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經天回歸首演網劇:每次被質疑都選擇相信自己

台灣現象級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中的霸道總裁“紀存希”,摘得“金馬影帝”的《艋舺》中的熱血黑道“和尚”,綜藝節目《了不起的挑戰》中蠢萌的“男神經”,阮經天跟其他偶像男星最大的區別就是難以一語概括。經歷一段沉寂后,阮經天開始猛然發力“翻紅”: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他出演青春熱血的下鄉知青胡八一﹔與楊冪合作的古裝大劇《扶搖》也正在熱拍。
復盤阮經天的演藝路就是,明明可以安安靜靜地當模特,卻非要跑去演戲﹔明明可以一直走“霸道總裁”的偶像劇男主路線,卻非要跑去飾演打戲眾多的黑社會分子變身“金馬影帝”﹔明明可以走“實力派男演員”路線,卻又跑去參加綜藝變身綜藝咖﹔明明可以繼續影視發展,卻又跑去演網劇。阮經天的每次嘗試都有人質疑,但他選擇了相信自己,“你自己那關永遠比別人那關難過。”
第一次演網劇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作為一部大熱的IP網劇,一經上線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阮經天也以其出色的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發表了諸如“金馬影帝都淪落到拍網劇的地步”之類的負面言論。因為在大眾的固有印象中,電影比電視劇高級,電視劇比網劇高級,“網劇”似乎與“粗制濫造”之間被畫上了等號。面對公眾對於網劇的偏見,阮經天表明了自己的見解,“其實我並沒有分電視劇、網劇、電影,我隻分這是不是一個好角色,這是不是一個好戲,這裡有我想合作的人,我自然會來。”好的演員總是把角色和劇本放在第一位,而不以劇的類型分高低。
對於為何會接演這部網劇,阮經天表示自己其實與《鬼吹燈》結緣很早,“在接這部戲之前我就看過《鬼吹燈之九層妖塔》的電影了”。后來,阮經天愛上了《老炮兒》這部電影,於是在北京找機會和管虎導演見面,希望可以有機會合作。當時管虎導演已經計劃要拍《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也向阮經天拋出橄欖枝,只是阮經天沒有馬上答應。后來一次巧合的機會促成了兩人的合作,“我有個上廁所看東西的習慣,當時就拿《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劇本來看,看著看著,覺得非常精彩,於是就立馬給管虎導演打電話說我要演”,阮經天也調侃說自己和這部戲的紅娘是廁所。這樣的緣分正如《命中注定我愛你》中的那句經典台詞,“第一次相遇是偶然,第二次是必然,第三次是命中注定。”
第一次重返十八歲
在《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中,阮經天飾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插隊到東北的知青胡八一,這也是他首次飾演十幾歲的熱血少年,“重返十八歲”。阮經天在採訪中表述了自己對於年輕版胡八一的理解。他認為,參軍前和參軍后的胡八一其實是兩種性格,前期的胡八一非常的沖動,非常具有熱情和果斷的決斷力,是一個勇於冒險的人。這個人物的熱度、角色的熱度得體現在鏡頭面前,而不只是一個很帥的、愛探險的小伙子。他的根本精神是帶著一點反叛的,他不相信別人告訴他的事情,他必須要自己去証實。他對周圍人是十分熱情的,他願意去幫助他的朋友,甚至為了自己的朋友選擇犧牲。
要表現出胡八一的年輕感,這對於阮經天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他感慨道,“對於演員來說,演老可能是相對簡單的事情。青春,有的時候就像小鳥飛走一樣,不再飛回來。”幸而在導演的幫助下,在摸金小分隊的青春感染下,阮經天也回到了相對年輕的狀態,想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沖動熱血,從這群小伙伴身上體會到了胡八一的年輕感。
一個是六七十年代的插隊知青,一個是台灣當代實力派演員,明明看起來“八竿子都打不著”,阮經天卻認為在他之前扮演的所有角色中,胡八一和他本人性格最相似,是本色出演。一方面是因為胡八一的熱情以及對朋友的態度和阮經天很相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和胡八一都是時而嚴肅時而幽默、時而沖動時而理智的性格。阮經天在採訪中表示自己能遇到胡八一很幸運,“演員老是在挑角色,但能夠在十多年的經歷中找到一個跟你很類似的角色很難。”
第一次體驗真浪漫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裡有著非常復雜的感情線,在已經播出的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胡八一和畫眉之間“純純的愛”。阮經天回憶起那場胡八一和畫眉的浪漫橋段時也感慨良多,“我們在草原上一起坐著看夕陽,講一段台詞,喂彼此吃一顆糖,那個感覺浪漫到就算我活了35年,都很少有這種經驗。”而當問及拍攝感受,他卻調侃,“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但真的很浪漫。”
此外阮經天還在採訪中爆料自己喜歡的女生的標准,當問到“現實生活中是喜歡丁思甜這種類型還是畫眉這種類型的女孩”時,阮經天的回答似乎有點出乎意料,“坦白講,我都喜歡”。畫眉平時是武裝起來的,但某個時候會露出她屬於女孩的天真、純潔、爛漫,那一刻,令人覺得可愛,反之如果整天都是天真、純潔、爛漫,那是花痴,偶爾露出來一下很動人﹔丁思甜秀外慧中,兩人在相處中暗生情愫﹔燕子調皮搗蛋,委屈的時候則惹人疼愛。
第一次演戲全靠“想”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作為一部盜墓懸疑劇,劇中有不少東西需要后期特效完成,黃皮子的體型大小、跑動速度,它攻擊時的樣貌,遭到攻擊后的反應,這些都要想象。阮經天就親身體驗到和空氣表演的尷尬,“很多時候像傻子、瘋子,甚至很多時候還要跟空氣表演,比如自己摔自己,自己打自己。”
另外劇中還有大量的動作戲,跑打鬧逃樣樣不少。阮經天說自己每天拍完戲回去洗完澡,弄得干干淨淨的,結果到現場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弄臟,第二件事情就是不管早上起來多困,先把自己跑喘,跑到全身出汗。因為阮經天的拍戲習慣是前一天晚上拍到這裡,那第二天早上接著開始拍的時候,兩個狀態要連接起來,所以唯有把狀態調整到那個時候才能接得上。“否則你用演的喘息始終都是演的,你應該是累到快要死了,鼓足最后一口氣去拍那一場,而不是演一個累到快要死了,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一次當劇組“老大哥”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是《鬼吹燈》系列的前傳,故事背景是胡八一和王凱旋作為知青在東北大興安嶺的山區插隊,正是他們年輕氣盛不諳世事的時候,未經過風雨洗禮的胡八一和王凱旋自然不會像《鬼吹燈》系列其他影視作品中那麼成熟老練。
管虎導演給《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定位是“青春冒險”,希望故事裡的人有成長的軌跡,能讓大家覺得他們很可愛。那在此基礎上,演員的選擇也必須將“青春”作為重要的衡量標准:無論是王凱旋的扮演者劉潮,燕子的扮演者李玉潔,還是畫眉的扮演者徐璐以及丁思甜的扮演者郝好,一眼望過去就是滿滿的“青春”氣息和年輕的荷爾蒙,於是阮經天在這支摸金“小鮮肉”隊伍中便成為了最資深的“老大哥”,對此他還嘴硬地不肯承認,“我一直都覺得我自己是小鮮肉,我忘了自己已35歲,我覺得我比那些20歲的人長得還年輕。”
第一次談“半路出家”
不同於很多科班出身的演員為了興趣而表演,阮經天踏上演藝之路的理由似乎有那麼一點“現實”,當時會選擇做演員,就是因為沒零用錢了,而不是因為有明星夢才來。阮經天覺得,“演員這個職業沒什麼偉大的,和別的任何職業都一樣,都是拿了錢干活。”既然拿了錢,那就要對這份錢負責,好好工作,為了過上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產生興趣並愛上它。對於阮經天來說,演員演戲必須得百分之百投入,這樣才會出現劇本以外的東西。劇本寫得很死,但表演很靈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有化學效應存在的。
“半路出家”的阮經天,所有的表演技巧都是入行以后磨煉的,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他曾經的生活經驗。大抵是出於這個原因,阮經天的表演看起來比別人多了那麼一份“真”。“真聽真看真感受”是他演戲的基本准則:拍戲基本坐著也不離開現場,即使有口音問題努力克服堅持用原音,臉被磕青了也只是敷點雪便接著拍,為了寫實衣服穿了兩個月不洗等等。有人認為這些堅持是沒有必要的,但其實正是這些看起來“無所謂”的堅持才成就了當年的“金馬影帝”阮經天,成就了當下這一版青春熱血胡八一。(記者 楊文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