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7年3月下

用聲音展示中國傳統文化

馮會玲
2017年06月20日14:25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當今媒體大戰日益激烈,廣播節目如何才能長久地贏得受眾的心,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節目以內容贏得受眾,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所做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廣播回歸。廣播究竟應該做什麼樣內容的節目?聲音應該留住的是什麼?經過慎重的選擇,我們確定第一組報道推出方言季。在人口流動急速的時代,5大方言幾乎與每個人都有關系,熟悉又親切。但這一系列節目的定位不只是呈現,而且在短短8分鐘的節目時間裡要有思考。

文化印記系列節目引起的反響超乎採編人員的想象,但僅從制作團隊而言,確實是吸納眾人之長,花費巨大的心血和精力打造的精品節目。我參與了方言季《神諞陝西》、戲曲季《誰還在唱二人台?》兩期節目的採制,在採編的過程中既享受到採訪的樂趣,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的老家與陝西西安隔著條黃河,我從小聽著陝西的秦腔長大,對陝西方言並不陌生。但採訪的那幾天,每天“泡”在陝西方言裡的感覺還是格外幸福的。最重要的是,看著陝西人說著陝西方言的過去、現在、未來,說著他們心中陝西方言的各種美,我才對陝西方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才懂得傳承了千年的“秦始皇的語言”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採訪二人台,我們從源頭山西出發,循著當年二人台流傳的軌跡又去了內蒙古,找到了二人台的歌王辛禮生老人,採訪到了專注於二人台創作和保護的民間藝術家,聽到了二人台在內蒙古的普通百姓家裡如何代代相傳。隨著我們的採訪軌跡,二人台的榮辱興衰如畫卷一般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扎實的採訪,所以才能體會當年的辛禮生看著父輩在酷暑的夏夜“唱幾句哥哥妹妹,就算給日子滴了蜜”的滋味。播音員蘇揚在錄音時一度哽咽,他感慨:“之前看了那麼多介紹二人台的節目,一直疑惑為什麼二人台的唱腔總那麼悲切。隻有看了辛禮生老人的故事才終於懂得,就是因為日子太苦才不得不走西口,一路唱,苦一路。”

與以往相比,文化印記系列都充分發揮了廣播的特色:用聲音傳達信息。早在記者出發之前,負責策劃的任捷老師就跟大家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多採當地的各種聲音,與城市有關的、與人有關的、與方言有關的,包括當地用方言傳唱的兒歌,總之,聲音元素越多越好。任捷老師多次強調,用兒歌做方言季節目的開頭,絕不僅是簡單的一季節目的統一標識,而且是因為每個人兒時所聽的兒歌,正是母語的啟蒙,是每個人會記憶很久的故鄉的聲音。5期節目的5首兒歌,讓聽眾在聽到母語的兒歌時心裡一暖,忍不住想繼續往下聽。結尾讓當地人用方言評價家鄉話,也是從聽眾的心理出發設置的內容。節目播出效果顯示,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很多人或忍不住大笑,或心裡一暖,對節目的感情分增多了不少。

第一季方言季在節目的節奏上尤其講究。用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推進節奏,8分鐘的節目有時會講述五六個人的故事,就是充分考慮到聽眾的感受,不讓人有聽覺疲乏感,銜接緊密,轉場自如,既讓聽眾有新鮮感,又吸引聽眾繼續往下聽。

與平時記者採、編、播不同,文化印記系列節目都是由經驗豐富的音響合成師來完成,他們對音響的巧妙處理是對文稿的再度創作,讓那些單獨存在的音響元素經過排列組合后立刻變得靈動起來。以《神諞陝西》為例,記者在西安錄到了很多環境音響,比如大雁塔的解說聲、小吃一條街的叫賣聲、鼓樓的鐘聲等等,音響師將這些短小的音響經過有序排列,營造出西安街頭的熱鬧場面,不少聽眾都感慨恍若身臨其境,走在西安的古城牆下。短短的幾十秒開場,要用一兩個小時來打磨,最終的神奇效果就宛如電影的一組長鏡頭,一座城盡收眼前。

雖是廣播,文化印記系列的文字也是幾經打磨。如何用最簡短的文字表達最恰當、最豐富的信息,如何巧妙引出下一個人物、另一個環境,如何用文字傳達最溫暖的感情,都是記者和項目負責人要反復琢磨的部分。

此外,文化印記系列的傳播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創新。節目在廣播播出之外,還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這一傳播形式進行第二次傳播。由於表達形式新穎,圖、文、音並存,同時加入記者的採訪手記等豐富內容,節目的傳播更為廣泛,也讓習慣通過朋友圈了解信息的受眾得以在最休閑的時間裡隨時聽到、看到文化印記系列節目,從而贏得了更多的受眾。

(作者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