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7年第8期

發揮“三新”作用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汪玉凱
2017年09月15日15:05 | 來源:網絡傳播
小字號

2016年9月20日,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博覽會現場,來自武漢各學校的中學生紛紛與守護網絡空間安全的網絡安全衛士“大白”合影。

圖/本刊記者 潘樹瓊 攝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用很大篇幅闡述了他對構建良好網絡生態的看法,為中國的網絡生態觀及網絡生態良好發展指明了方向。

做足“草野”文章,讓網絡發揮“三新”作用

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首先取決於人們對互聯網本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有的人之所以對互聯網產生種種偏見,甚至認為其是洪水猛獸,說到底是對互聯網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4·19”講話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闡述。他認為,“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台,億萬網民在網上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為此,習近平總書記號召通過互聯網凝聚共識,為了實現兩個“百年夢”,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

為了說明互聯網對普通民眾參與、表達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兩句古語,提出了與網民自嘲為“草根”相對應的“草野”的概念。他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網絡就是現在的一個“草野”。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就上了網﹔網民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不一,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麼准、說得那麼對,各級領導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要“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台,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監督的新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新平台、新途徑、新渠道”,集中反映了他對互聯網這一人類重大發明在國家治理層面的最高判斷,也是構建良好網絡生態的前提和基礎。

從新平台來看,互聯網的巨大魅力在於它的出現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巨大知識寶庫和相互交流的虛擬空間。這個虛擬空間也為我們的執政者,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及時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互動提供了重要平台。這與互聯網出現以前的傳統社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從新途徑來看,互聯網的出現,使得黨和政府可以利用互聯網這個新載體為群眾排憂解難,特別是借助互聯網構建的各種應用系統,為社會提供便捷的服務和有效治理。這些年來我國設立的數以千計的政務服務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在為民服務以及社會治理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各地有很多創新,給公眾帶來了極大方便。

從新渠道來看,就是要借助互聯網給普通民眾提供參與、表達等全新的實現形式。從我國過去短短20多年的互聯網發展看,這方面取得的成效非常突出。不管是制定國家的重大戰略規劃還是相關的法律法規,乃至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等,都要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使其更加符合民眾的希望和要求。在這方面互聯網作為一個強大的主渠道,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維護精神家園,確保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肯定互聯網“新平台、新途徑、新渠道”的同時,也特別重視要維護互聯網這個億萬人民的精神家園。他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對那些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嚴重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而對那些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活動,散布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由此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構建良好的網絡生態提出了兩個關鍵詞:一是精神家園,二是人民利益。強調要構建良好的網絡生態,就在於互聯網是億萬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要保障這個家園天朗氣清,就要對各種網絡違法、犯罪等現象進行有效治理,不能讓這些行為大行其道。同時,對網絡進行治理進而構建良好的網絡生態,隻有一個最根本的標准,即是否符合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放在衡量網絡生態好壞的最高位置,足以說明人民利益的崇高地位。

當然,淨化網絡環境,防止互聯網的違法犯罪行為大行其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互聯網作為一種新事物,現代信息技術還在繼續快速發展,人們仍然面臨很多未知數,這都增加了在實踐中構建良好網絡生態的難度。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仍然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和解決的問題。比如有些網民在參與表達的過程中,可能言之過激,有些情緒化的表達,如果對這些行為也簡單予以打擊,就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違反法律。

所以,構建良好網絡生態在具體實踐中會遇到大量邊界不清、似是而非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處理是對我們的真正考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借力有效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提出的一項重要主張,並通過制定依法治國綱領等朝這個方向邁進。其中利用互聯網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增強這個制度籠子的功能,同樣是習近平總書記網絡生態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良好網上輿論氛圍,不是說隻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我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互聯網監督,不管是對黨政領導機關還是對領導者個人的,不論是和風細雨還是忠言逆耳的,都要歡迎,都要認真研究和吸取。由此可以看出,作為黨的總書記,他對構建約束公權力的制度籠子有強烈的緊迫感,對網絡監督在構建制度籠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清晰的認知,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發揮利用互聯網加強對公權力的監督,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