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大耳朵圖圖》將映 這是一部很有南京味道的電影

張漪
2017年07月20日08:14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飽含了“速家三代人”愛之旋律的《大耳朵圖圖》即將公映

  導演速達

  7月22-23日,歷經12年積澱、耗時5年制作而成的國產兒童動畫片《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將在全國影院開始點映。讓我們江蘇南京觀眾感到親切的是,這部電影的創作者與南京有著不解之緣——《大耳朵圖圖》系列電視動畫和大電影的導演速達女士是南京人,她的父親,也是該系列片角色設計師的速泰熙更是南京文化名人。前日在上海,揚子晚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對精於藝術創作、匠心傳承的藝術家父女。

  祖孫三代人的“大耳朵圖圖”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大耳朵圖圖》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它的同名系列電視動畫片曾獲央視動畫收視冠軍,其5季全長130集的網絡點播數超20億,更是榮獲了國內所有動畫片的獎項。“圖圖”的故事可以說既是很多小朋友的生活縮影,亦是陪伴著無數孩子共同長大的“伙伴”。提及“圖圖”這個形象,作為他的角色設計的速泰熙先生,據說其靈感來自於自己的外孫子——速達的兒子。顯然,這是一部充滿了“速家三代人”愛之旋律的電影。

  記者:聽說“胡圖圖”的動畫形象是根據導演兒子小時候的樣子畫的?

  速泰熙:我畫的孩子的形象其實也受生活在南京的影響,同時我非常崇拜上海電影制片廠的那些動畫大師們,他們中也有不少是南京人。圖圖這個形象,既有我曾大量臨摹過民間剪紙、皮影(的影子),也有一些比較西方的元素,更多的是從生活裡面來的,比如頭發就是從我的侄女兒小時候的頭發來的,像這樣揉在一起,我甚至(為他)還專門學習了一些兒童畫。

  速達:其實一開始也沒想說按照我兒子的形象來做,當時就是想做一個貼近生活的動畫,我當時是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有很多的感悟和體會,孩子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就跟我的編劇商量。我們把劇本做好之后就請我爸來做造型設計,加上“大耳朵”是我爸的建議,我兒子的耳朵很大很可愛,就把它結合在了一起。

  記者:這部電影關系著一家三代人的情感,您知道您的兒子對這動畫片的感受是什麼嗎?

  速達:他很喜歡這個以他為原型的一個形象。小的時候他就會讓我給他講這裡面都講了什麼內容,成片出來了以后,他會跟我扮演裡面的角色,演裡面的劇情。現在大了,他跟我說希望以后《圖圖》的影片他能作為主創參與進來,他已經在學電影了,也有很多的感受。

  做一部“健康動畫”讓我們驕傲

  電影《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精磨細作,歷經10多年積澱,耗時5年才制作完成。在上海的內部觀影中,其爆笑有趣的劇情,亮眼新奇的場景,以及原班配音陣容的發聲,都讓外界對它的票房與口碑十分期待。作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動畫頂梁柱,速達導演曾經參與制作過新版《大鬧天宮》等,但“圖圖”卻是她最特別的一個“孩子”。

  記者:制作“圖圖”動畫片系列有什麼不一樣的特別之處嗎?

  速達:一個是我們特別貼近當下的現實生活,然后我們講的是現在中國百姓最關注的焦點問題,比如孩子的教育問題、美食和食品安全問題,現在的美食大賽、美食節目也很多,大家對吃有很大的執著,但是對它的安全又很擔心,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既希望孩子有快樂的童年,但是又怕落在別人的后面,這是現在父母特別擔心的事情。

  記者:您看了您女兒這部作品是什麼樣的評價?

  速泰熙:我今天是第一次完整的看,我主要是從視覺的角度看,我覺得場面的宏大、細節的豐富、視覺上的傳統和現代比較好的結合、場景的細膩而又現代,這些都遠遠超出了原來電視的系列動畫片,這確實是有幾分出乎我的意料,因為第一部她能做成這樣我覺得也算是很努力了,當然這是很多的創作組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已經超出了我原來的預期。

  記者:現在“圖圖”系列要上大銀幕了,你們的心情如何?

  速達:我非常開心,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看到它、知道它。讓我們更開心的還是家長的認可,因為孩子很容易進入到動畫情境裡面去,但他不知道什麼動畫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所以家長會為他們來挑選,那麼《圖圖》作為一個家長認可的健康的動畫,我們非常自豪。

  速泰熙:我知道身邊有很多朋友特別喜歡原來的《圖圖》系列的電視。我覺得它的正能量、寓教於樂、天真純真、切合實際都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

  這是一部很有南京味道的電影

  在南京文化圈,很少有人不知聞“速泰熙”這個大名的,作為著名的書籍裝幀藝術家,他的書籍設計作品曾獲獎無數,更九度捧“中國最美的書”獎﹔而速泰熙本人更在1999年被評為“建國五十年來最具影響的十位裝幀設計家”。提及南京,速家兩代人對它的感情自然非一般深厚。

  記者:速老師,您作為南京人,對南京的文化氛圍怎麼看?

  速泰熙:我家祖籍是南京,雖然出生是在上海,但3歲就隨父母、祖母回到南京。老南京老城南獨有的文化氣息對我的年幼和少年時期的確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從中國歷史看,南京這個城市很奇怪,它就是一個最適合文化的城市。南京作為一個政治中心,似乎從來沒有長壽過,但是它的文化成就在全國是不可替代的。

  記者:您們想對南京觀眾說點什麼嗎?

  速達:南京的觀眾那不用多說了,這就是我們自己家的《圖圖》,它是南京的《圖圖》,所以南京的觀眾一定要走進電影院看我們自己家的孩子“胡圖圖”,希望大家22、23號全國點映時先睹為快,希望家鄉的票房能夠亮眼。

  速泰熙:這部電影應該從根上講,是我們南京人的電影,希望我們南京的父老兄弟給我們多鼓勵、多支持,走進電影院,看這樣一個好吃、好玩、很有南京味道的電影。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