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比報與紙消失更可怕的,是新聞的隕落?

李康樂 研究事兒
2017年06月29日15: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每隔一段時間,有關傳統媒體退隱江湖的傳言就會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報紙“死期”已定,走向衰落的過程,一路挽歌。而這背后,是傳統媒體人的集體焦慮。

有一種觀點認為,死的是紙,活的是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社長朱夏炎是這種觀點的代表。他認為,今后紙媒這種傳播形式必定會不斷萎縮乃至消亡,可報紙的靈魂——報道,以及報道體現出的思想和觀點,肯定會以新的載體來表達。概括地說,就是“死的是紙,活的是報”。

另一種觀點認為,死的是報,活的是紙。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傳播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國權認為,死的是報,這裡的報是指報社,或者說是作為個體的單位,紙指的是報紙這種媒介形態。他認為,死的隻可能是那些不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市場觸覺遲鈍,轉型不成功的報社。而報紙,則由於擁有:隨性、最讓人輕鬆﹔權威,讓人覺得可靠﹔篩選,讓人節約時間……等特質,在未來的傳媒市場中仍然有著很大需求。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兩種觀點之間其實不存在根本分歧,死的都是那些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舊有形式,抱殘守缺必然被時代所淘汰,但是報紙所承載的主要核心價值——新聞、觀點,報紙所擁有的重要品質——權威性、公信力,並不會消失。它們會以另外的載體,嶄新的面貌呈現給世人,就像水變成蒸汽,冰變成水。不同的形態,同樣的物質。

從電波取代烽火狼煙,電視沖擊無線電波,到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哀鴻遍野,傳媒技術的高歌猛進總伴隨著退出歷史舞台的不舍與哀愁。其實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信息化的進程,站在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進步不言而喻。之所以對傳統媒體不舍,對於何時死、如何死如此在意,反映的其實是傳統媒體人在新媒體沖擊下的職業迷茫與身份焦慮。然而,世界並不會因此而停留,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舞台之爭,終究不過是一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權力游戲。

報可能會死亡,紙也可能會消失。但是,新聞和真相永遠不會消失。紐約大學新聞學教授杰·羅森曾說:“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有‘新聞’,但沒有‘新聞業’,也沒有‘新聞記者’這種職業。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新聞’本身比‘新聞業’可是更加古老,更加基本。人們一直都在交換新聞,但並非從一開始就需要被稱作‘新聞人’的專門人士來搜集和告知新聞。隻有當我們發現這種社會分工變得十分必要時,什麼是新聞業的討論才開始。”

這幾天,新華社的“剛剛體”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賣萌的到處都是,為什麼新華社能成為現象級?因為人們更關注國家級媒體的段子,重要的新聞無人問津,一個賣萌段子卻刷了屏,這樣的狂歡其實比失去“報”,失去“紙”都更值得擔憂,因為我們正在失去“新聞”。

一直以來,人們哀嘆傳統媒體的式微,並不僅僅是擔心“報”死了或是“紙”死了這麼簡單,人們擔心的是隨著傳統媒體一起消失的新聞的嚴肅性權威性可信性,是隨著傳統媒體一起消失的“精益求精的老編輯們”,人們對硬新聞的漠不關心,對娛樂的過度追捧,對錯誤的麻木不仁,才是這個時代面臨的更為迫切的問題。現在人們還在讀“新聞”,但是誠如很多人戲謔地說,今天你讀新聞了麼,你讀的不過是某大號推送的那三條!真正嚴肅的新聞正在流失,真正深度的思考日益稀缺,這才是“消失的新聞業”最需要警惕的。

因此,在媒體格局發生變化的背景裡,在新聞邊界日益模糊的場景下,傳統媒體人應該試著去放下對於身份缺失的焦慮,放下束手待斃的消極等待,積極運用新的手段去發揮傳統媒體不會隨技術和時間而失去的優勢,乘風破浪,積極追隨著歷史發展的腳步,讓傳統媒體、傳統媒體人珍視的品格和品質,在新的舞台上大放異彩。正如彼得·海爾所說,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一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

(圖片源自網絡)

撰稿/統籌 李康樂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