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搭建平台 促進互利互惠

2017年09月20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建設新型智庫 服務一帶一路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盧新寧

  古絲綢之路打開了東西方交往的大門,引領著向往東方的人們來到中國。今天,“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和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頻現的今天,中國以自己選擇的道路及成功實踐,提供了確定性,提供了正能量,也提供了新方案。

  中國與當今世界的關系、中國的發展趨勢、中國將如何影響世界等問題,已經成為國際關系研究的重要對象。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相信人民日報社成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以及“一帶一路”新聞合作中心,是具有長遠眼光的正確選擇。

  人民日報在中國具有重要地位,新聞報道廣受國內外輿論關注,人民日報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也因此具有自己的媒體優勢和專業優勢。我們將緊緊圍繞國際重大事件和涉及中國政治、經濟、安全和戰略利益的重要議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政策研究。人民日報也積累了龐大的外國智庫專家資源,世界各國的許多政府高層、商界精英和智庫院校的著名學者都在人民日報發表過文章。

  人民日報社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願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做議題的設置者、時局的破題者、政策的建議者和思想的傳播者。同時,人民日報社“一帶一路”新聞合作中心也將啟動跨境聯合採訪活動。我們將以人民日報的新聞品牌優勢為依托,聚合各位專家學者、媒體同行,聚合大家的思想力量和資源,以豐碩的研究成果、卓越的新聞實踐,為推進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了解、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讓我們期待並祝福,在不遠的將來,人民日報社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將成長為一個具有思想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新型智庫。

 

  向海內外傳播好中國故事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慎海雄

  廣東是“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外貿大省,也是媒體大省、互聯網大省。廣東的經濟總量已經連續28年位居中國各省份的第一位。廣東目前互聯網站的數量佔全國的1/7。

  我們充分發揮媒體作用,面向海內外傳播好“一帶一路”的重大理念和生動故事。我們拍攝制作了大型電視紀錄片《海絲尋夢錄》,反映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進展,傳播廣東企業家在海外創業發展的新故事。同時,我們還發揮面向全球五大洲2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的廣東對外傳播矩陣作用,通過多語種推送,向世界傳遞絲路精神,展現“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上的階段性的成果。

  我們圍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議題,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合作,特別是媒體交流合作的嶄新平台。今年以來,我們先后到俄羅斯、德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舉辦“感知中國—廣東文化歐洲行”“一帶一路中國(廣東)品牌世界行”等大型文化與經貿的交流活動,與當地文化部門、媒體機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今年11月,我們還將在廣東珠海舉辦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企業走出去暨國際傳播論壇,圍繞“合作、傳播與價值”的主題,與海內外人士進行深度交流。

  我們大力推動媒體改革發展,努力提高“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能力水平。我們成立了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立足廣東放眼全球舞台,順應並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潮流,努力打造商業報道的領跑者、綜合金融信息的服務商和現代文化產業的新引擎。

 

  推動全球型企業文化形成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

  吉利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今年6月簽訂了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公司和英國路特斯跑車公司收購合同。中國和馬來西亞、英國的汽車產業將會更好地協同發展,大家取長補短,各取所需,發揮各自優勢,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做大做強汽車產業。

  在“一帶一路”倡議大背景下,企業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相互融合才是關鍵,我們認為實現民心相通、心心相印需要建設開放包容的“全球型企業文化”。企業的跨國經營與全球發展必須不分膚色、不分人種、不分語種,為了一個共同的商業追求而相互尊重共同發展。

  吉利控股集團一直踐行“全球型企業文化”建設,其核心特點是尊重、適應、包容與融合,最終目標是達到合作共贏,實現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在這樣的企業文化氛圍下,有助於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自豪感,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增強管理層的成就感,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可,有利於企業創新及全球適應能力的提高。

  基於這種理想和目標,我們建設“全球型企業文化研究中心”,願景是推動“全球型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使“全球型企業文化”深入人心。一個企業的誕生、生存與發展,其目的不僅是為經濟效益,還要創造社會價值、履行社會責任。

  這些年,吉利在美國、英國、比利時、瑞典、白俄羅斯及亞非各國的實踐和發展,証明了“全球型企業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生命力。我們願意與大家分享理念,促進中國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與沿線國家展開更多更好的合作。

 

  絲路文化行 敦煌續征程

  人民日報社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 王樹成

  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2014年,人民日報因勢而動,首次舉辦“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成為由中國媒體舉辦的規模最大、參與國家最廣、參會媒體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全球媒體峰會。

  4年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促進了“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首次走向北京之外,來到甘肅敦煌,尋求更廣泛的合作共贏。

  甘肅地處“一帶一路”黃金段,7000多公裡的絲綢之路,甘肅就佔了1600多公裡,是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省份。作為文化大省,甘肅與絲路文化的聯系非常緊密,在甘肅舉辦“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和絲路文化發展論壇,應該說具有特殊的意義。

  作為人民日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日報海外版是黨中央的重要外宣媒體,在向海外傳播黨和政府聲音、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今年8月,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出版集團與西安市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文化行”啟動。“絲綢之路文化行”致力於尋求絲路故事的創新表達、絲路精神的全面闡發、絲路遺產的深度挖掘,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精神能量和文化動力。此次在敦煌舉辦的絲路文化發展論壇同時也是“絲綢之路文化行”的第二站,論壇將從兩個方面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下的文化研究與發展:一是設立人民日報“一帶一路”文化研究中心﹔二是發布《敦煌宣言》。

 

  弘揚絲路精神 推動合作共贏

  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庄長興

  陝西省委、省政府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努力把陝西打造成“一帶一路”上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旅游、區域金融五大中心。

  共同傳承絲路精神。我們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堅持文化先行,推進互聯互通、互惠互利。下一步,我們將馳而不息地弘揚絲路精神,緊緊圍繞黃帝陵、秦兵馬俑、延安寶塔山、秦嶺等精神和自然標識,開放包容,推動共贏。

  共同打造合作平台。我們始終把平台建設作為推進文化交流的有力支撐,積極搭建“領域寬廣、層次豐富、持續運行的文化交流平台”,為更多的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提供空間。下一步,我們繼續做優做強新聞媒體、影視出版、教育科技、旅游體育等專業性平台,立足前沿、瞄准高端,促進更深層次交流。

  共同擴大傳播途徑。我們始終致力於擴大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途徑,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群眾更方便、快捷、充分地交流互動,品鑒提升。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在各領域的合作,加強與國外媒體和相關機構的合作,創新設計新的渠道,打通融合更多途徑,構筑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互動互補的立體化格局。

  共同分享合作成果。我們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惠及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群眾。下一步,我們將依托承東啟西、聯南貫北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陝西悠久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讓絲路沿線的人民享受更多合作成果。

 

  寧夏構建立體化開放通道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馬 力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最具魅力的組成部分之一。經過3年多的實踐與發展,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其中,在經貿投資、裝備制造、金融服務等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成效收獲惠及世界,標志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劃到實施的新階段,“一帶一路”已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寧夏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絲路文化、黃河文化、西夏文化、紅色文化交匯共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寧夏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積極構建立體化開放通道,開辟銀川至迪拜、吉隆坡、曼谷等多條國際航線,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空港服務、保稅出口等航服產業,“空中絲綢之路”快速發展﹔推進銀川至西安、中衛至蘭州、包頭至銀川等高速鐵路項目建設,加快實現與全國高鐵網聯通,“陸上絲綢之路”更加通暢﹔發揮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中阿博覽會對外開放平台作用,積極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中國—阿曼產業園、中國—沙特產業園等對外投資項目取得積極成效,有力促進了經濟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動。

  下一步,寧夏將以更加公平、開放、包容的態度,與沿線兄弟省區攜手同心、凝聚智慧、精誠合作,加快創新發展,促進人才集聚,助推經濟提速,更好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沿線各國開放共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新技術讓各國溝通更順暢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彥宏

  過去的20年,媒體一直面臨著新技術的挑戰。中國互聯網的滲透率很高。有媒體說互聯網對我們的沖擊應該已經結束了,但我認為恰恰相反,技術對媒體的沖擊其實才剛剛開始。在人工智能時代,很多過去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已經可以做到。比如百度的信息流裡,每天有100萬篇文章的分發是百度機器人做的,完全沒有經過人工干預。

  對傳統媒體來說,編輯記者的工作可能會受到挑戰。當然,未來高水平的編輯和記者仍有發揮空間,人如何利用技術獲取信息,提供高質量的報道和內容,這是未來媒體面臨的機會,也是挑戰。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我們希望通過合作、數據交換,使各個國家無障礙溝通、交流。今天百度翻譯已經能夠支持28種語言的翻譯。這樣的技術繼續發展下去,將會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溝通障礙大大降低。

  機器翻譯的質量之所以能提高,除了技術的進步以外,還因為有很多人工去標記數據。在中國有很強大的標記團隊,其他的國家沒有,我覺得這是一個特點。

  百度是一個技術基因較強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時代開發了語音識別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用戶畫像技術等各種技術,希望這些能夠給媒體朋友們提供一些工具,讓大家越來越好地工作。

 

  通過共享單車連接彼此

  ofo小黃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戴 威

  ofo是一輛自行車的符號,致力於提供共享單車出行服務。ofo不僅是一輛自行車,它還是自行車和智能硬件的結合,是自行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移動支付的結合,同時通過共享的方式,將對環境友好的、對民眾普惠的出行服務帶給用戶。

  共享單車在現實生活中促進兩點之間的互聯互通,在移動互聯網、下一代物聯網方面,同樣在促進互聯互通。我們希望共享單車能夠傳遞我們對於創新、可持續以及普惠發展方式的認同。

  我們用兩年時間,為全球2億用戶提供了超40億次出行服務,我們在新加坡、英國、美國、哈薩克斯坦、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奧地利等8個海外國家同步運營,這些國家中有很多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共享單車或“共享單車+公共交通”出行組合。

  新的事物出現了,和舊的事物、理念有一定沖突,需要更加包容的心態。共享單車帶來的或許不僅是出行領域的改變,在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下一代物聯網以及其背后的宏大願景方面,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我們可以改變的還有很多。

  今天,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少國際組織的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有幸趕上這樣的機遇,ofo小黃車期待以更開放的心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更多合作。面向未來,我們懷抱著一個夢想——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通過共享單車,連接彼此,連接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0日 11 版)

(責編:袁勃、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