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工智能“添翼”中國經濟 六大任務補齊短板

王俊嶺
2017年07月24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人工智能“添翼”中國經濟(熱點聚焦)

  日前,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就國務院此前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解讀。《規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層面人工智能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旨在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筑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專家認為,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腦科學等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規劃》出台表明中國正積極順應歷史趨勢,將人工智能作為促進產業變革與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

  智能應用潛力巨大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加速走進人們的生活,並深刻改變著人類經濟社會的活動形態。

  從《規劃》目標來看,中國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與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國防建設各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核心產業規模及相關產業規模分別超過1萬億元和10萬億元。

  在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人工智能研發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專利和論文上已經居於國際前列,在語音識別、機器視覺、機器翻譯領域全球領先,相關創新創業活動非常活躍。與此同時,中國人工智能還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方面原始創新成果還比較少﹔人才儲備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於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需求﹔科研機構和企業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

  “中國發布人工智能規劃是根據科技發展前沿趨勢的判斷、立足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作出的安排,通過有條不紊的部署來推動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李萌強調。

  六大任務補齊短板

  對於前述短板,《規劃》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建立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三是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四是強化人工智能對軍事和國防安全的支撐﹔五是構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體系﹔六是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

  針對人工智能發展在就業、倫理方面可能帶來的挑戰,李萌表示,人工智能發展雖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對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影響總體可控。《規劃》明確提出“把握人工智能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就是要實現發展與規制的協調,並防范相關風險。“從長期來看,科技帶來的就業遠遠大於失業。”李萌說,未來需要在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就業影響進行判斷的基礎上,對人才培養作定向調整,從而使得未來勞動力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匹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這份《規劃》與此前“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規劃一脈相承,對人工智能領域在科研體制、產業政策、發展生態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措施,最終目的在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規劃》本身就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有助於在產學研用過程中發揮好政府的引領及服務作用,推動中國人工智能從鞏固優勢、補齊短板走向全面領先。”劉向東說。

  經濟升級強勁支撐

  人工智能實現快速發展,經濟轉型就有強勁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創業創新日益活躍之外,一些嗅覺敏銳的傳統行業企業亦積極搶搭人工智能發展的順風車,以實現“華麗轉身”。

  不久前,山西陽煤集團與百度公司宣布進行戰略合作。根據約定,未來陽煤集團領先的煤炭開採、煤化工生產、大宗物流管理能力將與百度公司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強強結合”,建設煤炭行業智慧化的技術與商業新生態。

  例如,在作為煤炭轉型主戰場的煤化工領域,陽煤集團與百度未來將聯合國內頂尖的控制企業與故障監控企業,綜合應用現代傳感、工業物聯網、自動化、雲計算、智能化等先進技術,共同設計建造最先進的智能化工廠,實現復雜環境下生產運營的高效、節能和可持續發展,從而全面提高煤化工生產的安全性、環保性,推動煤炭工業轉型升級。

  “人工智能不僅自身是一個巨大的藍海產業,而且對於其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樣有著強大的驅動作用。網約車、精准推送、老年人護理等等,就是人工智能技術在促進新經濟發展方面的鮮活案例。”劉向東表示,在《規劃》的引導下,人工智能的發展有望實現加速提升,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亦將“如虎添翼”。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