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4月下

“標題黨”到底傷害了誰?

陳昌鳳 華曲子
2017年09月26日14:49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標題黨”是指以夸張的、曲解的、煽情的甚至無中生有的方式制作文章標題的人,也可指那些聳人聽聞、題文不符的標題本身。“標題黨”類型難以窮盡,翻著花樣層出不窮,最終是為了攫取受眾的注意力。

有人說“標題黨”源於網絡,筆者不贊同。“標題黨”並不是新現象,早在傳統媒體時代就已經廣為存在了,早年比較常見於娛樂類新聞。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韋唯和她的三個男人》——當你的注意力被這個大字標題吸引后,你會發現這個半虛構寫作的故事,說的是明星韋唯和她的丈夫、兩個兒子。只是傳統媒體上的倫理底線,都還不至於像自媒體時代這麼低,專業把關也起到了作用。如今這類“標題黨”在網上已經泛濫了,有人也從用詞的特點方面將“標題黨”分成“震驚式” “懸念式”“沖突式”“熱詞類”“情色類”……不一而足。“標題黨”不隻中國有,世界哪個國家都有,美國有人也在撻伐社交媒體上的“標題黨潮流”(“the sensational titles”trend)。

不少受眾對於“標題黨”現象抱有相當的寬容心,覺得它無傷大雅,甚至有些人覺得它充滿營銷創意,隻要不造謠,不傳謠,出現一些“標題黨”現象也沒什麼。甚至有人寫文教人做好標題時,以如何成為標題黨為噱頭。既然有不少受眾用戶沒有是非到如此地步,本文就要來辨析一番:“標題黨”危害很大很有傷害性,絕對不同於優秀標題、有特色的標題,“標題黨”應該定性為“負面”詞匯。

“標題黨”到底傷害了誰?筆者從幾個比較嚴肅些的例子說起,至於那些追求低俗的,就不去討論了。

“標題黨”傷害了新聞的專業性

2016年網上曾經有一個標題新聞被廣泛傳播:《北京女嫁給非洲農村小伙 公公有十幾個妻子》。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的記者,你會這樣做新聞嗎?

令人悲哀的是,專業記者未必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奇嘛!從西方到東方,判斷新聞是否有價值,通常都是有5個要素:重大性、顯著性、接近性、異常性、人情味兒,這個標題的新聞判斷點在於異常性。如果記者這麼做了,你可以說他成功地吸引了受眾,但是你不可能說他是個好記者或者好編輯(包括網絡編輯)。北京女嫁給非洲農村小伙這樣的事實本身,有多個意義可以解讀:從中國人的觀念革新到中非關系,以及其他方面,難道其意義大不過一個非洲酋長有十幾個妻子?而這個追求新奇的標題,在網絡上引導網民輿論延展向無聊的方向,這一點從幾大門戶網轉載后的留言就可以看出來。

2011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時任招商銀行行長的馬蔚華在會上發言說道:“我們百姓現在手裡有點錢,卻沒有好的理財產品,導致大家一哄而起去買房子,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要開發更多的產品,讓大家把錢轉起來,而不要一哄而起,弄的房價那麼貴。”結果引來的報道標題:《招行行長:房子漲價是因為大家手裡的錢太多了》。這樣的報道,引來的不是網民對媒體不專業的質疑,而是引來無數網民把這位行長罵得狗血噴頭,揚言“明天就要取出存款、取消你們的信用卡”,這全是報道不恪守專業性而一味追求關注率的結果。那麼好的一個專業性話題,卻被標題黨給糟蹋了!

“標題黨”的議題化,強化沖突、破壞了信息生態

有一則網帖,說的兩個高中生早戀出狀況了,那個男孩把女孩給燒傷了。然后《羊城晚報》在社會新聞版刊出了,題目是《惡男求愛不成火燒花季少女》(2012年2月25日),當天信息在網上出來之后立即被轉載,在某門戶網上迅速被頂成了熱門話題,因為該網標題改成了《17歲少女拒絕“官二代”求愛被燒傷毀容》,出現了主題詞“官二代”,該網站的參與者迅速達到29萬,頂在最前面的帖子是“又是一個剛爸”,而且是這則新聞在該網轉發后一分鐘內就貼出的評論,可見評論者完全沒有時間看新聞本身,只是受到了標題的引導。而報道中卻並沒有“官二代”的相關信息,也沒看出真有個什麼“官二代”。第二天,這則經網絡修改后的標題,被許多報紙刊出了,一家一向以嚴肅著稱的報紙,標題竟然修改得更加明確:《官二代求愛遭拒燒傷17歲少女》……筆者截圖發在微博上引來的互動中,有最初編發信息的網站編輯的留言,告訴筆者說那個男孩的父親是位公務員,現在在某省城工作,是正科級。這就被網絡標題當作“官二代”了!就是因為“官二代”三個字,新聞瘋轉,甚至報紙、廣播、電視就照著這個標題做新聞。

類似的事例還有不少,它們通過把個別事件個別人擴大、上升到一個重要議題,從而引發更廣泛的社會關注,同時也強化了社會對某些群體的刻板印象,加劇了社會階層性的矛盾,對中國社會有很大的危害性。“我爸是李剛”——“官二代”被污名化的源頭,實際上真實情況距網民和媒體描繪的情況大相徑庭,不同版本的信息大家可以去網上查詢,也可以通過知情人去了解一下,並不是媒體呈現的和網民眼中的那種他撞人后驕橫跋扈的樣子。

種種污名化強化了中國社會不同身份之間的沖突,曾幾何時甚至發展成了“逢官必反”。2014年8月中,甘肅的一位縣長因為勞累過度而猝死了,新華社新聞報道出來轉到微博上,那麼多人在質疑這位縣長,甚至某門戶網轉了這篇《甘肅省臨洮縣縣長因勞累過度而猝死辦公室》后,BBS上頂在第一條的帖子竟然是“都死絕了,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然后有網民說他是畏罪自殺,有說他死時身邊是不是有情婦……這樣“無緣無故的恨”,已經不是直接受之於“標題黨”,但是它與曾經的“標題黨”的影響,不能說沒有關系啊!一個45歲的生命勞累過度去世了,許多與他無仇無怨的網友,竟然拍手稱快。這位代縣長是20世紀80年代的北京大學畢業生,工作嚴謹認真,一天工作了17個小時,網民卻把他譏諷成了狗熊、早死早好的對象。這難道不是污名化的結果嗎?“標題黨”參與破壞了我們認知的信息、參與破壞了我們的信息生態。

“標題黨”危害真正的語態創新

還有許多為“標題黨”捧角兒的:有人在百度上講解“如何做一名正確的‘標題黨’”“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標題黨’”……

新型語態的運用正在引發關注,比如2017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推出特別節目《厲害了 我的國》。它不是簡單的網絡流行句“厲害了,我的哥!”的套用,是廣泛征集了受眾用戶的自拍視頻和圖片,用同一種敘述方式、同一個流行語表達出來的。《厲害了 我的國》,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系列新聞報道,“是很多人拿起手機,自己拍,自己說,拍出叫人驚喜的變化,說出不吐不快的自豪。”

社交媒體上“標題黨”已經泛濫成災,其中不乏魯迅先生早就諷刺過的“肉麻當有趣”。如果去網上搜一搜公眾號文章的標題,你會看到今人去肉麻的不在少數,各類社交媒體上相關的例子不勝枚舉。它看似與社交媒體掀起之后的新聞語態新一輪變革相近,但是本質上卻又不同。真正的標題創新是言之有物、是從事實中提煉出有新意的表述。這一輪語態革新,體現在敘述方式方面:字裡行間體現出一種互動、分享的技術感,音像視頻裡也都充滿著傳播者與用戶的融合意識。朗朗上口的網絡流行語,來自用戶、貼近用戶的鮮活信息,一脫陳舊的新聞腔,但是它們的標題是高度凝練的內容的提煉,而不是夸大事實、歪曲事實。

《新聞聯播》在引入《厲害了 我的國》的導語是:“國家領導人知道老百姓在想什麼,老百姓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干部知道自己該干什麼,軍人知道自己保衛什麼,所有人合起來,打拼出一個美麗的中國,日新月異的中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目前的這種革新,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不只是一種敘述方式,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新的特點。內容上,優秀的作品通常話題關涉國計民生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形式上,常常追求個性化表述,無框架、無模式,自由自主﹔態度上,常透著分享的願望、互動的氣質﹔常常就是一種與網友信息的分享、思想的共鳴、精神的溝通。

比如以時政分析見長的《俠客島》,近年在時政報道的新媒體中獨樹一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關注國際國內時事要聞。他們“作者隊伍龐大風格多變,有以深度分析見長者,有以言辭犀利見長者,有以獨家內幕見長者,也有撒嬌賣萌者”,面向“無論你是資深愛好者還是時政小白,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勞動者”,目標受眾面廣泛,因此與網民的互動意識非常濃厚,標題也常有新意,關鍵是它言之有物、言之成據,所以充滿表達力,深受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喜愛。

(作者陳昌鳳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華曲子系江南影視藝術學院院長助理、講師)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