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公道":我願和"假裝生活"唱反調

崔文佳
2017年10月10日07:3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願和“假裝生活”唱反調

北京日報已經65歲了,比我父親還要年長。作為一個聽著媒體轉型度過大學時光的新聞系畢業生,作為一眾新興媒體的重度使用者,我之所以選擇了這家“父輩級”的單位,一方面感動於報人的匠心,期盼在這裡接受專業的新聞訓練﹔一方面雀躍於報社的轉型,希望在這場媒體融合變革中一展身手。

果然,我沒有失望。從業兩年多來,但凡輿論場上的熱門事件,我們幾乎都不曾缺席。要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當屬今年7月底駁論微信熱文《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因為那是一場各方面緊密配合的攻堅戰,實現了“報網微端”多個平台的聯動傳播,還吸引了不少“自來水”紛紛求開“白名單”轉載稿件。

記得那是個星期一的下午,同事轉來這篇網帖。對於文中描述的某些生活經歷,我們都能感同身受,但也明顯感覺文章邏輯不嚴、夸大其詞。作為當班的新媒體編輯,我剛好要找星期二的選題,想著不妨就它了。

正琢磨著,總編輯突然來信兒:眼見此文流傳甚廣,星期三刊出的評論版《七日談》上,咱們來上一篇,駁一駁這聳人聽聞的“假裝生活”。那誰來領下這個艱巨的任務?部門主任毛穎穎看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我這兒。

自打提出媒體融合以來,報紙和新媒體聯動已是稀鬆平常。就評論部來說,統籌著微信公眾號“公道”與報紙評論版《七日談》。為追求時效,我們往往會在“公道”上先發聲,網絡版文章經過深度加工,再見報於《七日談》,實現同題不同樣式的多點傳播。我這邊正准備開動,“長安街知事”又來消息,希望來一次報社媒體的聯動,各級領導和同事們都在等著我這篇反駁文。

聽罷,我瞬間“壓力山大”。在網上傳播要反駁別人,那文章就得觀點鮮明、文字活潑,有理有據、付諸感情。這著實是個不好寫的稿子。

但我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調動起代入感。其實我和那位作者一樣,同是北漂一族,同樣擠地鐵、租房子,不想跨越北京去聚會,時而懷念家鄉的小確幸。但我覺得,路都是自己選的,既然出發了,就別這山望著那山高。更重要的是,不能輕易用自己的論斷為別人代言,以自己的不滿否定整個城市發展。

凌晨2點,我終於把初稿交給毛穎穎主任。早上5點,這位超人般的女將在帶娃之余給我改了稿。我一看,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早上6點,“長安街知事”的吳迪落地出差的內蒙古,一到酒店就先開電腦,把更多新媒體思維注入稿子。緊接著,稿子又傳給副總編審定,與之同時,攝影部開始全力搭配京城美圖,報社新媒體部的小編開始了精美制作。臨近中午,“公道”與“北京日報”“長安街知事”“京呈”等一眾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了這篇《認真生活,這裡就是我愛的北京!》。

1萬,2萬,3萬……閱讀量在猛漲,但我還顧不上高興,因為《七日談》版面的稿子還等著我。

這就是媒體融合背景下,評論部的工作日常。或許在一些人的印象裡,黨報評論部裡一定是群古板的“老干部”,每天喝著茶水、端著報紙。但實際上,我們早已再出發,這裡不僅有一個活力滿滿的青年團隊,更有一份永遠鮮活的新聞初心。

北京日報公道

職 業:微信訂閱號

籍 貫:北京日報評論部

出生日期:2015年12月

愛 好:品評分析

特 長:快、准、正地傳播

黨報聲音

爆款

★“八百壯士”魂歸處,豈容“精日”褻忠骨

★中國故事不是西方符號的附庸

★從徐玉玉到李文星:隻有生命才能敲響警鐘?

★中國入世15年,被別人隨意“剪羊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隻能吃洋芋的童年與三萬塊撐不起的暑假

★去發財可以,脫了官服先

★朴槿惠形象碎一地,雙面政客背后的西式民主之病

★一封來自“熊大”的檢討信

★不能以極端個案指責社會否定時代

小編揭秘

崔文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