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些新聞“神龍見首不見尾”?
你在看新聞時是不是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一些新聞事件,剛發生時熱度很高,很多媒體都關注報道。可沒過多久,新鮮勁兒一過,媒體就不再關注了。但是你卻很想知道事件的最終結果,那個急啊……
類似的問題,在一些調查性報道、突發事件報道中,表現尤為突出。有些媒體,針對某一事件的系列報道,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系列開了個頭就沒下文了,始終不見新聞事件的最終結果,也不知道問題最后解決沒有。
當然,對於一些熱點事件和熱議話題,媒體不可能也沒必要都一追到底,但是,作為專業媒體,在面對新聞事件,尤其是現實問題時,應當擔負起輿論監督的職責,查明問題根源,督促相關各方妥善解決問題。
說到這兒,讀報君想起來,今年2月以來,人民日報圍繞孩子三點半放學、家長五點半下班的“三點半難題”推出一系列報道,2016年7月—9月,人民日報針對“太湖垃圾傾倒事件”也曾推出一組報道,都緊扣公眾關切,持續跟蹤,為推動問題最終解決,發揮了積極作用。或許,這兩組報道,會對我們如何減少這種“有頭無尾”的系列報道有所啟示。
喜新厭舊導致“有頭無尾”?
對於媒體來說,系列報道“有頭無尾”,有“想為而不能為”的現實原因。
一方面,新聞本身具有喜新厭舊的一般特點,一旦有新的熱點事件發生,舊熱點很容易被新熱點所取代,昔日的問題也便少人問津。另一方面,有一些報道,因採訪條件不具備或不可抗力而被擱置。
“有頭無尾”的系列報道在不斷堆積中,會因為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重新引發公眾關注,當他們無法從媒體以往報道中找尋到解決方案時,就會對媒體產生失望、不滿等情緒,媒體的公信力會因此而降低。
除了客觀因素以外,“有頭無尾”的系列報道出現緣由,也有“想為卻不去為”的主觀因素。
新聞熱點事件頻出,有些熱點情節簡單如過眼煙雲,媒體確無必要過多解讀。然而,有些熱點因本身的復雜性,媒體難以在較短時間予以充分解讀,如果不進行跟進報道,就會讓問題石沉大海。
還有些熱點背后的問題,會因公眾的選擇性忽視,使問題的重要性一時難以被充分認知,媒體如果也選擇忽視,那麼,“有頭無尾”的新聞就會變成“有頭無尾”的問題。
比如,每每臨近清明節,殯葬亂收費問題就會引發公眾吐槽,如果新聞報道隻為應景而作,說一些現象、發一些呼吁就不再跟進,問題將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持續下去。
“連續+組合”推進一追到底
解決“不去為”的問題,媒體需要從增強責任意識入手,對那些尚未充分解讀和未能引發公眾重視的事件做到研判有數,不管外界熱點如何變化,都要堅持對問題事件適時出擊,主動出擊,持續跟進,一追到底,直到問題的圓滿解決。採用連續報道和組合報道,無疑可以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抓手。
“太湖垃圾傾倒事件”,是2016年發生的一件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劣事件。此事從7月1日被網絡曝光,至9月22日相關嫌疑人被檢方查辦,共歷時兩個多月。人民日報從7月8日至9月23日,對這一熱點事件持續進行關注,共刊發相關報道9篇,還原事實真相,直面監管漏洞,立足解決問題,體現了呵護生態文明、為建設美麗中國鼓與呼的責任擔當。這組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
“下午三點半,孩子放學了﹔下午五點半,家長才下班。”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這個尷尬的“時間差”,反映的正是當下的“三點半難題”。今年2月8日至3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發有關“彈性離校”的報道6篇,著重報道南京在所有小學實行的“彈性離校”制度和教育部部長的回應。4月10日至25日,人民日報推出“三點半難題”相關報道4篇。許多讀者表示,希望《人民日報》能夠真正為家長們解憂,讓接孩子不再成為煩心事兒。
“太湖垃圾傾倒事件”,事關生態保護大業﹔“三點半難題”,也是民生熱點。近年來,類似新聞事件,在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然而不了了之的多,刨根問底的少,給讀者帶來的最大困惑就是:這事兒司空見慣,說了也沒人管,管了也沒效果。
對於這兩個熱點,人民日報沒有缺位,更沒有淺嘗輒止。兩組報道綜合運用消息、綜述、評論、圖片等多種報道形式,用好“組合拳”,直面問題,追根溯源,使一段時期內公眾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切和對“三點半難題”的困惑得到疏解。
這也說明,媒體要對社會熱點主動回應,抓住不放,主動跟蹤報道,探尋解決之道,使正面效果在更大范圍內達成共識。
“六大招”破解“不見效”
組合報道能否取得“1+1>2”的效果,取決於是否對報道做了恰當、合理、有效的組合。我們的報道就不能是平鋪直敘,而是講究報道技巧,讓道理淺顯易懂,讓受眾喜聞樂見。從“太湖垃圾傾倒事件”和“三點半難題”兩組報道來看,破解報道“不見效”難題,以下六個招數值得嘗試。
題好一半文,設定話題很關鍵。圍繞同一主題進行組合報道,首先要用一個好名字為報道定調,這是報道成功的關鍵。就“太湖垃圾傾倒事件”報道來說,人民日報從第一篇開始,便確定了報道主題。相較於其他媒體所用“上海垃圾偷倒事件”“上海垃圾傾倒太湖”“垃圾異地傾倒”等提法,人民日報用“太湖垃圾傾倒事件”為統領,有助於形成話題效應,讓受眾對通過新聞報道推動問題解決保持期待心態。
2017年2月21日,《人民日報》文化版圖片報道《南京小學生 彈性放學了》。
時機很重要,求新求快講時效。如果報道的是一個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的新聞事件,報道可選擇以消息為主,最快速度滿足公眾獲取事件最新進展的需要。如果是對某一熱點話題的多角度解讀,那麼話題的推出時機更為重要。比如,“三點半難題”這組報道,首期是2月8日推出的《南京所有小學實行“彈性離校”》,正值春季學期開學前夕,此時報道南京市的相關規定,為后續報道做了預熱。
2017年4月11日,《人民日報》新青年版刊發有關“三點半難題”的報道《帶著娃去上班?可以有!》。
閱讀求精准,固定版面易關注。同一個話題在同一個版面連續或間斷式出現,有助於讀者形成閱讀習慣,經常性地持續關注相關報道。比如“太湖垃圾傾倒事件”報道,固定在生態版推出,“三點半難題”系列報道多數集中在文化版刊發。
權威來發聲,增強報道可信度。幾篇報道過后,僅靠記者發聲顯然無法滿足受眾需要,有時還會因記者遇到的阻力而讓報道陷入低潮。適時通過權威部門發聲,能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比如,2月8日和2月21日,人民日報連續關注南京“彈性離校”的做法,對於南京以外的讀者來說,“彈性離校”何時能夠全面推廣,是他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如果不及時予以解讀,這個話題就很容易“有頭無尾”﹔隨后的3月8日,兩會特刊刊發《教育部部長回應“接孩子難”:准備實行彈性放學時間》,用權威聲音回應讀者關切。
言論說到位,及時點評引方向。適時根據事件進展刊發言論,有助於讀者了解相關背景知識,也體現著媒體引領輿論的能力。以“太湖垃圾傾倒事件”系列報道為例,首尾兩篇言論,發揮了點睛作用。一篇是2016年7月11日的《整治異地偷倒須“嚴”“力”》(見右圖),指出垃圾偷倒事件接連出現的原因在於“監管不嚴、處罰不力”。9月23日,人民日報在刊發消息《“太湖垃圾傾倒事件” 5 嫌疑人被檢方查辦》的同時,還配發“快評”,指出事件督辦成果大快人心,要對非法排污現象出重拳嚴懲不貸,體現了媒體一追到底的責任和擔當。
碰碰詞兒工作室推出的視頻報道《放學咋接娃,小事大煩惱》。
善用新媒體,融合傳播增效果。互聯網時代,紙媒對熱點事件的持續報道,也要善用新媒體傳播,主動引領和佔領互聯網傳播高地。“三點半難題”系列報道中,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碰碰詞兒工作室在放學時段採訪了一些北京家長,推出視頻報道《放學咋接娃,小事大煩惱》,由公眾講述接孩子遇到的難題和解決辦法,貼近現實,符合網絡傳播特點,為報道增加了互聯網的鮮活氣息。
撰稿:王向令 編輯:耿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