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那年花開月正圓》:好劇不走尋常路

任曉寧
2017年09月13日14: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那年花開月正圓》:好劇不走尋常路

  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飾演女主人公周瑩。東方衛視 供圖

  播出不到10天,《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平台東方衛視的52城收視率已連續多日突破1.5大關,網絡播放平台騰訊視頻點擊量也破了10億。

  收視率節節攀升的同時,這部劇的口碑也節節高,在豆瓣上,《那年花開月正圓》評分已經達到8.5,讓很多詬病“大女主”題材的觀眾也看得津津有味。尤其在最近幾集,隨著男配角吳聘的“下線”,引發朋友圈一片“想念吳聘”的刷屏。

  雖然是時下常見的女性奮斗古裝題材,但《那年花開月正圓》不落窠臼,沒有給女主大開金手指,而是讓她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逆境中重生。在情節設置上,也屢屢用意想不到來給觀眾創造驚喜。作為電視劇的導演,丁黑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這是一部不忘初心,從‘新’出發的作品”,他希望能打破同類題材的慣性認知,挖掘新的可能性。

  從“新”出發提供新鮮感受

  當前電視屏幕上,“大女主”題材的電視劇並不新鮮。在一眾相似題材中,《那年花開月正圓》脫穎而出贏得觀眾好口碑,就在於這部劇對於“新”的追求。

  從劇情上看,一開始沈家大少爺沈月生出場率很高,似乎是個重要人物。4集過后,沈月生被害,讓觀眾始料不及。劇情進行到后面,女主角周瑩嫁給了吳聘,兩人一起甜蜜奮斗,似乎生活的蒸蒸日上,幾集過后,吳聘也身亡了,讓觀眾繼續“傻了眼”。有觀眾在網上評價說:上一次被電視劇這麼刺激,還是看《權力的游戲》的時候。

  從“新”出發,是丁黑一開始就定下的基調。他表示,此次創作不是為“新”而“新”,更希望在精神層面上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打破同類題材的慣性認知,挖掘新的可能性。

  《那年花開月正圓》作為一部立足於女性視角的影視作品,不再是“大女主”戲中單純的瑪麗蘇人設,摒棄鉤心斗角的套路設定,作品圍繞周瑩一生所鋪開的故事層次及關系構筑著實令人驚喜,這亦是該部作品力圖突破的關鍵一點。一般宅門類的古裝戲在基調上偏凝重、老成,主打黑灰色調,而這部作品作為宅門戲,基調卻偏輕快,色彩明亮,也是希望能夠打破題材限制,傳遞給觀眾輕鬆、愉悅、賞心悅目的感覺。

  在演員的選擇上,《那年花開月正圓》也實現了很大的突破。女主角孫儷就曾表示,周瑩這個角色對她來說,是一個挑戰。之前在《甄嬛傳》《羋月傳》裡面的角色都是有心機、威嚴大氣、有政治家胸懷的。而周瑩卻是一個江湖混子,她秉性異常、悟性極高、不拘小節、隨性而來,具有很強的喜感和喜劇色彩。丁黑認為“孫儷無論是從表情、形體、動作、節奏上,都完成了本身到角色的跨度”。男主角陳曉亦是如此。丁黑說,現實生活中陳曉的內心都偏內向拘謹,而劇中的沈星移是一個瀟洒的“混蛋”角色,他亦正亦邪,是個內心善良的大男孩,也有著成就大業的胸懷。丁黑認為,雖然這些都是陳曉在生活中不太能露出的一面,但他對沈星移的反差演繹非常成功。

  其他演員也有同樣的反差感。之前,何潤東飾演的角色多為反面角色,這次讓他扮演吳聘這個“暖男”﹔任重之前飾演的大多是都市痞子等帶有喜感的角色,這次挑戰公正嚴明的清官形象,這些反差感都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視覺感受。

  不忘初心打磨精品

  作為導演,丁黑曾經憑借《玉觀音》榮獲十佳導演稱號,他也一向對演員要求特別高。此次拍攝《那年花開月正圓》,拍攝時長200多天,他要求演員不准軋戲,並必須用影視同期聲拍攝,不許使用配音。孫儷甚至爆料說,導演會要求她在台詞念到某一個字的時候要哭出來……在當下電視劇浮躁的拍攝環境中,這實屬難得。

  接受記者採訪時,丁黑表示,他只是“想回歸常識,做一個扎扎實實的、做一個我們自己認定的戲”。他認為,拍攝這部劇要在依據史實的基礎上,不丟掉精神層面的東西。對於這部劇,他想要做的就是真實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周瑩,既要保留她身上的悲劇色彩,又要傳遞給觀眾樂觀向上的正能量,對於這個初心,他在制作環節始終堅持。

  一部優質精品之作,需要整個劇組一起努力。不僅導演要求高,拍攝的演員也齊心協力。丁黑說,孫儷在拍攝前就對他提出了要求,希望劇組可以“單組拍攝”。對於一部大制作、大體量的古裝劇,要實現這一點需要更大的投資成本和更長的拍攝周期,為了整體劇集質量,他和制片人都咬牙答應了這個要求。而孫儷在東方衛視開播發布會現場,也曾“吐槽”導演要求苛刻,為了呈現更好的航拍鏡頭,要求制片主任把房頂瓦片做舊,並種上草。雖然她再三勸說導演“放過”制片主任,但最終草還是種上了。

  丁黑還透露:“當一部戲想達到一個標准時,與整部戲的品質和定位有極大的關系,不管大眾評價怎樣,我們問心無愧,已經做到最好。”

  談及現在影視行業的現狀,丁黑直言:“這個行業現在充斥著業余和不正規,很多該有的培訓、指標、標准都沒有了。我們不可能改變行業,隻能要求我們自己的作品回歸常態,堅持規矩,靜下心來按照拍攝的基本規律做事。”他最后說,之所以要堅守初心,也是為了不受業內浮躁風氣的影響,用要求束縛自己,希望可以做出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觀眾的品質佳作。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