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新聞人,駐村1月那些事兒
就在幾天前,研究事兒在“雙百三同”是啥?人民日報奏響砥礪奮進的中國禮贊!中,給您說了中國新聞界時下火熱的“雙百三同”究竟是個啥。130名記者,扎根110個貧瘠鄉村,經歷了三十個難忘的駐村日夜,看到了咱國家的扶貧新貌,更撰寫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脫貧攻堅力作。
在5月底結束的“雙百三同”脫貧攻堅大型採訪中,人民日報社也派出了12名新聞人,來自總編室、地方分社、經濟社會部、內參部、人民網、新媒體中心等多個部門。他們把對鄉土中國的觀察化作為《人民日報》上“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話脫貧”專欄的一篇篇報道,也把對鄉親們的深情寫進了一篇篇駐村手記。研究事兒聯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對他們分頭進行了採訪,請跟隨我們來到田間地頭,看看這12名新聞人駐村期間發生的那些事兒。
蹲點——扎進去才能真正觸及
到田間地頭駐村採訪,扎扎實實蹲點一個月,對很多人來說是第一次。一些年輕人,出了大學校門就進報社大門,並沒有多少基層經歷。有人笑稱,平時同版面、網頁等打交道多,對人和事的採訪也蜻蜓點水式的多,這次駐村採訪才算接了地氣。隻有走進、深入、住在一起,才真正觸及了基層現實。
還沒進村,傳說中的“天路”就給了曹怡晴一個“下馬威”。一面近乎垂直的崖壁之間,蜿蜒盤旋著一條公路,路上方全是岩石,外側則是萬丈深淵,不算寬的山路間隨處可見細碎落石。小姑娘坐在車上,緊張得根本沒勇氣去欣賞山間美景。“天路”讓她震驚,也讓她帶著敬仰去走訪當初造路的鄉親,想象懸崖上造路的艱苦卓絕。在經歷了艱難的徒步歷險后,她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當初村民出村的艱難和他們對通路的渴望。
人民日報客戶端首頁推出圖文報道《厲害了!重慶村民自發鑿出懸崖天路》,在發布1小時內就擁有了10萬+的閱讀量,並在各大網站轉載﹔直播《懸崖天路建成前,出村要手腳並用花4小時》,她同村支書凌發坤一同講述村民的造路故事,吸引了30多萬網友觀看。報道有了強大的傳播效果,讓她欣喜,也激勵她去挖掘鄉親們真實的脫貧故事。
“如果說瀾滄的脫貧經歷是一場生產方式的革命,那麼這一個多月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場思想觀念上的革命。”李茂穎這樣描述自己的駐村體驗。初進村時,她還感到疑惑:為什麼這裡山好水好,卻被深度的貧窮困擾?她聽到最多的四個字,就是“素質貧困”。有時候,貧困戶甚至成了“等靠要”的代名詞。
在蒿枝壩的一個月,她見到了很多找上門來的村民,希望能為自己的村寨找到一個適合發展的產業。連來幫扶瀾滄縣的朱有勇院士也說,不是村民們不想干、不願干,而是不知道怎麼干。通過深入採訪,她發現了不一樣的雲山村,感受到了當地村民急於脫貧的強烈願望。
在馬晨眼裡,她所駐的村是個靜謐的小村庄,在藍天白雲下生機勃勃。她到國內分社工作僅半年多,雖出差次數很多,但很少在村庄駐村一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不長,卻讓她不僅留戀藍天白雲,更留戀那裡的鄉親。從語言交流困難到基本聽懂方言,她慢慢感受到了鄉親們的淳朴和熱情。
與村民朝夕相處的日子裡,她走進許多農戶家中,聊起過很多故事,和他們一起鋤地、澆水、修剪果樹,最感動的還是他們為脫貧致富流下汗水。她看到的不僅是鄉村種植產業的欣欣向榮,更多是村支書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勇氣和擔當,是鄉親們靠自己雙手努力奮斗的精氣神兒。“下次你再來,這裡就建好了”“記得常回來……”駐村快結束的那幾天,聽到這些話兒,她心裡暖暖的,甜甜的。
駐村採訪中,夏曉倫發掘出很多感人的基層故事。其中,就有吳秋九的經歷。這位江田村的村民,幾年內,家裡的三個親人先后去世,最后自己又被診斷為肝癌。天不借勢人自強。經過第一書記丁新志的幫助,村兩委努力做思想工作,吳秋九不僅戰勝了病魔,還成為村裡最忙碌的人,從早忙到晚,到處都是他的身影,並成功脫貧。就此,他採寫了報道《脫貧村裡有個“大忙人”》,感動了自己,也感動著讀者。
《從“異樣眼光”到“刮目相看”——一個貧困戶的“翻身”記》,也是來自他駐村一線抓到的鮮活故事。張四杰曾是江田村有名的貧困戶,不幸因殘致貧。雖然經歷了截肢的痛苦,受到了村民的質疑,但在村兩委的鼓勵和大力支持下,“張四杰飾品加工廠”開工了,飾品加工訂單源源不斷。“隻要努力就一定有燦爛的人生!”小夏在報道中寫下了勵志的感受。
觀察——帶著思考找尋答案
駐村採訪結束后,他們坦言,能拋開其他工作,用一個月時間蹲點,對於一名記者來說實在幸運。實地調研,除了更接地氣,新聞人也在觀察中促進了對脫貧攻堅與鄉村建設的思考。
此次蹲點前,程遠州雖多次在湖北省各地農村採訪扶貧工作,但大都是三五天的短期採訪。這次可不一樣,他和扶貧干部一起,遍訪貧困戶,切身體會到扶貧成績的來之不易,也深入思考扶貧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他認為,目前扶貧工作已經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無論是動態識別、產業培育,還是一戶一策的施行、脫貧出列的鞏固,每前行一步都步履維艱。
通過實地採訪,他對扶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扶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何調動貧困戶的能動性?扶貧扶志。如何激發扶貧干部的積極性?善用政策。如何發動能人大戶的帶動作用?共同致富。在他看來,這每個命題都不輕鬆,但都是必過之坎。
作為在地方分社工作的一名年輕人,魏本貌經常到基層去採寫脫貧攻堅方面的稿件,但此次駐村蹲點,是他採訪經歷中最久的一次。
在充足的時間中,他沉下心來走遍村裡最偏遠的村小組,到貧困戶家裡聊天交談,真切感受到農村貧困戶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感受到扶貧干部們竭盡全力幫助貧困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奮斗精神。
從陌生面孔到親切笑容,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從寫別人的故事到當成自己的事兒寫,駐村採訪讓李彤受益匪淺。“房門前長了一大片苔蘚,暗示著這家人氣兒不足”“不怕沒有頭腦,就怕生病還缺勞力”“最開始認為致貧原因是基礎設施不足,現在看最難是改變人的思想”……隨著對農業保險、鄉村治理、扶貧干部等方面採訪的深入,他感到一張多層次、立體化的脫貧攻堅大網正在編織,而這背后是機制保障、制度創新和干群同心。
離開駐點時,他很感慨:風雨同車(居),方能榮辱與共,現又灞橋折柳。在為扶貧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的同時,這又何嘗不是一次重新認知生活、認識自我的人生歷練!
侯雲晨剛進村時,村子裡正在建設一個旅游集散中心。數十名青壯年喊著號子、肩扛木料,場面那叫一個熱火朝天。村民能夠如此積極地參與村集體項目的建設,令小伙子實感意外。
當地的村支書解釋說,由於嘗到了甜頭,老百姓勤勞致富的意識越來越高。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沒有看到所謂的“等、靠、要”,更沒有“托、懶、散”,無論是干部還是村民,都滿懷脫貧的干勁與熱情,踐行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動員令。這種精氣神包圍著他,也讓他干勁十足。
收獲——不僅在新聞的田地
雖然在駐村的過程中,臉晒黑了,人憔悴了,但沉甸甸的收獲讓新聞人很滿足。大家不僅記下了駐村手記,發表了接地氣的新聞報道,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村裡脫貧出謀劃策,有些還出了成果。更重要的是,和鄉親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人還被村裡評為“榮譽村民”。
記得剛去時,麥田還泛著一縷青色,如今,老鄉們已經開始在田裡收獲金色的麥粒。一個月的時間既短又長。在村裡,閆旭把村民當成自己的大伯大嬸來聊家常、聊生活。慢慢地,他發現,真正融入后,許多隱藏在日常現象背后的新聞點就會慢慢浮現。
有一次,一個貧困農戶說原先沒有院子,香菇都養在臥室裡。這引起了他的好奇,追問后才了解到,之前種植技術落后,還沒有探索出如何在棚內養殖香菇。后來,村干部發明出在室外搭棚養殖香菇,才把產量和質量提升上去。看來,貼近村民、融入農村其實並不難,隻要肯多聽、多問、多想、多觀察。
在村裡,喬棟每天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成了親人。一個月裡,他看到、報道了這裡通過集體經濟脫貧致富的故事,也為這裡人的熱情、善良所打動。
離村時,村委會專門給他頒發“下石勒村榮譽村民”証書。那一瞬,他慶幸自己能來到這裡。作為“榮譽村民”,他飽含深情地表示,一定會常回家看看。
和村民促膝夜談,談至興致極高時一起撫掌而笑﹔聽基層干部們講述發展理念,聽得入迷時不禁為“小干部”們的大智慧深深折服。盡管以前採訪也曾有過夜宿農家的經歷,但這次,以脫貧採訪為主題,張文才真正從一名旁觀者轉變成了一名經歷者。
在村民們眼裡,他已經成了村中一員。“你好久回來哦?下星期要去村西的老李家吃九大碗,你不來我這一家人就沒算到齊哦……”一個月的融入體驗,讓他對農村的人和事有了全新的認知。他感受到人們的拼勁、闖勁,體會到求發展、奔小康的強烈願望,也記錄下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村民、勇挑重擔的村干部。時間雖短,所學有限,肯定不足以稱得上干農活的“好把式”,但這一切已足以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
作為從事扶貧報道10多年的一名“老兵”,進村入戶對顧仲陽來說基本是採訪常態,但駐村一個月,仍遇到了很多困難,不僅照顧不到家裡,還錯過了孩子幼兒園畢業典禮、生日等重要時刻,還有語言不懂、飲食不習慣等問題。這些都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化解。
通過深入採訪、體驗,他整理了近2萬字的筆記,展現村裡干部群眾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好辦法、好狀態和好成績,也指出了不足和困難,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當地干部都心悅誠服,說他的報道客觀真實,除了喜大普奔,還著眼精准,放眼未來,富有建設性,看后受鼓舞、受啟發。
除了做好本職的新聞報道,他還利用駐村採訪的便利機會,積極幫貧困戶、村裡和扶貧部門干些實事。當地扶貧部門負責人夸贊他不僅是一個報道扶貧的好記者,也是一個優秀的精准扶貧工作者和督查員。
一個月的真情融入、切身體驗,讓新聞人觸摸了鄉土中國的泥土芬芳和脫貧艱辛,也收獲了鄉親們的信賴和親情。他們不僅對精准扶貧有了更深切的體悟,也對扎根大地的新聞實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研究事兒”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聯合出品)
採訪/整理:陳利雲 制圖/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