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青報香港回歸20周年報道:融入濃濃親情 講述回歸之變

李明遠
2017年07月04日13:4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融入濃濃親情 講述回歸之變

  香港回歸20周年普天同慶。媒體對相關慶祝紀念活動進行了集中報道。以北京地區的都市報為例,《北京晚報》《法制晚報》《北京晨報》等都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和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給予整版報道,讓讀者透過圖文感受到現場氛圍。

  《北京青年報》則在7月1日4—7版推出《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刊。

  比較特別的是,這組報道由曾在香港求學的記者採寫,香港生活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以新聞工作者的身份再次走進香港,他們尋訪富有意義的地標、叩問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為反映香江變化的專業策劃融入了更多人情味。

  選好“代言人”

  生動講述回歸前后故事

  在一組宏大題材的專題策劃中,貫穿其中的線索尤為重要。《北京青年報》的《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刊就是依靠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些人物故事發生在1997年—2017年的20年光陰裡,與獅子山、深圳河、伶仃洋等具體地標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讓文字所架構的圖像有了“景深”。

  對於人物的挖掘體現在採訪對象的選擇上,能夠為20年歷史變遷擔當“代言人”的首先是1997年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現場見証者。《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當年擔任全國人大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的趙秉欣家中,當今年80歲的趙秉欣翻開香港回歸紀念畫冊時,也帶著讀者對1997年致以了飽含深情的回望。

  對於細節的把握體現在人物故事的自然過渡上。採訪到今年7月1日在金紫荊廣場升起國旗的主旗手胡世禮,並非另辟蹊徑。妙就妙在記者追溯了胡世禮20年前和同學一起通過電視直播見証香港翻開新一頁時的心情。20年后,胡世禮的心情由“很奇妙”轉為“很光榮”。這樣前后時間的縱向對比,在整組報道中多處能看到,從側面映襯了港人的心境變化。

  挖掘“獅子山”

  勾勒歷久彌新的精神

  面對具有時間跨度的報道時,其中發生的變化是容易描述的,《北京青年報》專題報道的難度體現在對於不變事物的挖掘。找到不變的一點作為“參照物”,才能勾勒一個地方人們身上的共同點。

  在香港,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是當地不變的地標。而“獅子山精神”則長久代表著以香港普通大眾為主體的優秀品質。在記者的“鏡頭”下,70歲的小巴司機何伯、決定回內地養老的徐太、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身上,都體現著逆境自強、刻苦奮斗的“獅子山精神”。

  “80后”青年黃芷淵回憶非典肆虐期的守望相助、“90后”學生黃凱怡到北京大學攻讀中文專業碩士,“獅子山精神”依然在香港年青一代身上得以體現。通過普通人故事展現不變的香港精神,讓專題報道也有了靈魂。

  剖析聯結點

  用數據說明現狀與未來

  在慶祝紀念報道中,描摹現在、展望未來的部分必不可少,也更具備現實意義。《北京青年報》特刊將目光對准了跨境上班與讀書的人群,以及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這兩部分內容正體現著香港與內地之間割不斷的聯結。

  在剖析聯結點時,使用數據說明現狀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深圳河——北岸南岸都是歸處》一篇中,跨境學童的數字已達到3萬人,查驗1名學童的過關時間是三四秒,2016年共有83.9余萬人次的深港走讀學童享受了免下車查驗服務,這都說明了時代的進步。

  而在《伶仃洋——架起粵港合作的長虹》一文中,也有對於數據翔實的描寫:“深圳灣大橋全長5545米,將深圳蛇口與香港元朗連接起來,大橋共有12對斜拉索,457根樁柱。”“從2007年開通之后,從深圳蛇口到香港隻有10—15分鐘的車程。”細致的描寫將發展變化直接呈現出來。

  縱觀《北京青年報》整個特刊,仍有美中不足之處。其一是與特刊中鮮活生動的文字相比,照片的記錄與選用較為單一﹔其二是為進一步凸顯報道的人情味,這組報道的記者可以嘗試以記者手記的方式,通過個人視角將求學香港的經歷與如今的形勢作對比,突出變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