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人工智能幫普通學生逆襲

王聰聰 向穎羿
2017年07月11日06:5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霸君”創始人:人工智能幫普通學生逆襲

張凱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場高考狀元與人工智能機器人PK高考數學的人機大戰,讓中小學智能化教育公司“學霸君”備受矚目。

當時機器人Aidam和高考狀元互有勝負,不過目前“Aidam每天都在變化一點點”,“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收拾好“送女兒參加高考一樣患得患失的心情”,回到忙碌的創業生活之中。創辦“學霸君”是1984年出生的張凱磊第二次創業,少年時他就是一個“學霸”,高考時以數學、物理雙滿分的成績進入南開大學數學基地班,20歲時休學創辦“問吧教育”。2008年,張凱磊投身金融行業,4年后回歸教育行業再次創業。

2017年1月,“學霸君”完成由招商局資本和遠翼投資領投的1億美元的C輪融資。截至2017年5月,“學霸君”App積累了超過8000萬學生用戶,累計解決問題近100億道,答疑命中率行業領先。在前期海量數據積累的基礎上,“學霸君”研發出以Aidam為代表的智能教育機器人系統,幫助老師和學生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人工智能可否改變教育不均衡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張凱磊直言不諱,很多人隻看到人機大戰的噱頭,並不清楚Aidam是做什麼用的,甚至問他“以后真的要機器人去參加高考嗎?”實際上,研發Aidam和張凱磊創業的初心有關。

2012年高考結束后,網上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衡水中學的一位畢業生把自己高中3年做過的所有試卷摞起來竟然有2.41米高!這張照片深深地觸動了張凱磊,他和合伙人一起徹夜討論,“為什麼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問題,有沒有可能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

“優質的教育資源背后是優質師資。”張凱磊想到自己高中時的數學老師周海寧,他要求每個學生整理自己的錯題,然后幫助學生做統計分析,有針對性地復習。在這套學習方法下,即使高三張凱磊也沒有挑燈夜戰做很多卷子,高考數學卻拿了滿分。

於是,張凱磊趕回母校上海市延安中學,專門去和周老師討論教學應該怎麼做。延安中學的樹木郁郁蔥蔥,張凱磊仿佛重回年少時光,“周老師批改作業后做的就是個性化訓練,他告訴我們:有的題可以不做,有的題要重點做反復思考。他在補足學生的缺點,而不是去做更多無用的偏、難、怪題”。

昔日一心備戰高考的少年終究是不同了,張凱磊在想:有沒有可能讓系統掌握像周老師一樣了解學情、分析學情的能力,讓更多老師成為周老師,讓更多學生成為學霸呢?

閑暇時,張凱磊喜歡看美國職業籃球隊勇士隊的比賽,也關注相關報道。他發現,在每個勇士隊隊員的訓練服裡有20多個傳感器。在數據的指導下,教練有可能安排隊員去做與籃球看似無關的訓練,比如游泳、短跑,卻能大幅提高他們的打球能力。

張凱磊認為,考試同理,有針對性地訓練刷題才能提升成績。“中學數學大概有3529個考點,平均每個做三四道題就夠了,總共有1萬多道題目,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面對的練習題有三四萬道,75%的寶貴時間都被浪費了”。

他要用技術改變教育。2013年10月,“學霸君”橫空出世,前期通過拍照答疑為學生用戶及時地解決學習問題。兩年多后,研發Aidam正式立項。

我們的口號一直是:干掉學區房!

Aidam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以深度學習、專家系統和自然語言理解為核心的復雜系統。

為了打造它,張凱磊集結了200多名業內頂尖技術人員和優秀的老師准備大干一場。然而一開始,“兩邊的人一坐下來就吵架”,工程師要邏輯需求,老師隻能講例子,老師又覺得工程師不懂學生。吵了幾十次之后,張凱磊想了一個辦法——“讓老師懂技術,讓技術人員懂教學”。

他逼著老師學寫代碼,逼著工程師重新學解題,“讓他們互相影響,把團隊‘逼’到一起,才能把這個事情做起來”。如今,在北京綠地中心寬敞的辦公室裡,張凱磊笑得雲淡風輕:“我硬生生地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工種’。”

在這些“新工種”成員日以繼夜地打磨下,Aidam變得越來越聰明。在實驗室裡模擬做高考數學試題的時候,“我們看著它的成績從二十幾分一點一點地漲”,起初每個禮拜隻漲一兩分,直至人機大戰之前,成績基本上在125~130分,最高成績是139分。

雖然知道“女兒”Aidam的成績還不錯,但是在6月7日和往屆高考狀元PK的現場,張凱磊還是體驗到了等待孩子出分的焦灼,“那6個高考狀元太能考了!”所幸,Aidam發揮穩定,最后得分134分。高考狀元兩兩一組答題,3組的得分分別是146分、140分和119分。

“高考狀元或者說學霸的學習路徑更為高效。”張凱磊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手段,讓普通學生能掌握學霸的學習方法,進而逆襲成為一個優秀學生,讓普通中學能夠逆襲成為重點中學,整個社會不再有教育資源不均衡之困,“所以我們的口號一直是‘干掉學區房!’”。

理想正在變成現實。張凱磊介紹,在安徽省一所普通中學,全年級使用“Ai學”的系統裡,機器閱卷、個性化指導、個性化學習、教案改進等已變成可能,年級組長甚至可以通過一張表來看清楚整個年級的教學效率的改變。

不過即使技術超速前進,張凱磊依然認為,“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老師,它只是輔助老師成為超級老師”。

用技術改變教育 一路向前

當初立項研發Aidam,是2016年“學霸君”總部從上海遷到北京之后才作出的戰略規劃。

“上海有非常好的資源,但跟公司的目標——服務全國市場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張凱磊覺得北京是一個“很糙但充滿了創業活力的城市”。雖然出現了一批早期員工離職,還有可以預見的整體調適期,但是他執意帶領團隊北上。

自己認定了的事,就絕對堅持、絕不妥協是張凱磊創業的一股勁兒。這股勁兒在他20歲第一次創業時就展現無遺。

剛上大二,張凱磊就“按捺不住一顆躁動的心,拼命想要做點事”,於是不顧家人反對,休學辦培訓班。

培訓班做大后他順勢創辦“問吧教育”。2006年,“問吧教育”拿到500萬元A輪融資,一年流水接近1億元。時年21歲的張凱磊被稱為“天津大學生中最年輕的CEO”。然而,一路順風順水的他在公司B輪融資上失利了,后來公司被安博教育集團收購。

張凱磊決定回學校繼續學業,2008年大學畢業后他進入金融行業,主導了多個消費品項目的投資。

創業的火苗從未熄滅。“隻要做過老師,這一輩子都會有興趣去持續做教育。”張凱磊說,直到今天,高考還是改變中國人命運的最大通道。他在做培訓班的時候,很多學生提高了幾十分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真心實意地來感謝自己,那種愉悅感無可比擬。

2012年,張凱磊重新出發,創辦“學霸君”的母公司“問吧科技”。兩次創業公司的名稱都有“問吧”,他卻直言“跟情懷沒關系。我就是覺得上次沒做好,這次要做好”。

這一次,在互聯網+教育浪潮的席卷下,K12領域的競爭比紅海更紅。張凱磊並沒有一直“看著對手”,他認為,最終是市場而非對手決定公司價值。相對於其他公司旨在“做大”,張凱磊“更關心學生為什麼來這裡,為什麼搜這道題,要解決什麼問題,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會碰到這些困難”。他強調,“學霸君”本質上是一個教育公司而非互聯網公司,“在用技術改變教育的路上,我們一路向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