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晉上影節最佳男主角黃渤:獎項只是成長“助燃劑”

劉長欣
2017年06月29日09:17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獎項只是成長“助燃劑”

  2017年上海電影節頒獎,黃渤榮獲最佳男主角,現場他手捧獎杯接受記者採訪。 記者 李細華 攝

  “美從來都不缺乏,只是缺少發現。”在日前落幕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上,黃渤憑電影《冰之下》將金爵獎最佳男主角的獎杯攬入懷中。有趣的是,這位因詼諧戲謔的喜劇形象而家喻戶曉的演員,拿獎是憑著一部頗有懸疑色彩的劇情片,也難怪黃渤在頒獎台上自我調侃說:“老是演喜劇沒出息。”

  事后,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黃渤又趕忙澄清說那只是句玩笑話,“你看惹麻煩了,其實大家都知道喜劇很難演,演好了也很難拿獎。”他還表示,“獎項只是成長路上的‘助燃劑’,但是別把它變成目的地。”這句話,似乎也是他說給自己聽的。

  轉變·表演

  勾勒人物不用過多筆墨

  《冰之下》是蔡尚君繼《人山人海》后,作為導演闊別6年的又一新作。蔡尚君表示,電影想表達的主旨是,“在一個人的生命旅途中,即使有一束光瞬間照亮他的靈魂,但也轉瞬即逝,一個人自我靈魂的提升是非常艱難的。”

  電影中,黃渤飾演的王海波是一位40歲的警察線人,整部電影以王海波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他在賭場搶劫計劃失敗后跑到俄羅斯的遭遇。

  金爵獎評委給黃渤在《冰之下》中的表演評價是:“他用極簡主義的表演方式,完美地表達出了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與思想……”對此,黃渤說:“極簡主義,是我的一個目標。”其實單從這一評價,就能看出黃渤表演方式上的轉變。

  憑喜劇為大眾熟知的黃渤,以表現草根小人物的幽默見長,喜劇的道路越走越寬后,黃渤漸漸跨題材尋求突破,改變自己慣有的表演模式。比如,他在《親愛的》裡扮演一位悲情父親,又在《無人區》中當上了冷血殺手。

  黃渤說,他厭倦了一言不合就“歇斯底裡”的表演方式,或許是年齡的緣故,讓他如今在電影的審美與追求上有了轉變。他還提到,以前在表演時更多的是在做加法,而現在他在努力做減法,“不用那麼奔放,那麼激情,就是簡簡單單地,不用過多的筆畫勾勒出能夠讓大家認同、有共鳴的人物。”

  轉變·心態

  暫別電影圈想找回自我

  《冰之下》也是黃渤當年榮登“幾十億帝”激流勇退后參演的首部電影,期間,他給自己“放假”了一年。為此有人調侃,“離開電影圈一段時間,一回來就拿了‘影帝’”。

  接受專訪時,黃渤解釋說,拍完《尋龍訣》后已經進入“倦怠期”,雖然平時他給觀眾帶去了不少歡樂,但他自己並不開心,他深感被票房綁架,自己竟也逐漸對表演失去了興趣。

  “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雖然業內不少人覺得,有了黃渤電影票房就有了“保障”,但對於自己身上所謂的“票房號召力”,黃渤一直保持著清醒。在他看來,一部戲賣得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演員在其中隻起到了部分作用。在採訪中,“危險感”是黃渤嘴中出現的一個高頻詞,“你會開始衡量,這個戲票房會不會好啊,哎呀,這個戲會不會有風險。電影一部部拍下去,如果一直用以前練的‘三板斧’來應對,顯然已經行不通了。”

  演員王迅曾笑言,黃渤是“服務型人格”,從來不會拒絕人,但黃渤自己卻老琢磨著,“有時候人也得活得自私一點。”他希望先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到表演更為豐沛的力量。蔡尚君說,一般人在成功和利益面前很容易迷失自我,黃渤卻選擇在適當時候調整自己,“現在能在這種狀態下能保持警醒的人鳳毛麟角,這也給了他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轉變·身份

  做導演並非“湊熱鬧”

  作為演員的黃渤自出道以來鮮有“失手”,他出演的多部影視作品都贏得了不俗的票房,他也成為華語演員裡少見的“爛片絕緣體”,在表演之外的領域,他也在不斷尋找新的“興奮點”。

  去年,由黃渤發起的“HB+U”新導演助力計劃啟動,旨在為有電影夢的優秀青年導演提供優質平台和資源,而他本人也參與到電影幕后工作中——他是《西游記》系列第三部《女兒國》的出品人,同時低調轉型嘗試做導演。

  此次金爵獎頒獎時,黃渤首次對外公布了自己導演的新身份,由他執導的《一出好戲》早在今年春天於青島開機。近些年,國內有太多演員跨界做導演,黃渤否認他此番是“隨大流”,“我不是很喜歡湊熱鬧,做導演隻因為喜歡,覺得好玩。”目前他所有的不同嘗試,都是為了讓自己重新找到事業上的興奮點。

  “嘗試就會有風險,我也要做好准備去面對失敗的結果,這都很正常。誰能保証永遠都會成功?”他說。

  近一年來,“小鮮肉”話題在圈內不斷被提及,黃渤說,當年他剛入行時,也有很多演員前輩對他這樣的年輕演員充滿擔憂,“他們擔心‘下一代演員該怎麼辦’,但這個過程中,有實力、有責任感的演員總會慢慢脫穎而出,只是需要時間給他們成長”。

  “我們的電影市場總是需要新鮮血液的。”黃渤表示,對於新一代年輕演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他們的演技的確需要磨練,倘若知道自省、知道努力,終會成長起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