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這個動作,竟被《人民日報》整版關注
來源於網絡社區的"點贊",如今已成為微信中人與人交流的必要手段。面對朋友圈的各種晒圖和轉文,您的贊為誰而點?點個贊又是為何?不點贊有何考慮?這些問題,會隨著手指的“點”與“不點”一晃而過,很少有人去認真思考點贊現象背后蘊藏的復雜心態。5月26日,《人民日報》百姓生活版整版刊發報道,通過權威數據和專家分析,為您揭秘微信點贊那些事兒。讀報君從中挑出一些干貨,您的困惑也許能從中尋找到答案。
你在為誰點?
其一:微信運動互點。王曉易,27歲,北京中關村某科技公司員工,最近正在減肥,每天慢跑5公裡是“規定動作”,參與微信運動后,別人點贊給了他鼓勵,給他人點贊時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對他來說,跑步的動力主要來自微信運動中的好友點贊。
其二:微信朋友圈、公號。這裡是點贊“高發區”,特別是朋友圈裡的晒圖和留言等個人動態新鮮感強、信息量大,很多人總是邊刷邊贊。家人、好友、同事都是點贊的對象,其中,領導的個人動態更容易被點贊。據報道,某地一位領導干部常在朋友圈裡發布一些信息,后來卻主動停發,原因是“發一張自寫書法的照片,被表揚得自己臉紅﹔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績,收獲點贊無數”。
其三:官方廣告。黃嘉欣,上海浦東某銀行員工,黃嘉欣的點贊有些“另類”,喜歡給微信官方在朋友圈投放的廣告點贊。黃嘉欣說,微信廣告是基於大數據個性化投放的,因人而異,點贊后你能知道好友中有誰跟你有同樣的消費傾向,大家一起點贊,能引發共鳴。
其四:被動點贊。這樣的點贊也為數不少,比如為配合單位工作,給集體活動點贊﹔礙於情面,給朋友孩子的比賽拉票、點贊……其中,被所謂的“好友”求贊最常見。宋玲,南京某事業單位員工,有一次,在會議場合添加了一名微信“好友”,散會后再沒聯系過。上個月,“好友”讓宋玲為他轉發的一條促銷信息點贊,說是集贊滿額后商家送洗衣粉,這回,宋玲答應了﹔沒過多久,“好友”又讓宋玲給某健身房的推廣文章點贊,說集滿100個贊可半價優惠,那次點贊之后,宋玲把“好友”拉黑了。宋玲認為,這種“索贊”不可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秉承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索贊”是一種變相的義務灌輸,要適可而止。
點贊為了啥?
一條信息被點贊,往往能收獲雙重效果。對點贊者來說,點贊表達了自己的認同感﹔對被贊者來說,這是獲得滿足感的主要方式。
對不同人群的點贊動機也不同。章棟,上海某外企職員,他是一名“點贊達人”,一有時間就刷朋友圈,無論看到什麼內容,他都會順手一點,就像完成某項任務一樣。章棟把微信好友分成三類:家人、好友和同事,對於不同的人群,點贊動機不一樣。
1.點贊家人——不帶任何功利目的,表達對家人的持續關注。在移動互聯網碎片化傳播時代,這是黏合親情的有效方式。
2.點贊好友——一般是為了維護人際資源,表示情趣相投,或“加油鼓勁”“給予安慰”等。
3.點贊同事——一般是出於禮貌性回復,表示“我知道了”“我已關注”等。
為了點贊而點贊。有些“點贊達人”變成“點贊狂人”“點贊專業戶”,他們連別人轉發網文的鏈接或圖片的縮略圖都沒點開,就立馬送上一個心形的贊,點贊成了“順水人情”“討巧手段”,變得盲目化、隨意化甚至功利化。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劉聰慧認為,“任性”點贊,目的常常是為了套近乎、拉關系,但如果點贊太過頻繁隨意,輕則讓人側目,重則會帶來人際關系的芥蒂。
點贊有時也難免尷尬。朱正旭,南昌某國企員工,最近,他就遭遇了煩心事——被自己所在的品牌部經理批評了一頓,原因是他給銷售部經理的朋友圈點贊了,而這兩位經理私下裡一直較著勁兒。經歷此事后,無時無處不在的微信點贊,讓朱正旭覺得時空錯亂,模糊了生活與工作、家裡與單位的界限。他說:“身邊很多人下班后一整晚都在刷朋友圈,這裡點個贊,那邊留個言,本該用來休息的時間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也沒心思多陪陪家人。有人不斷給同事點贊,甚至會產生一種自己還在辦公室上班的錯覺。”
“贊”與“不贊”很糾結。對“好友”發的新鮮狀態,不少人常會在“贊”與“不贊”之間糾結、猶豫,浪費時間與精力,但事后再跟對方聊起此事,卻發現別人對你點贊的“存在”或“缺席”很多時候渾然不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杜駿飛認為,對於點贊,在意的人會很看重,不在意的人就無所謂,“點贊如果處理不慎、不當,也會帶來社交麻煩。希望微信能多設計一些點評按鈕,方便用戶使用,豐富情感表達方式”。
不點行不行?
被點贊太多——受不了。朱淑群,北京海澱某中學教師,曾被微信“發現”按鈕上出現的100多個未讀消息提醒嚇了一大跳,“我現在基本上不點贊,感覺患了‘點贊恐懼症’。”朱淑群說,點贊能表達個人情感,加強聯系,但過度點贊、無節制地點贊,會讓人耗神費力、心思不定。
被點贊太少——不舒服。王芳婷,深圳某外貿公司任職,有件事讓她很郁悶:發的朋友圈很少被點贊,即便是精心挑選的名言警句,或者精心修飾的生活照,好友都不點贊。就此,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杜駿飛認為,別人給你點贊,表達的是認同,但若希望每條信息都被點贊,未免要求過高,“點贊是一種正向激勵,有時候對方不點贊,並不意味著不認同你的狀態。”
從不點贊——找不出點贊的動力。張芮,北京工業大學輔導員,她從未在朋友圈點贊過,即便是對父母、領導、同事的微信狀態,她也“惜贊如金”。問及原因,張芮表示:“我實在找不出點贊的動力,那些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不缺我這一份關注﹔至親密友晒在朋友圈的很多事,我都是知曉者、參與者,不需要再去點贊。”
點贊——為刷存在感。劉世紅,江西某縣基層科員,去年6月,他在去省城借調期間,認識了一些在省直機關工作的“老表”,加了微信后,他經常給這些人的朋友圈點贊,幾乎條條不落,“說實話,我點贊更多是為了刷存在感,希望他們能看到我的關注,記得我這個人。至於說我理解或認同他們的所言所想,這個倒不一定”。
不點贊——擔心關系變生疏。還是那位劉世紅,去年底,劉世紅單位加班多,每天連軸轉,朋友圈根本顧不上,前后將近一個月都沒點過贊。“剛開始我擔心,由於長時間沒給在省城工作的老鄉們點贊,關系會變得生疏,但過年聚會時再碰到他們,發現對方還是一如既往地熱情,對是否被我點過贊,壓根就不在乎。這時,我才意識到,總在線上盲目點贊意義不大,關鍵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保持一份實誠與自信。”
針對“點”與“不點”的糾結,杜駿飛教授認為,不是所有的點贊都是對你的支持,也不是所有的不點贊都是對你的忽視。對點贊者與被點贊者來說,內心都應真摯、朴素、有定力。劉聰慧則認為,科技的本質是讓人生活得更簡單、更方便,微信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如果點贊背離了初衷,成為人際交往的負擔與麻煩,甚至變成“情感綁架”,那這個贊,還是少點甚至不點為好。
如何不跑偏?
朋友圈是一個好友圈,作為一種無聲的情感表達,在朋友圈裡點贊,其本意是認同、贊賞、鼓勵,有助於加深“好友”之間的感情聯系。
在網絡社交的特殊語境中,微信朋友圈裡的“贊”,早已超出其最初的符指意義,成了一種幾乎能表達所有態度的符號:有人看到朋友喜結良緣而點贊,看到朋友與伴侶分手竟也點贊﹔有人換新工作會被點贊,換個發型同樣也會被點贊﹔有人看到朋友大病初愈點贊,看到朋友違章停車受到罰款也隨手點贊……這樣一來,就讓原本值得珍視的“被贊”變廉價了。
隨著朋友圈打破公私界限,還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功利色彩:有的下屬每逢上司發帖必點贊,有人利用點贊跟同事套近乎,有人甚至根據點贊來劃分自己在單位裡人際關系的親疏。如何在朋友圈裡點贊,已經成了一個有壓力、難擺脫的包袱。
應當承認,每一個“贊”,背后都有一位真實存在的關注者,但這種關注並不一定可靠。與其用“點贊”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別人的關注或者尋找自己的存在感,還不如打幾個問候電話、來一次當面聚談更好。通話或許時間不長,也無華麗詞藻﹔聚會或許時間短暫,缺少美酒佳肴,但那份真實的感覺,遠比“點贊”這個心形的符號顯得實在。
網絡終究是一個虛擬世界。對朋友圈的使用,不能偏離其私人屬性,在朋友圈裡點贊,應把握有限、有度、有用的原則。正確的“點贊”,是在合乎語境的情況下,通過“點贊”這一社交符號來促進雙方交流和情感溝通。
一方面,要學會獨立思考、理性處世,既充分表達自我,又考慮他人感受。點贊者不要人雲亦雲、盲目跟從、一味刷存在感﹔被贊者亦不必過於把“贊”放在心上,更不該因為少了誰的點贊就心生怨念、胡亂猜疑、自尋煩惱。
另一方面,要學會注重使用復合型交流方式,實現虛擬世界中的“點贊”與現實中面對面互動的結合。同時,相關部門和微信平台應加強監管,努力掃除盲點,不給虛假宣傳、廣告推廣者可乘之機,避免虛假承諾、玩文字游戲等亂象。如此,才能讓點贊有意義,大家也能活得更真誠、更輕鬆。
改編自5月26日《人民日報》文章《微信點贊,你累不累?》和《點贊不該跑偏》,原作者分別為齊志明、北岸。
編輯/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