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灝明傷愈復出放棄偶像路線 "那年花開"轉型反派

參加“星空演講”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表演獲肯定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反派“杜明禮”成了整部劇最招恨的角色,扮演者俞灝明隨之也成為彈幕的眾矢之的,有人人戲不分地詛咒他,也有人一語道破真相:“這隻能說明他演得好。”
俞灝明近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用“空前巨大”這四個字來形容《那年花開月正圓》對自己的意義,他覺得這部戲是自己在事業上涅槃重生的標志,他想像胡歌那樣,從偶像派轉變成實力派,學會如何靠演技吃飯,如何與傷口和平共處。
接受採訪時,他沒有像以往那樣戴著黑色皮手套,而是大大方方地露出滿是灼燒傷痕的手。在參加“星空演講”時,他直面昔年經歷的燒傷事故,坦陳這些年的心路歷程,自信地迎來而立之年。
壹
新劇 改當實力派,形象不重要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前,俞灝明沒拍過古裝戲,剛剛接“杜明禮”這個角色時,他並沒有太大信心。沒想到,丁黑導演與他認真地聊了一次后,很快就確定由他出演。“讓我上這部戲,真的是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要知道,在2015年,俞灝明一整年沒拍一部電視劇,“人生不就是這樣嘛,起起落落。但是有個詞特別好,叫觸底反彈”。
為了不辜負自己的第一個反派角色,俞灝明下了狠功夫。首先是改劇本,他說:“劇本中杜明禮從頭壞到底,我想把這個人物做得立體些,比如他是個票友,這是我給編劇的意見。”為了唱好京劇,俞灝明還去了北京的一所戲曲學院,斷斷續續學了一個多月。
俞灝明還專門找了老師學習表演和台詞:“我在片場要求自己不拿手機,多看別人的表演,多和導演溝通,不斷地修正自己。”2017年春節,俞灝明在劇組度過,他拒絕了親友的探班要求,想感受“杜明禮”的孤獨。“是不是很笨?就是靠這種笨,才讓我慢慢地真正找到自己。”
演完《那年花開月正圓》后,俞灝明覺得自己是個合格的演員。“相比現在很多年輕演員來說,我是個態度很好、很端正的演員。雖然我拍戲的履歷不是特別多。”這也是俞灝明第一次剃光頭,“自從意識到要舍棄偶像路線、改當實力派時,我就認識到形象不是那麼重要了。”俞灝明下定決心接這個角色,是希望証明自己,“如果一直演暖男,不能體現我這幾年積攢的經驗,希望通過這個角色表達我的成長。”
開播之后,不少人在彈幕罵杜明禮,甚至有人人戲不分地對俞灝明人身攻擊。對此,俞灝明看得很開:“但是網上也有人說,俞灝明是被忽略已久的演技派,不再是十年之前頂著花仙子頭的‘端木磊’(注:俞灝明在《一起來看流星雨》中的角色)——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
貳
復出 昔日男一號,隻能去客串
在前幾天的“星空演講”上,俞灝明回憶了2010年給他帶來命運轉折的《愛在春天》燒傷事故。事故中,俞灝明燒傷面積達到39%,燒傷程度達到“深二度”。事發三天后,《愛在春天》的制片人找到俞灝明,向他表達歉意,並問他想不想回去接著拍戲,俞灝明一口答應,當時他整個身體被繃帶包裹:“我以為一兩個月康復之后就能回去拍戲了,只是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兩年。”
2012年初,俞灝明在美國完成康復訓練后回到廣州,接到了劇組的電話,告訴他最遲隻能等他到2012年6月。於是,俞灝明低調復出。此前兩年裡,俞灝明每天把自己鎖在家裡,不敢看娛樂圈的消息,“我害怕看到別人越來越好,我害怕看到自己正在面對‘失去’,所以我不看新聞,什麼都不看,差不多兩年,一直在屏蔽外面的信息”。
俞灝明的復出之路也非常艱難。在《愛在春天》發布會現場,主辦方播放了事故視頻,俞灝明當時整個人懵了,積壓了很久的情緒一下子就爆發出來,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2012年12月31日,俞灝明現身湖南衛視跨年晚會,演唱了《其實我還好》,寓意自己重返娛樂圈。那段演出令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收視暴增,也給了俞灝明營造了不錯的復出勢頭,最忙時一天要接受十幾家媒體專訪。
但是,很多事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復出並不容易,找他的角色從以前的男一號,變成了特約、客串演員……“我一直在消耗,消耗自己的曝光度,消耗自己的故事,消耗自己的神秘感,所有人都盯著過去發生的故事,但是並沒有人在意你現在或者是未來。”沉寂一年后,俞灝明開始反省並謀求變化,“以前拍戲時覺得每天背好台詞、到現場拍好戲,就叫演員了。但當我開始認真鑽研表演,了解到黃渤、張震等人是怎麼當演員時,顛覆了以往的認識。”
三
重生 磨礪助成熟,挺佩服自己
俞灝明已迎來而立之年:“當年盲目的自信,來自所謂的顏值、天生的優勢﹔現在的自信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歲月的磨礪帶給我收獲,這種感受會更成熟。”
前段時間,鄭爽的新書發售,俞灝明給她寫了序,兩人從《一起來看流星雨》時相識,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俞灝明直言:“我們聯絡不多,但我和她,以及那幫小伙伴的感情,即使不見面,還是那個樣子。”今年也是2007快男十年,俞灝明也希望能和兄弟們一起紀念青春。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俞灝明與胡杏兒有不少對手戲,兩人在2008年曾合作了綜藝《舞動奇跡》。胡杏兒之前在接受羊城晚報專訪時,笑話“廣州仔”俞灝明的廣東話不標准,而俞灝明回應道:“真的是,我現在大多時間生活在北方,很少說廣東話,說也會被普通話帶跑,有很多俚語說不出來了。爸媽還在廣州,我一年會回去四五次,時間不確定而且太緊張,經常隻能把家人接到劇組見面。”
如今的俞灝明不需要像剛復出時那樣強調自己有多男人、多堅強,“隻有建立起強大的內心后,自我認同才能源於自己,不是源於粉絲或者外界的評價”。他很高興實現了30歲成為專業演員的短期目標,對於成敗也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你看到我桌面上籌碼很少,認為我馬上就要失敗了,但我在自己心裡並沒有輸掉,還能從這些經歷當中自省,吸取養分,有了這些經歷才能成為今天的俞灝明,說實話走到今天我還是挺佩服我自己的。”
除了拼命工作,俞灝明也希望享受生活:“作為演員,我需要從生活中吸收更多養分,我沒有給自己太多限定,隻想跟著內心走。”對於唱歌,他依然懷抱熱忱:“希望能有一首歌表達我的態度,但我是個完美主義者,而一首好歌需要很長的時間打磨。”俞灝明不清楚事業上是否會一直保持現在的狀態,但他已能霸氣地說:“怕什麼,大不了重新再來嘛!”(龔衛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