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70周年 人民日報這樣講好故事
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70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取得的成就可謂輝煌靚麗,要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這些成就,講故事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這方面,《人民日報》的一個重頭報道,讓人再次見識了講好故事的獨特魅力。
7月13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7月13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和12版“記者調查”整版,採用“1+1”的形式,報道內容隻有一個: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頭版的“前1”《內蒙古 駿馬奔騰七十載》,梳理凝練,簡潔明快﹔12版的“后1”《解碼“模范自治區”》,選取最令人難忘的人和事徐徐展開,內容豐富,情節生動。
這組報道文採飛揚,時而氣勢如虹,時而娓娓道來,時而抒情如歌,最突出的特點是,用精彩的故事呈現了一個史詩般的主題。這再次啟示我們,越是宏大主題的報道,越要善於講故事。
7月13日《人民日報》第12版
解碼“”模范自治區” 這個主題最適合
內蒙古70年的發展,報道時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切入,每個方面都可以寫就一篇大文章﹔人們熟知的關於內蒙古的故事也可謂多矣,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伊利集團、《呼倫貝爾美》、滿洲裡的中俄邊貿等。在報道角度很多、報道素材豐富的情況下,最需要琢磨的是確定什麼樣的報道主題。
這次重頭報道的主題是“解碼‘模范自治區’”,這個主題不僅符合中央精神、而且與內蒙古特色高度契合。說它符合中央精神,是因為它充分反映了黨報看問題的高度——堅持民族平等團結,是我們黨的民族政策最為重要的一條。說它與內蒙古特色高度契合,是因為與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區相比,內蒙古的民族團結工作成就更為突出,確實是不添亂隻添瓦的“模范”。
《解碼“模范自治區”》的末尾,94歲的雲曙碧對記者說,“沒有民族團結,哪有國家的興旺發達?各民族隻有團結奮斗,才能共同繁榮發展。”這句點睛之筆,不僅道出了文章主旨,而且起到了首尾呼應之效。
講述故事有訣竅 深入採訪不可少
細數一下,《解碼“模范自治區”》著重講述了9個特色鮮明的人物的故事(讀故事,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這些故事,是從作者聽到的眾多故事中精選出來的,細節非常生動,情節感人至深。
例如,在“一個蒙古族未婚少女與28個南方孤兒”的故事裡,當年剛剛初中畢業的都貴瑪自己還是個大孩子,卻硬是一步一步地學會了喂奶喂飯換尿布這些瑣碎活,把最大5歲、最小才1歲的28個孩子撫養了9個月,無一夭折、無一病殘。都貴瑪平實的回憶和受助漢族孩子深情的講述,彰顯了蒙古族婦女最質朴最純真的感情,無異於一曲生動的蒙漢民族團結贊歌。
又如,一個從陝西嫁到內蒙的漢族女子,為了改變生存環境,畢生與黃沙戰斗,“把孩子拴在炕上,夫妻倆去種樹”“樹離開我活不了,隻好把孩子送到姥姥家上學”,終於造就了7萬畝綠海。這些最能說明主題、升化主題的細節,作者敏銳地抓住了、呈現了,使得乍看零散、平凡的故事,漸漸匯成一部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宏大樂章。
草原母親都貴瑪
“吸睛”更需下功夫 精心表達是關鍵
講故事需要精心表達,作者巧妙地用紅、黑、金、綠、藍五種顏色作為《解碼“模范自治區”》5個小標題的開頭,甚是“吸睛”。最主要的是,以此開頭的5個比喻,體現出作者對主題的反復提煉。如:“紅色求索路”,指的是老一代革命家的后人如何以身作則、帶領草原人民走出一條致富路﹔“黑色變奏曲”,通過描寫內蒙古經濟結構轉型、黑色金屬行業比重降低,形象地反映了“三去一降一補”取得的成就﹔“金色表情包”,寫文化輕騎兵——烏蘭牧騎留給農牧民的歡聲笑語,很是生動。后面的“綠色交響樂”“藍色守望者”,也准確地表達了草原兒女綠化大沙漠、蒙漢相互守望民族大團結的主題。
5個方面乍看起來是多個側面,但絲毫“無倒置之乖”“無棼絲之亂”,綜合起來就形成了內蒙古各民族團結奮進的全景圖,反映了作者精心的提煉能力和高超的布局水平,也使得這些構成文章“四梁八柱”、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喻句大大升華了主題。
2017年7月11日,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作品展演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落幕。圖為演員在閉幕式上表演蒙古族群舞《阿穆爾賽罕》。丁根厚攝 人民視覺
同樣的精巧布局也反映在頭版頭條《內蒙古駿馬奔騰七十載》裡。這篇短文章巧用比喻,“從地圖上看內蒙古,勢如一匹昂首奔騰的駿馬”,堪稱一個絕妙的發現。這個形象的比喻帶活了整篇文章,不僅催生了頗有氣勢和文採的標題,而且孕育了文章的基本框架——有序運用五個統一的句式,均以“這駿馬”開始,配上“蹄疾步穩”“一馬當先”等成語,再以充分的事實和數據來詳細說明,行文從容,結構嚴謹,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內蒙古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故事,精彩的中國需要精彩的講述。成就報道主題宏大,如何講好故事反映成就,這組“1+1”報道為我們提供了現實的樣板。
撰稿:蘇長虹 統籌:王向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