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國際媒體垂青中國題材紀錄片 在拍攝中愛上中國

2017年08月11日06: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拍攝紀錄片,那些西方人愛上中國(國際視野)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鳥瞰中國》聚焦了中國交通的高速發展。資料圖片

  法國國家電視台拍攝的《相約未知地帶——貴州篇》,法國主持人與中國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資料圖片

  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中國新年》,主持人走訪中國多地,把最具特色的中國新年風俗生動地奉獻給觀眾。資料圖片

  韓國放送公社推出的紀錄片《超級中國》關注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資料圖片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與日俱增。中國題材的紀錄片越來越受到國際紀錄片機構、國際紀錄片人和國際媒體的垂青。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美麗中國》《中華的故事》,韓國放送公社(KBS)推出的紀錄片《超級中國》等,都在國際輿論場引發了熱烈討論。他們的關注較之從前,更多地開始用一種探求、了解、溝通的心態來考察中國現實社會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越了解中國,越覺得它是一個善良天使”

  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通常影響媒體對其的關注度﹔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也通常決定媒體對其的曝光率。媒體報道一個國家的視角,往往跟這個國家對於國際社會的開放度、自信心和貢獻率相關。社會現實題材的紀錄片,也成為媒體對於一個國家的心態的晴雨表。但很多時候,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也會產生一種隔閡,戴上一種有色眼鏡。

  近些年,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啟動運行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與日俱增。紀錄片以其不可替代的真實性,作為跨文化傳播中折扣率最低的一種文化載體,成為觀察、描述、傳播一個社會的有效途徑。

  6月6日,作為2016—2017“中俄媒體交流年”合作項目之一的“中俄紀錄片展”在新疆烏魯木齊開幕。6月7日,國際紀錄片高峰論壇召開,中俄各自遴選出10部作品進行本土化語言展映,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紀錄片的一種作為,這種方式和理念,可以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和思考。

  越來越多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項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西方紀錄片導演來到中國。英國著名紀錄片導演馬爾卡姆·克拉克(中文名為“柯文思”)從事紀錄片創作30余年,走遍80多個國家,他正在攝制以西方人的眼光來分析看待中國的崛起的紀錄片《善良的天使》。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自從拍攝這部紀錄片,我開始如此頻繁地在中國旅行,並且深入中國人的心靈。越了解中國,越覺得它是一個善良天使,是一個相當有趣而且很‘不威脅”他者的國度。”

  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美麗中國》《中華的故事》《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制作精良,也更加生動、全面、平衡地展示中國風貌,既收獲了外國觀眾的喜愛,也贏得了不少中國粉絲。

  韓國放送公社(KBS)在2015年初推出的《超級中國》,與西方媒體通常反映中國貧苦和陰暗不同,片子從人口、經濟、軍事外交、土地、文化、政治多個方面幾乎全方位展現中國非凡的力量,讓韓國人感受到一個陌生化的鄰國,也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到一種無奈和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一年》。這部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中方機構攝制、商業化獨立運作的紀錄片,採用了國際通用的“預售制”的方式,2008年春在BBC首播后,相繼在40多個國家主流媒體播放,英國《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電訊報》《星期日獨立報》《金融時報》《每日郵報》等媒體都對該片進行了報道。攝制組用一年時間在西藏江孜以田野考察的人類學方式,跟蹤拍攝了8位普通藏族人四季的生活,展示著變化和永恆的西藏。影像和敘事均極具真實感,獲得難能可貴的傳播效果,西方主流媒體都對該片高度認可。

  中國與西方媒體間的交流,中外紀錄片創作者之間的合作,是一條有效溝通之路,也為更加理性的客觀報道構建更好的基調和平台。無論是中方主導還是外方主導的中國題材紀錄片項目,外國紀錄片同行都較以前有了更為平和理性的心態。

  超越獵奇,轉變心態

  其實,西方社會對中國題材一直不乏興趣。早在改革開放之前,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就千方百計來到中國,拍攝了紀錄片《中國》,在西方社會播出后引起廣泛關注。當時由於中國與西方國際社會幾乎斷絕各種往來,西方導演獲得這個難得的機會,對於一個陌生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難免會有獵奇心理。相比較而言,荷蘭紀錄片導演伊文思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就來到中國,幾乎記錄了每個不同時期的中國,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更多接觸和更深了解,也使得他能夠用一種更為客觀甚至帶有好感的心態進行觀照。

  中國改革開放伊始,西方的紀錄片團隊更是急迫地想來中國探個究竟,依然充滿神秘感和好奇心。美國最負盛名的音樂家傳記片、藝術紀錄片導演艾倫·米勒,把1979年西方第一位來華演出的小提琴大師艾薩克·斯特恩的中國之行拍攝成新聞紀錄電影《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通過一些藝術家的經歷反思“文革”對於中國的影響,也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展現出來的不同風貌,尤其是音樂神童們的天賦,讓人感受到斯特恩對中國非同一般的印象,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

  90年代初,英國紀錄片導演菲爾·愛格蘭德在麗江花了5年時間深入當地社會生活,拍攝完成紀錄片《雲之南》,講述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小城中的4個家庭的故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老百姓的生活,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和影像人類學的一個經典。《絲綢之路》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一個項目,由日本放送協會(NHK)及央視在七八十年代聯合制作,探索絲綢之路的壯麗景觀、歷險故事及沿途人民生活狀況,與大家一起走進古代貫穿歐亞的要道。

  此時的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經初步展現,但中國國力給予西方國際社會的印象,還很難與“中國威脅論”產生關聯。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政府的表現以及此后中國經濟的崛起,還有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從經濟實力和文化軟實力方面都展現給國際社會一個全然不同的中國。這也開啟了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的另一番審視。

  2006年美國探索頻道推出的《列國圖志——中國》,是史詩巨篇30集世界“列國圖志”中的第一集。雖然該片把中國作為多個探求對象中的一個,並盡量採用客觀、平和的心態探究中國如何面對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以及當今中國13億人的生活和夢想,但依然能夠明顯感覺到對中國強大后的擔憂。

  文化在交流中而更顯豐富,客觀真實地展現不同是一部優秀紀錄片的根本。隨著了解的加深,外國拍攝的中國題材紀錄片視角愈加獨特客觀,《超級中國》《美麗中國》《鳥瞰中國》這類畫面優美、制作精良的紀錄片不斷涌現。從過去簡單的拒絕或者“看不上”,到有意願與中國同行合作、大量拍攝中國題材的紀錄片,這是外國紀錄片人一種心態上的轉變,雙方也從中發現更多合作點,展開更深層面的合作。

  (何蘇六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