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票房雖高口碑崩了 小說精髓得不到體現

《悟空傳》劇照
根據“網絡第一書”《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上周四國內公映,截止昨天下午,《悟空傳》票房已破4億。上映這幾天以來,每天的排片率保持在35%以上,基本碾壓同檔期的國產電影。不過,與票房高歌猛進相對的是,《悟空傳》的口碑卻兩極分化嚴重,豆瓣打分已跌至5.5分,表揚的是特效很誠意,彭於晏、余文樂、歐豪、倪妮、鄭爽等演員陣容顏值高。而質疑的聲音主要來自小說書迷,因為電影劇情與原著的故事幾乎沒有關系,小說精髓得不到體現。
顏值特效都是首屈一指的
演員的顏值自不必說,耍酷、耍帥和負責美的都分工明確,甚至很多女網友因為歐豪而紛紛喊出“史上最帥天蓬元帥”的花痴口號。而特效方面,西游題材的電影從《大鬧天宮》和《西游伏魔篇》之后,特效確實做得越來越好。雖然都有網游的風格,很多場景也有幾分類似,但確實能把天界、妖界、魔界、人間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而且《悟空傳》的特效算是前面幾部電影的集大成者,暗黑風格走得還行。
小說當年開創性改編了《西游記》
2000年今何在的網絡小說《悟空傳》是這樣開頭的:“孫悟空直躍起來,一棒打在唐僧頭上,頓時鮮血飛濺,唐僧倒了下去……”取經路上,孫悟空精神分裂,分化出一個邪惡分身。棒殺了唐僧、打傷閻王、殺死龍王……孫悟空最后殺死了分身,也殺死了自己,“取經工程”覆滅。
在那個網絡還不發達,還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今何在這樣改編《西游記》,簡直是四百多年來的第一次。所以《悟空傳》因為類型的開創性而被網友稱為“網絡第一書”。當時吸引了眾多粉絲,17年的期待后它終於拍成了電影。
原著戲眼台詞竟僅出現在滾動字幕中
但以上書中的情形,並沒有一點點出現在電影裡,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不僅沒有精神分裂,也沒有自我矛盾,只是在打架,斗天蓬、戰楊戩……在這裡,電影專業人士覺得,孫悟空的行為缺乏因果推動,莫名其妙就各種打,打這個打那個。而且幾條線索鋪得較為混亂,感情戲之外的那種對權勢者的反抗又過於隱喻,並沒有深究。甚至有網友吐槽說:“這到底是《悟空傳》,還是穿越版《匆匆那年》,簡直是一部青春魔幻黑幫愛情古裝片。”
看過原著的粉絲基本的感受是一樣的:電影沒有原著的精神,代替的是感情戲和大量動作PK,孫悟空這一條單線被弱化,中二熱血還是不夠。 而且在原著中堪稱戲眼的台詞,比如“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在電影裡,並不是由孫悟空本人說出來的,而是在片尾字幕中滾動出現的!可見有太多粉絲想從大銀幕上看到孫悟空當眾喊出這段振聾發聵的台詞了。
記者在豆瓣電影裡看到很多網友發長文表示不滿,甚至有人晒出當年購買的《悟空傳》,已經被翻的起翹的書皮,和書中滿滿的下劃線,有網友說每當遇到退卻的事就翻一下書找力量找勇氣,可見小說中很多句子和精神帶給了網友們多少精神食糧。
小說作者發文力挺電影
“西游記”作為中國原創第一IP,每次被影視作品改編,都廣受關注。比如1986年版電視劇《西游記》創造超高收視率,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大話西游》系列走紅,2015年3D動畫大片《西游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突破9億元,西游題材電影長盛不衰。在目前國內票房過10億元的電影中,有4部是近年新創作的“西游”主題作品。
而一直以來,IP作品改編影視作品,最為詬病的就是“毀原著”。同類型的電影包括《盜墓筆記》、《九層妖塔》,甚至是票房近17億元的《尋龍訣》均無一幸免。
電影《悟空傳》編劇也正是原著作者今何在,比較認可目前電影的呈現,對於小說粉絲吐槽的情節改編,今何在上映當天還在網上解釋:“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麼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麼樣就什麼樣。現在這個樣子是老少咸宜的。”而且今何在還表示,電影是好看的,修改是必要的,或許它不夠完美,但《悟空傳》電影是“最好看的西游電影之一,而且也是最好看的國產奇幻類電影之一,不服來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