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7年第9期

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探究

郭峰
2017年09月01日15:59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眾所周知,傳播學與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文學等諸多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聖”孔子及其經典語錄體《論語》地位之崇高讓后人難以望其項背,其中所滲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論語》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聞傳播觀念。

關鍵詞:孔子﹔新聞傳播思想﹔人內傳播﹔框架理論﹔培養理論

泱泱中華幾千年,積澱而成異彩紛呈的歷史文化寶庫。自漢武帝以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的大一統局面,使得儒學經典從諸子百家鼓角爭鳴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建構起一整套華夏民族獨有的文化勛章。眾所周知,傳播學與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文學等諸多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聖”孔子及其經典語錄體《論語》地位之崇高讓后人難以望其項背,其中所滲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論語》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聞傳播觀念。因此,本文主要以《論語》為落腳點,重點探析其中所蘊含的新聞傳播思想脈絡,深入挖掘孔子先進的傳播理念,探索孔子是如何實現人本思想與新聞傳播思想的完美融合的。

一、人內傳播

人類社會是由人內傳播、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等多種類型的傳播活動構成的綜合而又復雜的傳播系統,人內傳播是社會總系統中的子系統,更是其它傳播活動的基礎。因此,人內傳播必然隱藏在孔子游說講學的各個環節中,是分析孔子新聞傳播思想時必不可少的一環。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接觸賢人之后,孔子通過不斷學習賢者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短處,而不是一味地孤芳自賞、不求上進,由此觀之,孔子早已發現了蘊藏其中的“秘密”——個體向別人學習,接受外部信息,並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內傳播是一個封閉孤立的環境,而像是一座擁有兩條秘密通道的密室,通過這兩條密道暗中與外界相連,一端從外界環境輸入信息,另一端則將能動反應后的生成物輸送到外界環境中,從而完成一次具有現實意義的信息互動處理過程。

人內傳播並不是僵化封閉的傳播過程,而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得到的傳播真諦。根據孔子所言,“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尸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其每天多次進行的自我反省是由他在日常生活中與朋友的交往學習、參加喪事祭拜、喜好飲酒等社會實踐活動所引發的。也是由於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他在為人處世、學問考究、生活態度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為習慣,“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從而完成自我反思的過程,而這種鮮明的社會性和實踐性恰好符合人內傳播特點。

人內傳播並不是對外部世界消極、被動的反應,而呈現出一種積極能動性狀態。它不是對既有知識經驗、思想觀念進行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通過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在已知的基礎上努力創造出未知的新經驗、新方法來適應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以創新的精神戰勝挫折,以求新的意識創造新生。孔子深諳此理,並以“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明志,遵從周朝的禮儀制度,致力於禮法治國,不斷學習,反復思考,修復完善禮法制度,弘揚仁德,時刻希望以系統的治國之理來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二、框架理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謂的規矩就是規范人們行為得失的一系列准則,是無數條隱形的框架,約束各種不良行為的發生。新聞信息作為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強的存在形式,逐漸成為人們判斷外界環境變化並採取環境適應行為的最主要的信息決策依據。然而,信息傳播的草根性、廣泛性使得謠言在大眾傳播的時代浪潮中肆虐,嚴重威脅新聞的真實性特征。因此,框架的建構便成為重中之重,不僅是新聞行業,各行各業無一例外。國家的框架是法律,社會的框架是道德,家庭的框架是家規,學校的框架是校紀。孔子作為先秦儒家的一代名師,以禮制和仁德的宣揚彪炳史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按照義的標准去從事社會活動便是孔子對君子所定義的框架。因此,即使沒有系統的框架理論的說明,孔子對框架的理解也給予后期研究者一定的啟迪。

早在先秦時代,孔子就提出“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德不孤,必有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等道德標准,並以此作為君子的定義守則。而這些原則的提出則來源於充分的社會體驗、充足的社會交往:君子說話時謹慎小心,做事時勤奮敏捷,身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內心澄澈透明,因此,他給君子私人定制了如上框架。而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框架指的是人們用來認識和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認知結構,人們對於現實生活經驗的歸納、結構與闡釋都依賴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們能夠定位、感知、理解、歸納眾多具體信息。”而這也就意味著,框架作為一定的知識體系和認知定勢是預存在我們大腦中的,它來自於我們對過去生活經驗的總結,恰好與孔子的生活經驗論相一致,符合孔子思想深處潛藏著的框架理念。

根據戈夫曼的框架理論,我們依托頭腦中既有的認知結構來建構對新事物的認識,用已知探求未知,用既有創造新生。以新替舊,在《論語》當中並不少見:當子路詢問“完人”的標准時,孔子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社會現實提出不同要求,這些要求便是孔子在既有的“完人”標准之上做出的新的詮釋,適應了社會變遷、時局動蕩、民心不古的社會境況。除此之外,概念框架一旦形成,便會影響我們對該事物的理解、判斷、態度與行為反應,孔子也難以避免:當子貢詢問上士、次一等士、再次一等士的標准時,孔子做出了不同回答,這就是因為孔子在內心深處已經對“士”構建起了專門的框架標准。

三、培養理論

作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提出的仁德的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百姓頭腦深處,對國家政治、社會安定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是培養理論作用的完美發揮。培養理論由美國學者格伯納最先提出,他認為大眾傳媒提供的象征性現實帶有某種傾向性,導致主觀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出現巨大偏差,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人們的現實觀。而孔子的游說講學便是“培養理論”發揮作用的主要形式。孔子周游列國,隨時隨地宣揚仁德,充當著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他所宣揚的人本觀念也是一種主觀傾向性明顯的觀點。經過長期的言傳身教,仁德觀念對孔子所經之處帶來一定影響——人們心中形成了仁、義、禮、智、信的象征性社會認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安定。

社會成員要在認識、判斷與行為之間尋求一個共通的基准,對客觀存在的事物形成大體一致或接近的認識,提煉出“社會共識”,使其成為“培養”理念的凝聚點,如此才能實現社會的基本協調與正常運轉。孔子在戰事頻繁的春秋戰國時期提出“仁”說,力圖使其成為社會共識,希望人們能在“仁”的思想教化下,減少戰亂,勾畫社會穩定的藍圖。“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文獻典籍、德行、忠誠、守信來教導學生,使仁德思想得到廣泛傳播,潛移默化間成為大家的共通意識,期許每個人都能有仁德之心,以減少和化解矛盾。如此,仁德觀念廣為流傳,人們有了明確的方向,培養出人本為重的社會意識形態,為安定和諧的社會風氣奠定了基礎。

孔子致力於將仁德推崇為社會共識的這一思想,本身就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仁德思想的最終傳播目標是維系社會安定,它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擬態環境——沒有仁德之心的人不可能長久地享受安樂的生活,而擁有仁德之心的人會安心於推行仁愛精神,用“仁”遮蓋住原本的社會面貌,形成祥和人道的主觀現實。因此,更多接觸並學習這種仁德精神之人便成為傳道者,經過病毒式傳播,最終營造出一種社會大同的擬態環境。

四、結語

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隱藏在其文化理論背后,就目前挖掘出的理論雛形來說,其新聞傳播思想意識尚未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理論體系,但其中所涉及的新聞傳播思想觀點的豐富性卻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體系,感悟孔子的傳播觀念,還需要后人繼續開墾鑽研,探究其文化背后的傳播瑰寶。

 

參考文獻:

1.文若愚 編.論語全解[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