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任性抽成 法律界人士:中國消費者可起訴維權
蘋果開發者在其更新的《AppStore審核指南》中規定,在App應用內向原創作者打賞的,屬於“應用內購買”,蘋果公司將從中抽取30%的分成。
蘋果公司此舉引發的討論一直未停歇。近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蘋果公司App打賞抽成新規熱點法律問題研討會”,就打賞行為是否為應用內購買、蘋果公司是否涉嫌壟斷、消費者該如何維權等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和律師進行了激烈討論。
“打賞”是否屬應用內購買
據了解,在過去多年中,蘋果公司一直在iOS系統中對發生在軟件內部的交易提取三成收入,這被行業俗稱為“蘋果稅”。然而,在中國等互聯網市場,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用戶回報作者的方式,即打賞。打賞是否為應用內購買,這一話題成為與會專家學者討論的首要問題。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律師胡鋼認為,中國式的網絡打賞(tips)是網絡用戶在已完整接受感知相關信息內容后,為鼓勵與嘉勉優質內容創作,自願將自己的(通常小額)財產無償給予應用開發者或其他內容提供者的行為。此行為在法律上屬於贈與合同關系。
全國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律師徐家力認為,蘋果公司“打賞抽成”的規定是否屬於“應用內購買”,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徐家力認為,如果用戶是基於對內容的欣賞而對作者進行打賞,用戶打賞之前已經閱讀完相應的文章內容,即先閱讀而后贈與,並非付費購買內容,不存在“不付費就不能繼續”閱讀的情形。那麼,這種情形應當屬於贈與行為,不屬於“應用內購買”。如果用戶是以貨幣購買某些虛擬道具為前提,比如某些直播平台需先購買虛擬的“豪車”“首飾”等,才可用這些虛擬道具進行打賞,這就屬於“不付費就不能繼續”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應認定蘋果公司是基於自身慣有的商業模式為新用戶施加老規范,屬於正常的契約行為。
蘋果新規屬不正當競爭
全國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律師陳際紅說,根據2017年2月國際調研機構(IDC)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降至9.6%。顯然,蘋果公司並不具備反壟斷法意義上的市場支配地位。不過,考慮到互聯網產品的用戶粘性,一旦一個群體選擇iOS系統,其轉換到Android系統具有一定的難度,可以認為蘋果的iOS系統是一個特定的細分市場。
全國律師協會反壟斷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律師趙燁認為,在一定情況下,反壟斷法考慮市場支配地位就是考慮其是否能在競爭水平上持續地控制價格,但如果把蘋果手機所在的市場界定到高端手機市場,則蘋果公司可能具有支配地位。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肖建華認為,從目前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來看,蘋果公司對打賞的抽成行為不構成壟斷行為,而是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肖建華說,對於微信等應用開發者而言,蘋果公司要求其使用蘋果的應用內支付(IAP支付)作為用戶為虛擬物品等付費的唯一支付渠道,其中的核心問題在於,就是必須通過安裝IAP軟件才能滿足要求的付費機制。此行為類似捆綁軟件,在法律上構成搭售商品或附加不合理條件,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徐家力也持這種觀點。他認為,蘋果公司打賞抽成行為違背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某些其它不合理的條件。用戶自願打賞的行為並不屬於典型的應用類購買行為,蘋果公司進行擴大解釋並強制將打賞行為列入應用類購買,並且規定必須用自己的支付方式,這屬於設定不合理的條件,顯然是對購買了蘋果手機iOS系統附加的行為,所以說侵犯了消費者自願打賞的權利,也就是說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或者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抽成”侵犯消費者利益
蘋果公司的新規定是否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陳際紅認為,雖然蘋果公司新規的約束對象是App開發者,但自蘋果打賞新規實施后,App開發者獲得利益的30%被蘋果拿走,那麼App開發者和平台上作者將通過其他方式把損失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從這個意義上講,蘋果公司對打賞抽成的行為已對消費者的利益構成了損害。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認為,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看,用戶購買了蘋果公司的手機及其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后,在使用其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進行打賞時,有權自主決定選擇賞金支付渠道。蘋果公司強行要求其手機用戶在打賞時一律使用其指定的支付渠道並索要30%手續費的行為,無疑侵犯了作為其用戶的消費者的選擇權。因此,蘋果公司的強行“征稅”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向行政機關投訴或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個問題上,全國律協或律師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劉德良說,同時,蘋果公司要求所有打賞行為一律通過其指定的支付方式進行支付的做法,在客觀上也限制了同是作為第三方支付渠道的其他競爭者的市場機會,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其他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者可以以不正當競爭問題為由向主管機關舉報,要求追究其行政違法責任。
肖建華認為,雖然該規定出台對蘋果產品質量沒有任何影響,但是蘋果銷售的產品應當包括軟件服務等附屬功能及其維護。蘋果公司對軟件服務附加額外條件,構成對消費者的不利益。蘋果公司的新規定在形式上是對產品之外格式服務合同條款的單方面變更,屬於無效條款,消費者可以要求中國法院依法撤銷。中國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有權提起公益訴訟。(李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