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虞愛華:在“融”中求突破 在“合”中再創業

2017年08月19日11:05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虞愛華在開幕式上致辭。

人民網深圳8月19日電(記者 燕帥 宋心蕊)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戰略舉措。2017年8月18日至8月19日,人民日報社聯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媒體融合領域頂級盛會“2017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本次融合發展論壇的主題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虞愛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以下為全文內容:

在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發表四周年之際,有幸參加今年的盛會,一來是向人民日報社等“國家隊”學習,二來是向兄弟省區市和專家學者學習,也借此機會,將我們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作一簡要匯報。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媒體融合發展作出深刻闡述,並深入人民日報社等中央媒體單位視察調研,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求“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中宣部統籌協調、有力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一是帶頭示范引領好。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要媒體高度重視融合發展,行動快、力度大,系統布局、開疆拓土,走在了世界前列。人民日報社建設“中央廚房”,全方位推進採、編、發各環節改造,引領從相“加”到相“融”的加速跑,為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學可鑒的生動樣板。

二是帶動跟進局面好。地方媒體特別是省級媒體普遍把融合發展作為“二次創業”的機遇,大力實施社長工程、台長工程、總編輯工程,積極投身融合發展,將資源、技術、力量向移動端和融媒體傾斜,探索創新融合路徑,形成了中央媒體勇立潮頭、省級媒體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

三是帶來變化態勢好。通過融合發展的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此長彼長的態勢日益凸顯,既鞏固了老陣地,也拓展了新領域。主流媒體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思想輿論整體向上向好,主基調更鮮明,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強勁。

當前,我國傳媒業正處在變革發展的歷史節點。媒體融合沒有退路,隻能打贏、必須打贏。從地方實踐看,我們體會,這項工作等不得、慢不得,也急不得。具體在四個方面:

第一,需要克服煩躁心態,堅定自信心。受新媒體崛起沖擊,紙媒發行、廣告大幅下滑,廣播電視的收聽收視和廣告收入也在下降。傳統媒體一片唱衰、前景堪憂,有的媒體人困惑煩躁,不知“路在何方”,甚至紛紛出走。央媒的成功實踐証明,融合發展是傳統媒體的“又一個春天”,安徽省委也一再要求,早融早受益,遲融必被動,不融沒出路。我們圍繞做大做強傳統媒體,充分發揮其內容、品牌和人才優勢,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渠道的優勢相結合,在“融”中求突破,在“合”中再創業,努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第二,需要克服急躁心態,增強科學性。面對生存困境,有的傳統媒體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不進行研究論証,就倉促上融合項目。辦的網站、開的微博微信、建的客戶端,與傳統媒體“兩張皮”運行,不但沒有形成互補優勢,反而還從“母體”中抽走資源和資金,造成傳統的沒穩住、新興的沒起來。媒體融合不怕干不好、就怕沒想好,不怕起步晚、就怕起點低。在融合工作中,我們圍繞做增量、改存量,出台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建立起調度、督查、考核機制,蹄疾步穩地推,不留遺憾地做,確保媒體融合“形”“神”兼備、量質齊升。

第三,需要克服毛躁心態,提升精准度。在融合發展你追我趕的競爭下,有的傳統媒體大而化之,簡單地做“加法”,“換湯未換藥”“新瓶裝老酒”,從理念思維、信息內容到工作流程、用人機制、分配制度,還是傳統媒體的“基因”。融合發展是個細致活,匠心建設才能出新,精心繡花才能出彩。我們圍繞構建“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 格局,推進組織重構、流程再造、制度創新,打通報、台、網、微、端,加強融媒體“現象級”產品創作生產和傳播,切實提升宣傳報道效果和輿論引導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們統籌報社寫的力量、電視拍的力量、電視電台播的力量,推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一周年專題片《勇闖領跑之路》、外交部全球推介主題宣傳片《開放的中國:錦繡安徽 迎客天下》,投放不到一周時間,點擊量都破億,持續形成“刷屏之勢”。

第四,需要克服驕躁心態,打好持久戰。在融合路上,有的媒體起步比較早,收效也比較好。而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媒體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需要始終保持對信息新技術新業態的敏感,對受眾新變化新需求的敏銳。今年以來,我們圍繞技術發展和受眾需求,提出並實施“六大傳播”,即快速傳播、移動傳播、全媒傳播、分眾傳播、互動傳播、權威傳播,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推動主流媒體在融合中當好喉舌、守好陣地,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更加良好的輿論環境。

謝謝大家。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