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 一部好戲離不開老戲骨

侯長榮飾演二爺吳蔚武。
張晨光飾演吳家老爺。
陳曉、謝君豪
劇中劉佩琦飾演周瑩的父親。
《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該劇主要講述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演員陣容除了孫儷、陳曉、何潤東、胡杏兒等當紅花旦小生外,張晨光、劉佩琦、謝君豪、侯長榮等戲骨的傾力加盟為該劇添色不少,網友甚至開始給這些老戲骨的演技進行“排位”“一部好的作品,真的離不開這些老戲骨的殿堂級演技”。
觀眾為老戲骨
設“演技排行榜”
張晨光在劇中飾演吳家老爺吳蔚文。對於追劇的觀眾來說,老爺的演技讓人印象深刻。當他預感到家族有難時,他外表嚴峻,心中有愛,但又不得不表現出絕情和無義,幾句嘶吼,震撼人心。
觀眾紛紛為張晨光“教科書級”的演技點贊,“從周瑩替婚時的‘起轎’,到得知周瑩有遺腹子之后的那一句‘我們吳家終於有后了’,以及‘能讓我喝完這碗胡辣湯嗎’……張晨光果然是演技派,不服都不行”“真不愧是戲骨,每個動作都充滿了欲言又止的情感”。
而飾演周老四的劉佩琦,被認為和吳老爺“演技並列第一”。劉佩琦是演藝圈公認的老戲骨,他飾演周瑩的父親,被贊“人物塑造到位,能把人物性格做自我延展性表演”“台詞好,人物本身特色十足,整體塑造完整,各種表情沒話說”“周老四是個特立獨行的人物,劉佩琦的表現也很特立獨行”。
隨著劇情的推進,前晚,二爺吳蔚武也終於“上線”了。觀眾紛紛贊嘆,“二爺今晚智商一直在線,那一段要查賬演得特別好,把那種玩笑中帶著震懾的感覺演出來了!”“老爺走了,以后就隻能靠明事理的二爺了。周瑩有二爺關照,我們就放心多了”。
不少觀眾看到二爺覺得很眼熟。確實,飾演二爺的侯長榮曾在1987版《紅樓夢》中一人分飾北靜王和柳湘蓮兩角。他是國家一級演員,揚劇金派傳人,有“揚劇界第一小生”之譽。
侯長榮也在微博和網友開玩笑:“首先要感謝大伙兒對二爺的喜愛,其次呢小伙伴們最關心的還是二爺會不會去‘領盒飯’這個問題,這裡二爺向你們保証一定會低調行事,小心謹慎,走哪兒都把銀針帶好!”
其實,《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黃金配角真不少,網友的“演技排行榜”也爭論頗多。扮演沈家大院掌門人沈四海的謝君豪曾是香港話劇團的首席演員,進入影視圈后憑借《南海十三郎》奪得金馬獎影帝,網友贊其“把內心的小陰暗演得很到位”。飾演吳蔚文夫人鄭氏的龔慈恩曾在《雪山飛狐》中飾演程靈素,網友贊揚說:“中年喪子的無神、喪偶后的懦弱無能,人物塑造得很有特點。”
老戲骨成“金句王”
這些老戲骨,在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給了她很多人生指導和參考。
周瑩的父親周老四行走江湖,通透清明,沒羈絆也無牽挂。周瑩的豁達、自由的天性,顯然是受他的影響。
周老四可以說是周瑩在生活中的導師。比如吳聘下葬后,周老四看到女兒不吃不喝,就這麼開解她,“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過客,你看啊,夫妻、父女、君臣,早晚都得散,不過是早幾天晚幾天罷了,就是因為早晚都要散,所以啊,聚的時候就要鉚足了勁的開心,等散了的時候,誰也別惦記誰,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開心。”看似平常無奇的話,卻道盡世事滄桑。有網友就表示,“吳聘死了我特別難受。周老四勸周瑩的一番話,周瑩沒反應,我卻釋懷了。”
而吳家的大家長吳蔚文則是周瑩事業上的導師。他欣賞周瑩的才華,也深知周瑩的叛逆,曾在祠堂怒斥周瑩,也會力排眾議推薦周瑩進入吳家商業核心部門。作為忠仁善舉的秦商代表,他的經商哲學和准則對周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吳老爺呈現出大義秦商的凜然畫風,人性坦蕩,貨真價實,絕不作假。比如,周瑩曾經自以為聰明地提出用杜鵑花的葉子代替血竭,就被吳老爺痛罵了一通。(張素芹)
頭評
如果連龍套
演員都在飆戲
張素芹
《那年花開月正圓》顯然已是下半年熒屏的“爆款”。成為“爆款”的關鍵要素,顯然是演員。主角自不必說,孫儷、陳曉、何潤東,個個演技在線。而那些老戲骨貢獻的演技,更是共同撐起了這一部年代大戲。
被網友認為演技“並列第一”的張晨光和劉佩琦,據孫儷爆料,兩位老戲骨現場從不拿劇本,看到他們的創作過程,她覺得很汗顏,為什麼她每天還要拿劇本。
而陳曉回憶自己和劇中“父親”謝君豪對戲時說:“他的情緒很飽滿,眼神會像一束光一樣向你打過來,如果你稍微地晃神或不在狀態,就會接不住戲,而所有的一切都會被坐在監視器前的導演捕捉到。”
戲骨就是一束光,他們對演技的苛求,對工作的認真,通常能帶動同樣敬業的演員。該劇的導演丁黑曾透露,劇中所有主要演員,沒有一個軋戲的,都是提前多天進劇組報到,並集體圍讀劇本,拍完自己的戲份也繼續在組裡待著。
所以,我們看到這部熱播的電視劇中,連丫鬟都在飆戲,無論是吳家的春杏還是沈家的玲瓏,都讓人印象深刻。
一部好的電視劇,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那些說自己“已經盡力了”的爛片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