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當手機悄悄“綁架”你的生活,你會放下還是不放下?

杜娟
2017年08月25日13:39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當手機悄悄“綁架”你的生活,你會放下還是不放下?

零時差

  21世紀是個信息時代,這是個偉大的時代,同時也是個錯亂的時代。人們在享受著信息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在承受著海量信息帶來的不知所措與茫然。手機是人們在互聯網時代的載體,人們的生活與手機緊密聯系在一起,樂享其成,卻又深受其擾。“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雖是段子,卻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手機控的真實寫照。

  經常有朋友說,“互聯網沒出現以前,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是水和電,現在是Wi-Fi和手機”。手機極大改變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工作、交友、購物、娛樂都在手機上被開辟出了新天地,形成一種社會潮流。誰不會玩手機,誰就被這個時代所“拋棄”。在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的同時,許多負面綜合征開始出現。由於小編工作離不開手機,現在已經養成了強迫症,隔幾分鐘就要抓起手機看看,生怕遺漏了稿子。

  一項研究發現,在英國,一個人每天大約要看手機85次,每天有5個小時花在上網上﹔一項對歐洲16—25歲年輕人所做有關手機在其生活中重要性的調查顯示,當手機被拿走或斷網后幾個小時,被調查對象會出現焦躁不安和沮喪的情緒。科學家認為,手機早已不是單純用來打電話,而是謀生工具、社交網絡與生活“伴侶”。離開這個“伴侶”,猶如失戀一般痛苦。

印度的“低頭族”。新華社發

  許多人感慨:“與朋友一起吃飯,朋友都掏出手機玩,完全看不見活生生的人。”人與人間的感情之所以寶貴,在於人是全面的人,人是有溫度的人,在彼此的交流中感知彼此的喜怒哀樂。手機的出現,一方面,虛擬的交流似潮水般噴涌,另一方面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這種獨特的社會現象拜手機所賜。個體孤獨感的增強、抑郁症等互聯網病的出現與此不無關系。

  手機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改變相當於重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人,人的主體性開始退化,它者入侵。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被手機所綁架,被手機牽著鼻子走,手機似乎成了“主人”,我們正常的生活正在被一點一點地“毀掉”。

  信息時代節奏很快,強調的是效率,注重的是結果,逐利性與空泛化增強。這一信息時代的大潮中,人們的普遍感受到的是生活節奏快,焦慮彷徨感較強,無力瑣碎感較強,幸福感減少,很難靜下心來投身於某一件事。這種空心病的出現,也是時代的產物。

  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開始了“治病”。英國一名叫凱瑟琳.布裡斯的女作者出版了一本新書《准時:在一個追求快速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步伐》,該書勸說人們找回自己正常生活的狀態,在電腦和手機上一直工作最終會把人拖垮,並不會提高工作效率。

  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情緒研究專家史蒂芬.霍夫曼認為:“離開社交媒體會引發焦慮,又迫切想要重新回到網上。由於使用社交媒體而引發的長期負面感受,以及戒除這種服務的失敗經歷,為此失望不已,都會增加抑郁情緒。”

  戒除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是短時期內可以克服的事。在正常生活與手機之間維持必要的平衡,對人們維持好的生活狀態有很大的意義。為了不讓幸福被“毀掉”,請從熱愛生活開始。(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出品,編輯:孟祥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