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在《建軍大業》中感受精神的魅力

2017年08月02日06:5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建軍大業》中感受精神的魅力

  【文化評析】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獻禮影片,《建軍大業》緊跟時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義之師、勝利之師的歷史原力,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具有史詩般的宏闊主題和時代指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建軍大業》在這方面做出了應有的探索。

  筋骨是文藝作品的思想立場,體現著作品的民族信仰和時代精神。電影選取“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和井岡山會師四個歷史片段,構建起了影片的結構和場景,為我們講述了一支具有革命信仰的軍隊的誕生歷程。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的時代背景之下,中國共產黨人歷經千難萬險的奮斗,以及開國領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無不展示著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一個沒有政治立場、崇高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同樣,一支沒有政治立場、崇高信仰的軍隊也是不堪一擊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正是這部影片的筋骨,是直逼靈魂、深入骨髓的強烈表達。

  所謂有道德,就是“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20世紀20年代的舊中國處於一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混亂時代。在影片中,各路軍閥竊國誅心,隻有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救國救民。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明白道德的力量,也深切感受到了道德的重塑何其艱難。《建軍大業》屬於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表現了藝術化的歷史,我們不能完全以歷史的標准來評價它,但是影片中所塑造的藝術人物,以歷史本來面貌為底色,具有獨到的藝術魅力。

  優秀的文藝作品還要有溫度,需要在歷史細節的刻畫中凸顯道德的溫暖和人性的光輝。《建軍大業》的溫度體現在文藝性上,那些審美理想和獨立價值,通過技術上的精良制作和藝術上的精湛表達,巧妙地蘊含在影片的思想主旨之上,自然地傳遞給了觀眾。觀看《建軍大業》時,我們不時會被畫面和語言所觸動,在熱血沸騰、滿腔憤慨時流下感動的淚水,那是歷史片刻定格為細節畫面的力量。朱德率三千將士阻擋錢大鈞的三萬大軍,取得三河壩戰役的最后勝利,勝利是光榮的,然而戰爭本身是殘酷的,影片真實地再現了戰役的慘烈場景,有超乎想象的藝術表現力。同樣,毛澤東告別妻兒也是一場感人至深的戲,楊開慧一句毅然決然的“別回頭”,瞬間揉碎了多少觀眾的心。正是這樣的細節,給影片增加了感人的溫度。

  《建軍大業》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震撼和感動,更有揮之不去、歷久彌堅的精神魅力。

  (作者:楊華,系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