,開通4年多來,已實現了年收入94萬元的業績。報刊總社少兒藝術創作中心也開始從基礎初創,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對於那些動輒贏利千萬元的企業來說,這些成績顯得微不足道。但報刊總社人的確走出了他們自己的道路,勇於試錯,遇挫不餒,自信而堅定。

“學會認知世界和我們自己,是一門超級課程,”劉翠玲在採訪將要結束的時候對記者說,“報刊總社有著深厚的事業積澱和文化基礎。我們是一個互助互補、重視個人成長的團隊。我們不斷搭建平台,看重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還將不斷學習,爭取做到更好。”(記者 張席貴)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