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范創新數字體驗

李  貞
2017年06月19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新華字典APP

  你是否還記得小學時代在課桌前一頁一頁翻著《新華字典》學習語文課文的時光?而今,你的下一代,則就要成為第一批翻著手機裡的“新華字典”來學習漢字的孩子。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件)。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借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官方APP上線獲好評

  6月11日,目前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正式登陸蘋果手機應用市場。該APP由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

  上線第一天,這一軟件就收獲了百余條用戶評論,其中不少送上五星高分。用戶“慶華同學”評論說自己在第一時間就下載了,認為手機版的新華字典APP是“學習工作之利器”。

  能在上線之初就獲得用戶認可,首先是源於該APP具有較高的品質。雖然網絡上一直有眾多版本的《新華字典》電子書,但基本是由網友自行開發,其准確性、權威性不夠。而此次官方APP完整收錄了《新華字典》第11版紙質書內容,並提供數字版、紙板對照,可以一鍵切換。同時,為方便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該APP在查找字詞的功能上,提供了單字、詞語、漢語拼音、部首、筆畫數、四角號碼等一框式檢索渠道,並且還支持手寫、攝像頭取字和語音輸入等功能。

  該官方APP還可以收聽由央視《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獻聲的漢字標准音播讀。不過,當前版本隻允許用戶每天免費查詢、試聽兩次,有需求的讀者需要花40元人民幣購買完整的查詢服務。

  電子化引發“懷舊潮”

  事實上,近年來紙質書籍電子化已成趨勢。據《亞馬遜中國2017全民閱讀報告》顯示,電子閱讀普及率逐年上升,閱讀過電子書的受訪者比例達90%,比2016年上升6個百分點。

  正因為電子閱讀的普及,在讀者群中,將經典著作、特別是像《新華字典》一樣的工具書電子化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新華字典APP的用戶“TommyCV”開心地表示,自己對官方電子字典期待已久,“現在終於有權威正版了!”並且非常希望未來能有《現代漢語詞典》等書的電子化版本提供。

  新華字典APP上線能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其背后也離不開人們對這部權威工具書獨有的深厚感情。

  《新華字典》自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出版以來,至今已出版過10余個版本,不僅伴隨了幾代中國人的啟蒙教育,也反映著時代的語言變遷。作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新華字典》累計發行量已經超過6億。而2016年4月,《新華字典》更是獲頒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

  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手機APP上線也勾起了不少用戶的懷舊熱情。網友“呵路”說,“它是陪伴過我整個童年的字典,家裡的書櫃上至今還放著一本”。用戶“Liangfeng”留言說,“一本《新華字典》曾從小學陪我到高中,它一直是我最愛的書。沒事兒我就會翻開,認幾個生字。這個軟件中有類似紙質版的頁面,很熟悉的畫面!”

  未來改進值得期待

  軟件上線幾天來,用戶的反饋中有認可也有不少意見。有用戶表示,自己支持官方正版的軟件,但希望購買價格能有所折扣。也有人希望軟件能在排版美觀上再加以改進。還有學生家長建議,希望未來能推出適用於iPad的版本,這樣更適合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隨手查詢。

  據商務印書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這款軟件將會有更多的功能在后續版本推出,也會登陸更多軟件市場。用戶提出的改進意見會幫助軟件進一步完善。

  未來,手機版本的《新華字典》很可能會對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產生影響。“現在有些考試,允許學生帶字典進考場,用手機是絕對禁止的。如果以后字典都在手機裡了,我們可能就要更換監考方式了。”清華附中語文教師姜健笑言。

  的確,時代與技術會永遠向前發展。知識的載體則可能也會隨著技術而日新月異。無論是紙質版的《新華字典》還是手機上的APP,都應以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提供漢字教育為使命。正如網友“shebd”所說:“購買新華字典的APP,買的也是屬於中華文字的專業精神。希望這個軟件的質量,能承載得起幾代編纂者的心血。期待電子字典可以越做越好,在新的網絡時代,保護好我們傳統文字的優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