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口碑高緣何收視率低 觀眾辜負了《白鹿原》?

2017年05月22日07:33 | 來源:鄭州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口碑高緣何收視率低 觀眾辜負了《白鹿原》?

  電視劇《白鹿原》開播10日,目前豆瓣評分9.0分,口碑碾壓同檔期競爭對手《歡樂頌2》5.2分。與此同時,收視率和網絡點擊卻輸得一敗涂地,江蘇、安徽兩家衛視相加剛剛超過1%,《歡樂頌2》浙江、東方兩家單台均超過1.3%。有人說,一部精心、盡心的好劇不該被辜負。也有人說,觀眾自有舍棄的邏輯。

  鏡頭講究 細節寫實

  電視劇《白鹿原》展現的是20世紀初陝西渭河平原50年變遷史,電視劇開場宏大。據悉,在場地取景上,《白鹿原》拍攝團隊從陝西藍田開始,經三原、南京、上海、合陽、晉城、太谷回到藍田再最終返回北京,先后完成全組10次國內大規模轉場,用“精益求精”4個字概括劇組對畫面質感的追求並不為過。

  除了史詩級的震撼場景還原,《白鹿原》一日三餐的制作工藝都彰顯了地方特色。劇中白嘉軒的妻子仙草剛到白家,就憑借其一手“油潑面”俘獲了夫家和大家的心。從擀面條、下鍋到放辣子都還原了陝西風味,甚至劇中的“吃面群眾”也都是來自陝西本地。

  如果說《白鹿原》美術部門提前10個月進入勘景、搜集道具的階段,在服裝、化妝、道具等方面力求最大程度的寫實,那麼拍攝和表演更讓這份渾厚的陝西風情滲出熒屏,劇中女演員裹小腳的走路細節,吃飯蹲著的細節都很符合當時情境。

  表演細膩 何冰出彩

  《白鹿原》匯集了一眾優秀演員,但隨著故事徐徐展開,最受觀眾肯定的,目前看起來不是艱難地挺直了腰杆的男主角白嘉軒,也不是他那個命硬的一臉倔強又同時抱守著封建殘余的第七任老婆仙草,張嘉譯和秦海璐在表演的細膩上或許輸給了何冰。觀眾直言“基本上對鹿子霖的認知完全是通過冰叔的演繹理解的”。劇中白嘉軒是族長,是一個腰杆筆直、行事磊落的漢子,對比之下,鹿子霖是一個喜歡動歪腦筋,有點自私又有點喜歡逞口舌之快的小市儈。

  改編欠妥 確有遺憾

  既然從拍攝到表演都是上乘之作,為何收視率如此萎靡,甚至可以用“慘淡”來形容?不得不殘忍地說,電視劇《白鹿原》的改編相較於原著小說,依舊是失敗的。

  首先是筆法,小說《白鹿原》完全是白描,作者的好惡藏而不露。但電視劇乍一開篇,就看出來把白嘉軒寫得過於正面,鹿子霖寫得過於反面了,雖然接近原著的主旨,可失於直白,足見是常規的電視劇語言,用觀眾的話講叫作“套路”。

  其次是事件構架,《白鹿原》原著基本事件構架電視劇變化較大,從實際觀感來說,歷史的風雲變幻對這片古老的土地陣痛似乎這樣被消解掉七七八八。(孫佳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