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人”,請留點時間給心靈!
“研究事兒”推出夜讀“心靈雞湯”,首期由人民日報研究部的李康樂為您解讀這樣一個話題:披著新聞外衣的雜燴,真的值得花這麼多時間去閱讀嗎?
留點時間給心靈
李康樂
好多年前,當有人說:“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時,我不以為然,這不是廢話麼!但是今天我覺得這是真理,不在於道理是不是簡單,而在於我們是不是能做到。大多數時候,我們選擇把時間浪費在與我們無關的事情上,浪費在不甚美好甚至是我們厭惡的事情上,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討論、思索、憤怒,然后再無比錯愕地說:“時間都去哪兒了?
記得一個春日的中午,我在公園的涼亭裡賞花,正在神游於美好的春色,突然聽到對面的男孩一聲驚呼:“白百合出軌啦!”我回過神來,看見對面坐著三個20多歲的男青年,其中一人拿著手機一臉驚詫,然后三人就白百合的戀愛史、婚史以及孩子等系列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回顧,然后心滿意足地離開。
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於“知道”如此迫切,馬路上、地鐵裡、餐桌旁到處都是端著手機認真“閱讀”的人們,可是我們真的“知道”了什麼?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麼多”?這些披著新聞外衣的雜燴,真的值得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閱讀嗎?德國作家羅爾夫·多貝裡的著作《明智行動的藝術》一書中,有一篇經典文章《為什麼你不應該讀新聞》,他嘗試三年裡不讀任何新聞,開始他很擔心自己會錯過些什麼,但后來他發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他完全可以了解他日常所需要知道的新聞事實。讀新聞並非生活的必須,那只是我們想象中的“必須”。
在電視剛剛出現的時代,傳播學上出現了一個概念——“電視人”。所謂“電視人”,傳播學將其定義為“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是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的“沙發土豆”,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這一點,與在印刷媒介環境中成長的父輩重理性、重邏輯思維的行為方式形成鮮明的對比。電視人因為缺少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容易養成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
今天,我們早就不是電視人,而是“手機人”。手機對於人類的“入侵”已經遠遠超過電視等傳統媒介。手機人有什麼特點?粗淺地說,他們對外界格外關注,大腦一刻不停地跟隨外界的信息運轉,生怕自己錯過什麼。與之相對應,他們的生活時刻處在“中斷”之中,無時無刻不在被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推送打斷。
當年羅爾夫·多貝裡在給出不讀新聞的理由時,第一條就是,我們的大腦總是對聳人聽聞的東西更有興趣。反觀我們自己,我們在新媒體上閱讀了那麼多,我們終究得到了什麼?那種閱讀帶給人們一種虛幻的假象——我知道的更多,但這真的是事實嗎?新媒體上的所謂新聞,其實大多數不過是二手的信息傳播。沃爾特·李普曼早就說過,“一旦所有新聞報道都來自二手信源,人們將失去對真理的感覺,隻對觀點做出反應。”
沉浸在新媒體中的另一個問題是,它吞噬掉大量的時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拿著手機,時間很容易流逝,因為人們總是被一個個點牽動,被越來越炫酷的屏幕吸引,很難制心一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最容易喪失的能力就是——專注。誰都不會否認,即便我們在互聯網上讀了再多的書評,恐怕都不如認認真真地讀上一本書來得實在。
我們經常說讀書有很多好處,是因為當你安安靜靜地閱讀文字時,時間會在你面前開啟另外一個空間。那種制心一處的專注,會帶給人的心靈極大的滋養和放鬆。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也許人類的本性就是貪圖安逸和輕鬆,我們也許會選擇一個又一個消遣來消磨時間,但其實,我們怎麼度過時間,也就怎麼度過我們的一生。
梁漱溟先生曾經在書中說過,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第一是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無論什麼時代,回歸內心都是人類必然的選擇。
因此,不妨少一點時間向外求,向外探索﹔多一點時間給自己,給現實生活中的人,給周圍世界的一花一木。當我們徜徉在互聯網上坐地日行三千裡的時候,不妨也多觀照我們內心的一畝田地。而這,才是靈魂需要的養料。
(圖片來自網絡)
撰稿:李康樂 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