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他山之石:美國媒體融合轉型的探索

張天培 研究事兒
2017年05月23日11: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開發和應用,媒體形態、輿論生態、傳播方式、受眾對象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象,新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種形式的傳播渠道風生水起,雲技術、大數據、VR、AR等新技術層出不窮,不斷催生新的新聞應用和傳媒業態。

美國媒體在融合轉型過程中進行了很多新的探索,事兒姐在《新聞戰線》5月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專門分析和研究了美國媒體的融合轉型之路。希望他山之石可以為我國媒體的融合發展提供一些借鑒之處。

1.移動端逐漸代替紙質報,網絡發行為先導

面對網絡技術帶來的沖擊,近些年不斷傳來一些傳統紙媒停辦紙質版,改為出版網絡版的新聞。2009年3月,擁有140余年歷史的《西雅圖郵報》停止出版紙質報紙,隻發行網絡版。《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緊隨其后,於2009年4月起停止紙質發行,改為網絡報和電子郵報,其紙質報紙僅保留周報出版。三大新聞周刊之一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於2010年12月放棄紙媒形式,重點放在在線業務,利用蘋果平板電腦和谷歌安卓移動設備發布數字內容。2015年,《今日美國》也宣布將在今后5至6年內停止出版其紙質版日報。

另有一些傳統紙媒在做出初步嘗試后,調整策略,在紙質版報紙停辦一段時間后再次出版,但仍以網絡版為主。2012年12月31日,擁有80年歷史的美國《新聞周刊》推出紙質版的最后一期。從2013年開始,《新聞周刊》推出全球統一的數字版本,定名為《全球新聞周刊》(NewsweekGlobal),同時通過電子閱讀器和網頁發布內容,以付費模式運行。然而,在美國IBT傳媒集團(IBT Media)收購《新聞周刊》后不久,該周刊於2014年3月7日重新恢復紙質出版。重新出版的紙質版對讀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平台,並於同年10月開始盈利。現在的《新聞周刊》以紙質版、網絡版、網站獨家內容等三種形式面向讀者和用戶發行。

2.拓展數字訂閱業務,注重大數據與海量信息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老牌報紙《紐約時報》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美國主流媒體的前面。近年來,《紐約時報》在保証高質量的內容產品外,將發展重點主要放在研發、應用新興媒體上。2017年初,美國《連線》雜志一篇關於《紐約時報》戰略改革的報道中提到,《紐約時報》正在把數字訂閱服務作為報紙的主力業務,期望這方面的收入足夠支持其在世界各地的派駐記者。

為了適應數字化發展需要,《紐約時報》先后成立了獨立核算的數字化部門、技術部門和自主研發部門。目前已經具有完備的技術團隊、產品團隊、數字媒體設計團隊、消費者洞察分析團隊以及研發團隊。2011年《紐約時報》在保留紙媒出版的同時,開始全面實施數字發行。為了更好地完成數字化轉型,2014年《紐約時報》推出了兩款移動應用——“紐約時報現在”(NYTNow)和“紐約時報觀點”(NYT Opinion)。這兩個程序雖然由於沒有達到預期而被關閉,但相關負責人員卻不認為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相反,他們認為這為《紐約時報》抓取用戶閱讀數據、了解用戶網絡行為邏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是一次應時而發的傳播嘗試。

除此之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致力於打造媒體融合的立體化傳播體系,不僅確保電視轉播技術的先導地位,還不斷推進新興媒體建設:設立官方網站,創建網絡電視,與“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等社交網站積極合作,嘗試利用大數據對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報道與廣告的投放。

3.適應新媒體閱讀需求,新型媒體市場廣闊

為適應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打造最佳閱讀體驗,增加內容黏性,一批以新手段、新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數字媒體應運而生。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是一家以政治類博客為主的新聞網站,於2005年上線,目前已經超過《紐約時報》網站成為美國本土很有影響力的英語新聞網站。《赫芬頓郵報》在依靠專業記者和1.2萬多名“公民記者”獲取原創新聞的同時,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及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近150家全球主要媒體簽約合作,盡可能地掌握多樣化信息源,保証讀者獲取全面的信息內容。

目前,《赫芬頓郵報》每月可獲得大約200萬條來稿。為幫助用戶更加快捷、准確地找到新聞,該網站工作人員 24小時監測網站流量,利用“實時流量分析系統”找出網絡熱議的信息內容,並對內容傳播的情況進行持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每條新聞貼出的標簽進行調整、細化、定位,方便讀者檢索。

新聞聚合網站“嗡嗡喂”(Buzzfeed)創建了一種獨特的“嗡嗡喂風格”,它的內容產品主要依靠計算機程式化算法從眾多新聞網站、博客中進行抓取,允許用戶將瀏覽過的有趣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並將嚴肅的新聞語言輕鬆化。“搜視”(Storyful)被稱為“社交媒體時代的通訊社”,通過專業監測工具監測並搜集“推特”“臉書”“優酷”(Youtube)等主要社交媒體上“有潛質”的信息內容,經專業編輯人員核實,分發給路透社、《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以及法國24電視台(France 24)等傳統媒體。“機器人觀察”(Automated Insights)網站創造出了能夠寫新聞的機器人,革新了內容服務的生產方式。通過計算機程序將數據融入結構化的語言模式中,生產出人性化的新聞報道。目前美聯社、雅虎體育等大型媒體都在使用“機器人記者”制作新聞。

4.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緊跟人工智能浪潮

技術一直是媒體界的寵兒,新媒體技術應用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現在連機器人寫稿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聊天機器人、VR、AR、MR、無人機……人工智能技術層出不窮,花樣翻新。

美國大選期間,《華盛頓郵報》的聊天機器人Feels,開始在選民中收集相關數據,用以預測和判斷選民的選舉傾向,並推出了一些相應的表情包﹔CNN則通過VR視頻流向全球100多個國家直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辯論﹔《紐約時報》開發的聊天機器人用預先寫好的程序,回答讀者的提問,同時還能播報選情。

一些新型媒體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赫芬頓郵報》嘗試在網絡和應用程序中提供VR視頻﹔“臉書”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了自己未來十年的規劃,強調了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的重要性,另外推出了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bot和一款360度的全景攝像機﹔“嗡嗡喂”也通過自己研發的聊天機器人Buzzbot與用戶溝通,並收集來自各地的新聞素材。

在新聞產品之外,《紐約時報》還投入大成本,制作了十幾部虛擬現實影片,開發的虛擬現實應用軟件NYT VR的下載量也超過了100萬次。 

(圖片來自網路) 

撰稿/編輯:張天培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