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實踐採風田野訓練計劃”的理念與探索
來源:《青年記者》
新聞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既是對課堂教學的檢驗,又能培養新聞學子實際動腦、動手能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探索全媒體時代新聞實踐教學的創新模式,成為各新聞院系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上海大學近年來開展的“新聞實踐採風田野訓練計劃”(以下簡稱“田野計劃”),以“師徒制”遴選精英學生記者進行專題性的新聞實踐活動,旨在出人才、出精品、創品牌,正是對這方面的有益探索。
項目理念:全面提升知識、能力、世界觀
一個好的項目,必須承載多種功能,使學生在全程參與中實現多方面提升。“田野計劃”的理念是:在全真的環境下進行新聞實踐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世界觀。
知識是最基礎的層次,比如,什麼是導語?什麼叫擺拍?……這些都是關於新聞業務的基本專業知識。還有很多非專業知識,對記者也同樣重要。比如2016年組織的“大慶精神與東北資源型城市轉型”採訪活動,讓學生了解到什麼是大慶精神,什麼是東北資源型城市,這些資源型城市面臨怎樣的發展困境……通過新聞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記者對基本史實、基本國情有相對清晰、完整的認知。
知識之上便是能力。知識可以通過聽課快速積累,能力就隻能通過實踐才能提升。提升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不斷地練習。記者全真的新聞業務活動,還需要其他各種能力進行支撐、保証。但在日常的新聞教學中,很多方面的能力不會涉及。以給採訪對象打電話約訪為例,看似簡單,對許多學生來說卻是很有挑戰性的。學生記者往往從心理上抗拒給陌生人打電話,不想打、不敢打,就算打通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通過實訓,一次次練下來,等到“田野計劃”結束的時候,學生記者打電話約訪能力,無論是表達技巧還是心理素質,都有了相當大的提升。
“田野計劃”是一個深入社會的過程,對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與確立幫助很大。通過活動,學生能更好地認知當今中國社會的復雜性、多樣性、發展不均衡性,了解國家政策出台背后的現實依據。比如,當學生們站在雲南瑞麗的中緬街上,中國這邊高樓林立、商賈雲集,緬甸那邊破破敗敗、臟亂不堪,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國家的強大,學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愛國主義教育效果,比空洞的課堂說教要好一百倍。
主題確定:弘揚正能量,有時代的張力
主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活動的成敗。選擇一個怎樣的主題,對活動策劃者來說很具考驗性。根據這幾年的實施情況,我們認為“田野計劃”的活動主題,必須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弘揚正能量。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存在著各種負面問題,但總體上,正面總是多於負面,積極總是多於消極。因此,選擇正能量的主題,符合新聞“宏觀真實”的專業要求。同時,正能量的選題,得到社會各界支持、幫助的可能性最大,能最大程度上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
2.有足夠的選題空間。“田野計劃”一般由4至6名學生進行為期兩周左右的集中採訪,如果選題太小,容量不夠,持續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3.有多方面的專業訓練。對專業記者來說,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無人機航拍、視頻直播、融合新聞報道等方面都很重要。因此確定的選題和內容,必須能保証這些專業訓練活動有實施的可能性。
4.與時代主題緊密結合。“田野計劃”的選題,應該來源於當下國家、社會、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重點問題,切中最新的國家戰略和發展大計,有時代感、鮮活,能很大程度上實現對學生“知識、能力、世界觀”培養的結合。這樣的選題,也有利於后期的傳播。
5.有現實可操作性。時間地點、安全保障、交通方式、天氣、經費預算等方面,都要符合實際。
基於上述考慮,“田野計劃”的主題策略可以概括為“又紅又專、有時代的張力”。以2017年為例,活動的主題是“上海大學生邊疆口岸行”,以祖國最東端的撫遠、饒河兩地為切入點,通過學生記者的視角,全面報道“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成就,見証祖國邊疆口岸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在這個大的主題下,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跨境貿易、中俄文化交流等方面。這樣的選題設計,既有豐富的內涵與容量,又體現了時代色彩,充滿了活力和正能量。
項目准備和實施:注重細節
細節是成敗的關鍵,對“田野計劃”亦然。無論是活動資金、帶隊教師確定、前期聯系、學生記者選擇,還是交通工具確定、安全保障等方面,都需要對細節不斷地打磨。
1.帶隊教師確定:全能型、責任心。因為是“師徒制”,帶隊教師是第一責任人,所以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帶隊教師除了熟練掌握採寫編評拍攝播等全媒體新聞業務技能外,還必須在人脈資源、團隊管理、組織協調、后勤保障、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都能夠撐起來。同時,帶隊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飽滿的熱情。
2.前期聯系:公私雙線並行。“公”指當地宣傳部。通過發公函、傳真等方式,與當地宣傳部不斷溝通活動實施的細節,多聽取當地宣傳部的意見建議。“私”指要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私人關系,如校友資源、學生家長資源、朋友資源、老鄉資源等,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2016年組織的“大慶精神與東北資源型城市轉型”採訪活動中,學生記者中就有大慶人,其爺爺是“老會戰”,去之前聯系過大慶市委宣傳部、大慶新聞傳媒集團,他們都表示非常歡迎。
3.學生記者選擇:少而精,一人多用。因為是“師徒制”的精英學生記者實訓,學生人數應該控制在4至6人,可以兩兩組合,最多拆成3個小組同時採寫,這樣能大大提高效率。除了人數外,更重要的是人員搭配。入選的學生記者,應該是“一專多能”的:至少在某一項上有專長,或採訪、或寫作、或人際關系、或攝影、或攝像……同時,在融合新聞報道的其他方面,至少也要達到中等偏上的水平,能勝任遇到突發情況的“工種”調配。
4.安全保障:保險+應急預案。為每一名成員購買覆蓋活動整個過程的綜合意外險是必需的。制定詳細的預案,嚴格禁止學生單獨採訪,夜間8點以后不允許少於3人的外出採訪﹔萬一學生生病,如何處置,如何調配人員,都需要在預案中有所體現。抵達當地后,要第一時間去宣傳部、當地主流媒體“報到”,一則是對當地有關部門的尊重,二則能最大程度上得到他們的支持與協助。
5.採訪准備:一定做扎實。扎實的採訪准備是採訪成功的重要保証。比如在採訪之前,必須把以往所有關於採訪對象的公開報道和材料全部看一遍﹔必須提出和以往報道不同的採訪角度、採訪思路﹔提問問題設計必須控制在10個以內,但又要覆蓋絕大部分採訪點……採訪前,所有團隊成員集中討論確定。有了這樣的流程,基本上能保証採訪的質量。
6.採訪效果:隨時總結評估。教師需要隨時控制採訪進程,動態評估採訪效果。學生現場採訪時,教師不宜直接介入,但應該在一旁隨時關注採訪的情況,可以通過小紙條、微信等方式,即時指揮學生記者調整思路、控制節奏、把握採訪方向。一旦遇到冷場,教師也可以作為記者臨時補問題,化解尷尬。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抓緊時間見縫插針進行點評。值得一提的是,再累再忙,每天晚上也必須開業務交流會,分析總結全天的內容,團隊成員之間互相點評,准備第二天的採訪材料。通過這樣的評估,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有針對性地提高。
成果展示與學生收獲
在作品呈現方面,需要有深度報道、人物專訪、消息、特稿、圖集、短視頻、專題片、微信公眾號推送、視頻直播等“萬箭齊發”。要實現這樣的效果,首先,要保証作品有一個基本的量。參與“田野計劃”的4至6名記者,在10天左右的工作時間中,要完成12萬∼15萬字的文字作品,3∼5個圖集,3∼5條短視頻,1部2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工作強度和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有了這些東西作為保証,就一定能做出高質量的成果冊。其次,要通過自有的媒體渠道積極推送。作品的價值在於傳播,所以要想盡一切途徑和辦法把學生作品傳播出去,其中利用好學生自媒體平台非常重要。再次,要通過各種媒體渠道發表學生作品。近年來,“田野計劃”與人民網、新民晚報、東方教育時報、上海教育新聞網、梨視頻等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以人民網為例,連續三年都以專題的形式,發表學生所有的圖文作品﹔新民晚報(大學生版)拿出8個版面,刊登了“上海大學生邊疆口岸行”的優秀作品﹔短視頻作品《東北奇特魚市:凍硬了豎起來賣!》還登上了梨視頻的頭條推薦。
“田野計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以新聞業務能力為核心,擴展到社會認知、為人處世、隨機應變、團隊協調等多方面的能力,還有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從這個意義上說,短短兩周時間,學生的收獲是滿滿的、豐富的。
首先,學生收獲了自己用心完成的作品,大大激發了新聞熱情。這些作品無論是印在成果冊上、刻在光盤裡,還是發表在社會媒體上、通過互聯網傳播,對學生記者的激勵效應是巨大的。活動結束后,學生在接下來的專業學習中,能保持長時間的高專注度和強投入狀態。
其次,學生能力全面提升。參加過“田野計劃”的學生記者,無論在選題策劃、採訪對象聯系、採訪寫作實施、全媒體作品呈現等新聞業務方面,還是在活動設計、路線規劃、組織協調、突發情況處置等方面,比活動前都有全方位的質的提升。
再次,增進了學生對當今中國社會的認知。通過一次實踐活動,學生記者充分了解了中國社會的多樣性、復雜性,原先遇事愛沖動、想問題易偏激的“憤青”心態變得理性,逐漸培養起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一點,無論學生畢業后從事的職業是什麼,對其長期的個人發展都尤為重要。
最后,增進師生情誼、同學情誼。每一個成員,在活動過程中都遇到過沖突、爭執、討論、合作、協調……無數的困難,都在集體討論中圓滿解決,最終高質量的作品是對集體合作精神的最好証明。通過這樣的活動,團隊成員間結下了類似“戰友情”的深厚友誼,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關系。這些對今后其他活動的開展都很重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