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工智能出版詩集 AI寫作能否抵達人類情感深處

2017年06月01日07:40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AI寫作能否抵達人類情感深處

人工智能近期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圍棋天才柯潔曾評價Alpha Go“始終都是冷冰冰的機器,感覺不到它對圍棋的熱情和熱愛”。就在數天前,100%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詩作,集結成冊傳到讀者手中,這樣的畫面頗具科幻意味。這本國內首部人工智能寫作詩集 《陽光失了玻璃窗》,包含了139首現代詩,全出自機器人“小冰”之手,消息一經發布在文學圈關注者頗多。

腹有詩書氣自華,機器人也能懂詩,甚至創作詩? 有資深文學編輯直言,不少機器人詩作更像是詞語的隨機組合,空洞夾生,人工智能對於貫通圓熟的寫作技巧,似乎還無法“模擬”﹔有詩評人認為,文貴有氣,詩緣於情,詩是復雜情感醞釀思考后的創作,“情感”恰恰是人和機器最醒目的邊界﹔還有網友調侃,有些機器人詩句裡的意象、遣詞挺不賴,遠超二三流詩人的一些蹩腳句子。

比起對詩歌文本好壞的單純探討,業內熱議指向了更內核的命題———當點擊按鈕或讀過圖片后,一首詩就能出爐,當人工智能“高效”征戰創作領域時,文學藝術會是人類最后的陣地嗎? 就在5月中旬的中國當代文學·南京論壇上,多名作家圍談人工智能對文學的影響。在作家韓少功看來,人擁有千差萬別的契悟、直覺、意會、靈感、下意識、跳躍性思維,一旦面對實際生活的千變萬化,如何創造出新的審美和價值,超越成規俗見,目前可能是人工智能無法逾越的障礙。

“師承”519名詩人,機器人也有“寫作偏好”?

詩集作者機器人小冰根據開發者設計,角色定位是一位“軟萌妹子”,“師承”了1920年代以來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數萬首詩歌,每學習一輪僅需0.6分鐘,經過100個小時的訓練后,開始模擬“寫詩”。為保証《陽光失了玻璃窗》 是人工智能“原創”,書中“的、地、得”等容易混淆的錯別字也被保留了,隻在括號裡注明正確用法,就連書名也是小冰自己取的。

機器人寫詩,是嚴格意義上的“創作”嗎? 眾說紛紜,至少人工智能在缺少自我意識的狀態下快速運算海量數據,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投射一個時代的審美與生活傾向。比如,小冰學了1920至1940年代的詩作后,“詩歌風格有些傷感”﹔而深度學習1970年代后的詩歌之后,“詩句似乎歡快活潑了”。小冰甚至有了寫作偏好,“海灘”“小鳥”“老槐樹”成了高頻意象。

缺了飽滿情感,詩歌看起來更像“詞語的隨機組合”

自從人工智能Master戰勝一眾圍棋高手,音樂人高曉鬆曾哀嘆:“等有一天,機器做出了所有的音樂與詩歌,我們的路也會走完。”但也有人完全不擔心,認為距頂尖詩人水平,機器人尚難望項背。

有趣的是,機器人作品仍離不開人的評測與編輯,微軟研究員宋瑞華說,“溫故知新”的人工智在“遣詞造句、語義連貫”上成長很快,“這次為了出書,從萬余首詩歌裡挑出百余首,技術人員邀請多名文藝圈人士和讀者參與篩選。”

有作家直言,人工智能的部分詩作“只是在拆卸、重組一些詞語、意象,缺乏內在邏輯的敘事,更像是人類遣詞造句技能的一次反芻”。也就是說,機器人習得的是詩句分布,卻少了詩歌背后所需的感受力與想象力。畢竟,文藝創作有賴於個體經歷和情感沉澱,離不開詩人的喜怒哀樂與價值判斷。

記者手記

與其哀嘆“詩人的黃昏”更需警惕對大數據的依賴

縱觀我們眼下的閱讀和寫作,其實早已受益於搜索引擎、大數據等互聯網智能工具平台,人機之間的互滲、互動、互補漸成一種常態。有評論家說,與其哀嘆“詩人的黃昏”降臨,文藝圈更需要警惕的,不是機器寫得像人,而是人寫得太像機器,淪為單純模仿追隨某一種技藝或風格。

知名編劇宋方金有同樣的感慨,影視圈不乏有人一味依賴大數據熱點和經驗公式,拼湊劇本等文藝作品。人類一直引以為豪的原創力,如果慢慢枯竭、變得重復自我才更令人悲哀。

那麼,人類的優勢和勝算在哪?或許正在於詩歌的本核。詩歌,真正迷人的是創作者的微妙心緒,是凡人孕育出的脫離凡間的瞬間靈感,是引起讀者的共鳴。詩人南人的觀點頗具代表性———把寫詩當成技術活,是設計者致命的誤區,“詩歌的細膩即興、五味雜陳和意識流動,哪是機器能學會的。如果冰冷的機器能寫出動人的愛情詩,那人類的愛情就成笑話了。”(記者 許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