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那年花開"編劇:為了成長 周瑩必須脫離男人幫助

2017年09月11日07:38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了成長,周瑩必須脫離男人的幫助

  以清末陝西首富周瑩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江蘇衛視熱播,這才剛演到三分之一,觀眾緣極好的吳聘和吳蔚文已經“下線”,觀眾對他們非常不舍。編劇蘇曉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理解觀眾對吳聘和周瑩這一對熒屏情侶的愛,但周瑩必須是脫離男人的幫助之后才能成長。

  故事回避部分歷史真實

  歷史上周瑩人生大起大落,42歲就去世了。編劇蘇曉苑稱,她了解到的周瑩原型故事可能不超過兩頁紙,但被其中幾個關鍵詞打動了,“十多歲的一個女孩子,守寡,把家族帶成陝西首富。而且是那樣一個年代,我覺得這裡面有故事,而且一定不是個平凡的故事”。

  從故事到劇本,蘇曉苑幾易其稿,“改編過程中的挑戰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綱階段,在真實和歷史之間怎樣去把握、去平衡、去創造,這是花時間最多的。進入寫劇本階段,導演總要求能不能出新、能不能不‘套路’。而我覺得塑造人物讓人物更准確是最大的挑戰”。

  有觀眾質疑為什麼劇中人物沒有裹小腳、都是一夫一妻。蘇曉苑說:“劇情設定周瑩是個江湖賣藝出身的女孩子,她就不能裹小腳。其他女性是否裹小腳對故事無關緊要,就回避了。至於一夫一妻,我們不是寫宅斗戲,所以也就回避掉了。”

  周瑩寡婦身份不能虛構

  《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節奏很快,觀眾剛剛被周瑩和吳聘這一對的愛情甜到,吳聘就死了,沒幾天,秦商代表吳蔚文也死了。很多觀眾氣得說要給編劇寄刀片。

  蘇曉苑表示這樣安排是基於歷史真實,“細節可以虛構,但周瑩在歷史上就是個寡婦,這部分不能虛構”。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周瑩的獨立必須脫離男人的幫助,“如果吳聘、吳蔚文如果還活著,於情於理,他們在周瑩的事業和成長道路上都將是非常大的阻力,對主題是有損傷的”。

  雖然是當仁不讓的“大女主”,但蘇曉苑也盡量避免讓周瑩落入“瑪麗蘇”主角光環,“她可能有一定的天分,在性格、格局、胸襟上有異於常人之處,但她終歸還是個普通的女孩兒,還是依靠著堅韌、勤奮、付出才得到了成就”。

  渺小的人物也能發光

  歷史上的周瑩,曾被慈禧收為義女,《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隱約提到左宗棠、李鴻章、貝勒爺等左右當時政治時局的人物。蘇曉苑讓他們成為烘托主要人物的背景,“周瑩、吳聘、趙白石,在大時代中也是小人物,但他們都努力發出自己的光,我們把他們的故事推到了前台,把那些大人物的故事放到后台”。

  《那年花開月正圓》充分展示了秦商的誠信和擔當,蘇曉苑表示希望用故事來傳達創作者的價值觀,“我們不想說教,而是講故事,在故事裡、在人物的身上來表達。我們選擇了張晨光扮演的吳蔚文來傳達秦商精神以及商業的文明和商業價值觀,有情有義有擔當。這可能是現在社會大家最想要的一些東西”。

  導演丁黑說,周瑩的一生其實非常悲,但他想把這部劇拍得特別陽光,甚至有搞笑的地方。實現這一點,蘇曉苑說並不難,“我加入我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感悟吧。在悲苦的環境下,可能我們都應該樂觀,學會苦中作樂﹔而在快樂開心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快樂開心都是會失去的”。(羅媛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