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都市報時政報道:強化深度 增強溫度

姜鵬飛
2017年07月11日14:06 |
小字號

重要的時政新聞,如全國兩會和地方兩會歷年來都是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新聞人沖鋒陷陣的“主戰場”。《南湖晚報》通過融合創新,強化深度、拓寬廣度、增強溫度、提升廣度、加快速度,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還推出了10多個個性化的“自選動作”欄目,創新出彩,烹制出全面、立體、多樣,更具時效性、貼近性與生動性的新聞大餐。

聚焦民生引導熱點話題

治水、垃圾分類、醫療支付、治堵……這些都是當前嘉興城市發展和百姓民生無法回避的話題。如何反映民意,同時又彰顯權威聲音,在引導熱點中有所作為?《南湖晚報》找准地方特色,以百姓關注的社會民生領域為切入點開展深度報道。在前期調研和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多年來兩會品牌欄目——《提問兩會》,反復設置議題,豐富報道內容。

想有接地氣的報道,就必須深化“走轉改”,讓新聞記者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動真情、說實話,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來。參與《提問兩會》的多名骨干記者,均圍繞議題,分別隨一名市人大代表和一名市政協委員深入現場,了解實情,傾聽百姓呼聲,讓新聞報道多了一些“泥土”味道。

《提問兩會》的報道在選題策劃中,體現精准性、整體性、周密性,每篇按照現場、把脈、熱議、回應4個部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整版推出,彰顯出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回應了社會的熱點問題,給更多市民吃了“定心丸”。

緊盯熱點傳播地方好聲音

在當前新媒體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傳統的主流媒體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必須要創新文本,講好“有溫度”的故事,唱響主旋律,提升重大主題報道的新聞性、思想性、藝術性,掌握兩會報道的主動權、主導權。

《南湖晚報》結合當前新媒體發展的新特點和嘉興實際,緊盯熱點,將目光聚焦在創新改革試驗區、“互聯網+”、接軌上海等,重磅推出了《兩會朋友圈》欄目,每個話題均以整版篇幅重點推出。

圍繞所選主題,南湖晚報社派出精兵強將,精心挑選採訪對象。既有知名企業老總、創二代,也有部門負責人、知名人士、學者、科研工作者等,具有極強的廣泛性、代表性、針對性。在寫作中,挖掘代表、委員背后的故事,讓讀者在讀懂個人故事的同時,感受嘉興前行的力量,傳播嘉興好聲音。

圍繞主題,結合新媒體轉發與互動的特點,在採訪報道中,讓更多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部門負責人等進行關注並集體把脈,通過正向引領、正面發聲,濃墨重彩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兩會朋友圈》推出后,引起了社會強烈關注,不少代表、委員特意收集、珍藏。

突出特色彰顯親和力

每年地方兩會討論現場無疑是地方媒體新聞報道的“富礦”。地方兩會期間,除了做好“規定動作”外,還需要推出一大批個性欄目,突出都市類主流媒體特色,增強親和力和吸引力。

結合自身特長、特點,《南湖晚報》推出了《兩會嘉觀察》,派出優秀記者“潛入”各個會場,捕捉精彩發言,通過獨特的新聞視角,以“走筆”的形式推出了《從這裡,看向未來》《“兩會時間”開啟,恰是人間四月天》《“二孩”寶寶給委員“出難題”》《共享單車,是“禮物”還是“麻煩”?》等多篇報道,不虛夸,不回避,不自矜,凝聚人心,形成了奮發向上的力量。這些報道既接地氣,又是社會熱點,記者在寫作時,又富有觀察和思考,突出了報道策劃的初衷,反映了人民的心聲。

今年是嘉興換屆的兩會,《南湖晚報》有記者恰好又當選市政協委員,《南湖晚報》便量身定做,推出了《晚報記者當委員》欄目,通過記者的雙重身份關注、聚焦今年的兩會,先后推出多篇報道,引起了眾多代表、委員的關注,市領導也紛紛“點贊”。

創新形式豐富報道內涵

嘉興市兩會期間,《南湖晚報》力促具有新媒體、新文風氣質的作品“倒灌”報紙版面,讓兩會報道閱讀更輕鬆。

除推出《兩會畫題》等特色欄目外,還特意結合當前傳播新特點,精心推出了《兩會建言》,派出記者聆聽、捕捉、記錄代表、委員最真實的聲音,多角度、立體式反映代表、委員履職情況,滿足用戶和受眾多元需求。所採話題涉及經濟發展和各個民生領域,對民生問題實現了多層次、多角度、全覆蓋。

相比前幾年,今年《南湖晚報》還大膽創新,除了現場採訪代表委員外,還特意設計和制作了版紙,讓每個代表委員在上面親筆寫上一個最想突出的字,就這個字現場接受記者採訪。這個字,如同“定海神針”,將整個主題內容進行了提煉、濃縮,使得版面簡潔明快、內容豐富、結構緊湊,讓受眾一目了然,兩會報道由此變得更好看、更有趣、更易懂。

(作者單位: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