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絲路好聲音

2017年09月20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合作是核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應當尋求一種互補性的合作,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中國“一帶一路”的想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用大數據去了解各個國家的關注點,把這些信息傳遞給相關方面。中國需要在中國以外更多使用大數據技術來輸出這種影響。

  ——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副主席  麥啟安

  探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問題,首先探討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但我覺得現在很多媒體還沒有評估好自己的受眾,不能非常專業地做新聞報道,有時候僅僅是採用一些花哨的舉措來吸引大家的關注,這是不長遠的、非常愚蠢的做法。所以我們非常需要一些專業的職業化記者和新聞工作人員,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國際項目中心主任  瓦西裡·布什科夫

  互聯網出現之后,我們能夠聽到多元的聲音。但是在大數據影響之下,我們慢慢發現,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的言論已經不再是所期待的百家爭鳴或是百花齊放。現在出現一個新現象,即各說各話,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大家並沒有實現交流。媒體之間的積極互動就如這個對話會一樣重要。通過這些積極的互動,媒體間可以探索不同的機會和可能性。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總編輯  郭清江

  現在信息泛濫,人人都有麥克風,但我們要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記者,我們的核心任務,依然是向公眾傳播事實和真相。這也是我們的職業底線。我堅信,未來記者依然可以大有所為。

  ——意大利通訊社總編輯  裡卡多·盧納

  我非常關注中國的科技發展。近年來,中國在高鐵、網絡、航空等科技領域的發展表現不俗,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其一,中國的“開放型”發展模式正在收獲越來越多的紅利。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進一步加強區域的聯動發展。其二,中國社會從上到下都在積極擁抱新技術,而在政府層面,財政對於科學教育的支持遠遠高於日本。其三,中國是人口大國,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交流機構主席顧問  沖村憲樹

  我們要加強培養開放和創新的思維。比如,當我們需要一個東西時,傳統行為模式是“語言識別”,但在未來,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說出來,而是通過一副眼鏡等物件就能讀懂我們的想法。這其實沒有那麼復雜,很快就能夠實現。一定要大膽,一定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一定要創新。行業的進步與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奧地利《維也納日報》副總編輯  托馬斯·塞弗特

  共享是大勢所趨,不管是嚴肅資訊傳播還是娛樂信息的傳播,要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這非常重要。當更多的人參與時,他們便會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或者信息,不同個體之間也會加深對彼此的認知,對其他的文化乃至其他的文明有更多的了解。借助技術的力量,我們應該可以共同分享信息傳播的溫暖。

  ——英國《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  米  強

  多年前我曾在中國短暫停留,這次來的時間雖然也很短,但我看到許許多多的變化。機場變得很大,汽車隨處可見,大家都隨身帶著移動終端。機場屬於基礎設施,汽車屬於消費品,智能手機則代表信息化,從這3個符號就可以看到中國的巨大發展。而現在,為了中國人民的福利,也為全世界人民的福利,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這樣一個經濟強國已經決定承擔起世界經濟增長的責任。

  ——法國《世界報》國際新聞副總編輯  克裡斯托夫·阿亞德

  人民日報社成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智庫。人民日報有許多非常優秀的記者,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很多地方。建立這樣一個智庫,能夠更好地整合他們的專業力量,能夠更好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德國外交關系理事會《國際政治年刊》總編輯  約瑟夫·布拉姆

  從歷史中可以看到,當貿易的障礙被清除之后,人們更容易進行創新,有更多的人開始創業。歷史告訴我們,用貿易保護主義來制造一些障礙,對於創造就業機會來說完全是不利的。“一帶一路”倡議的作用就是讓中國和參與國家共同掃除貿易上遇到的障礙,並且通過基礎設施來促進貿易的互聯互通。我相信中國可以和這些國家的民眾一起攜手掃除這些障礙。

  ——美國彭博新聞社大中華區執行總編輯  劉  悅

  (本報記者宦翔、姜波、周輖、邢雪、林芮、李琰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0日 13 版)

(責編:袁勃、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