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編劇:周瑩本身就是瑪麗蘇反面

隨著“吳聘”的下線,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也拉開虐心序幕。在“吳聘”領盒飯后的一天,吳聘爹“吳蔚文”前晚緊隨下線,吳家東院的輝煌一夜崩塌……劇情虐得太快,讓不少入戲的觀眾在網上聲討編劇,“還我吳聘”“三集死兩人,編劇太殘忍了”。近日,頂著各種壓力的編劇蘇曉苑接受記者的採訪。編劇表示不背“太狠心”這個鍋,“吳聘”和“吳蔚文”的死是基於史實,也是劇情需要。
【劇情釋疑】
“吳聘”“吳蔚文”不死,對“周瑩”成長有損傷
前面還在搞笑、發糖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以第15集何潤東扮演的吳聘下線為轉折,開啟虐心之路。前晚播出的18集,張晨光扮演的吳蔚文,也緊跟著兒子領了盒飯。劇情虐得太快,觀眾承受不來,喊著要給導演編劇寄刀片。
對於吳聘之死,蘇曉苑解釋這是從史實出發的考慮,“周瑩在真實歷史上就是個寡婦身份,而且是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守寡)。”此外,吳家父子相繼死去的安排,編劇透露這也是出於周瑩獨立成長的劇情需要,“如果吳聘和吳蔚文還活著的話,於情於理在周瑩事業或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都將是非常大的阻力。他們的存在對這個主題是有損傷的,大家都特別嫌棄瑪麗蘇的塑造,就是女主好像有無數的男人來幫她,然后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走上人生頂峰。如果我們的周瑩還是這樣設計的話,也挺有損我們人物正面形象。”
對於網友從吳聘下線之后就高喊著要給編劇寄刀片,蘇曉苑也笑說,至今自己還不敢開視頻彈幕,“因為全部都是刀片。大家為什麼要寄刀片?為什麼你恨一個人不能寄點人民幣給她呢?其實人民幣對我傷害還是挺大的,面額越大傷害越大(笑)。”
預估“王世均”“杜明禮”會爆
事實上,暖男吳聘這次的大火,也是蘇曉苑萬萬沒想到的。創作這個角色時,蘇曉苑說,“我寫作的時候,(想象)吳聘的形象真沒有(何潤東)這麼高大威猛。給吳聘設定的形象是溫潤如玉,更文藝點、有書生氣點。”沒想到高大威猛的何潤東來演,也將“溫潤如玉”詮釋得很好。吳聘的成功,蘇曉苑歸結於“機遇”,除了導演調度的功勞、演員出色的演繹,“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觀眾在吳聘身上寄托了很多自己對於愛情、婚姻,包括對自己未來老公的設想。”有趣的是,蘇曉苑說自己的老公就是吳聘類型,但她的老公在看完劇之后,卻和她說道,“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我應該更努力。”
劇集前15集“紅”了吳聘,對於接下來的劇情,蘇曉苑也為大家劃重點,除了男女主角“周瑩”孫儷、“沈星移”陳曉,大家還可以好好留意一下俞灝明飾演的杜明禮、李澤鋒飾演的王世均,這兩個角色估計也會“爆”,“還在拍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灝明的表現。他扮演的是一個反面的角色,他演得越好,就意味著觀眾會越恨他。我估計可能到后面,觀眾對灝明的感情也會像他這個角色一樣越來越復雜。”
【創作故事】
“大家閨秀”周瑩被改造成“江湖女子”
在當下大IP劇幾近霸屏的現狀下,《那年花開月正圓》卻是一部原創作品。關於周瑩原型,歷史資料隻有不過兩頁紙,但蘇曉苑最終把她呈現在熒屏上卻是74集長的電視劇。之所以有信心接下這個任務,蘇曉苑透露,“打動我的可能也就是幾個詞。比如一個十多歲的女孩子,守寡終身未嫁,然后把家族帶上陝西首富(的位置)。而且她生存的年代還是那樣一個紛亂的年代。我覺得這裡面有故事,而且這故事一定不平凡。”開播之前,外界都把這部劇定位為大女主戲,蘇曉苑說自己其實不太喜歡這一標簽,在她看來,這只是一個“講女性獨立,一個女性成長的故事”。她更不想把周瑩塑造成市面上常見的瑪麗蘇,“因為周瑩這個名字本身就是瑪麗蘇的反面。”
據了解,《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劇本創作前后經歷了將近3年時間,蘇曉苑總共寫過8稿大稿、3稿分集、5稿劇本,在開拍后,還一直修改。為了寫這個故事,她曾到陝西涇陽採風做調研,查閱各種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周瑩原本並不是劇中所描述的不拘小節、霸氣豪邁的江湖女子,而是和吳聘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電視劇這麼設計也是在征得吳家后人同意之后的修改,因為蘇曉苑根據周瑩做生意處理問題時的方式,倒推了她的性格,覺得江湖兒女比較適合她敢破敢立的性情,也符合主創想要聚焦小人物命運成長的初心。(記者 蔡慕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