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副總裁鄭香霖:網絡廣告競爭看"技數"
作為最原始也最成熟的盈利模式,廣告市場份額一直被看做是互聯網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阿裡巴巴、百度的營收支柱皆來自於此,相比而言,騰訊卻過度依賴游戲。
2008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為118億元。到了2016年,互聯網廣告規模增長了21倍,達到2552億元。為了攫取更多市場份額,今年初,騰訊對廣告人事和業務進行了多項整合。
騰訊廣告業務主要操盤手、騰訊副總裁鄭香霖近日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數字營銷或者互聯網廣告的邊界不斷被打破,數據和技術能力越來越重要,以大數據為基礎的AI(人工智能)不僅能識別人臉幫助尋找失蹤親人,還能識別用戶的行為和興趣,用於分析預判消費市場,這就是營銷與技術、數據的融合。
鄭香霖以走過十周年的Tencent MIND(騰訊智慧峰會)發展為例,他表示,騰訊智慧第一年的峰會核心是高效營銷,放之於今天仍然適用。進入2011年后,大數據給消費者洞察帶來了很多機會,在鄭香霖看來,大數據、AI等新技術研究方向放在消費者洞察方面,是下一步數字營銷和互聯網廣告發展的關鍵點。
數字營銷的邊界不斷拓寬,內容、技術、數據、平台之間的界限被打破,從協同走向融合。鄭香霖表示,騰訊提出ONE TENCENT(融合騰訊)理念,整合全騰訊營銷平台優勢賦能品牌營銷,打通營銷全鏈路,打造融合、共生的營銷生態。
鄭香霖認為,這裡的ONE不是“一”,而是“融合”,並不僅僅指騰訊內部資源的整合,更是與整個營銷行業的融合。
2013年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提出了“互聯網+”,騰訊數字營銷業務就進入“場景”時代,鄭香霖表示,“人、設備、信息、渠道之間的多重鏈接方式使騰訊在不同場景中,可以發揮騰訊整個生態的能力,不同的場景之下,建立營銷與受眾的有效連接”。
而對於最熱門的關鍵詞“技數”,鄭香霖說:“對於技和數的運用,已經是當下和未來營銷最核心的競爭力。”
如今是品效衡量,全場景互動,自動化導航,還有生態營銷差異化的投放衡量。鄭香霖說,騰訊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所有的代理伙伴和我們一起,大家不斷碰撞,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的成果”。
“我們要實現在一個騰訊的大體系下,對於技術、數據、產品、內容的共享互通。”鄭香霖說,基於全場景、全生態的能量得以最大化釋放,騰訊提出ONE TENCENT一脈相承,即共策、共建、共營。
“共策”指大數據為基礎,雲平台為底層,AI智能實現“技數化洞悉”。鄭香霖表示,人臉識別AI技術可以幫助品牌主實現“個性化的用戶洞察、智能化的營銷決策,甚至對消費市場的分析預判”。
“共建”指基於自有IP,探索無限可能,以文化為內核的“跨次元宇宙”。 “在中國,可能隻有騰訊有創造‘跨次元宇宙’的能力”,鄭香霖說,“游戲與電競+影視+文學+動漫+音樂+資訊+體育的泛娛樂產業,使我們能夠創造全生態的文化產業,而品牌也能夠真正實現如何發掘IP、融入IP,探索更多跨界合作的可能”。
“共營”指開放連接,助力行業進化轉型,無限機遇的“生態式運營”。鄭香霖列舉了醫療線上問診挂號、交通移動出行、零售線下微信支付核銷等實例,“越來越多的行業通過與騰訊的‘生態式運營’實現了進化轉型”。
鄭香霖表示,品牌能否在行業競爭中突破下一個機遇,關鍵在於能否搶佔生態式運營的先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