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評論《展示弘揚中國精神的曲藝力量》
感受藝術不變的堅守
展示弘揚中國精神的曲藝力量
曲藝是文藝的輕騎兵,每每在重要時刻、緊要關頭,總能第一時間發現曲藝人的身影。為了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國文聯2013年成立了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先后有2000多名老中青曲藝人參與過送歡笑活動,“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這個名字在基層已經家喻戶曉。目前,這支隊伍每年的活動有上百場,從城市到農村、從平原到高原都有我們的身影。對於協會中的志願者,我們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每個志願者的行動都必須完全自願﹔二是面對艱苦環境和高強度工作要有奉獻精神﹔三是不能講任何條件,一切以百姓需求為重。
五年來,曲藝界以文藝繁榮為己任,各傳統曲藝藝術門類都在積極探尋發展模式、適應時代潮流、解析市場發展規律。我們也不斷自省:如何避免感官刺激代替娛樂性?低俗與通俗的界限在哪裡?是什麼讓藝術成為市場的奴隸?我們認識到,沒有底線地去迎合觀眾的曲藝作品隻能逞一時之快,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優秀作品必定要在作品本身下功夫,潛心創作有溫度、貼近百姓的作品才應該是藝術的本源。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的作品必定受人喜愛,隻有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才能培養老百姓高雅的文化情趣。隻有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才能讓曲藝的發展之路走得越來越扎實。
言論摘登:《光明日報》(2017年10月14日 02版)
《光明日報》評論《展示弘揚中國精神的曲藝力量》
感受藝術不變的堅守
□周游
曲藝藝術的力量有多大?是歡笑的傳遞者,是文化的繼承人,也是弘揚中國精神的中流砥柱。10月14日《光明日報》2版發表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的文章《展示弘揚中國精神的曲藝力量》,道出這5年來的曲藝發展之路。
“五年來,中國曲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引導廣大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說唱百姓,服務大眾,展示出傳播中國價值和弘揚中國精神的曲藝力量。”開篇的一席話直接點出曲藝工作者一直緊跟黨的步伐,用實際行動踐行黨中央對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並且“為了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國文聯2013年成立了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為廣大民眾送去歡笑。
隨著時代變化,人民對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曲藝人的“傳統思維”也在不斷尋求融合發展,找准自身定位。他們希望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上避免感官刺激代替娛樂性、明晰低俗與通俗的界限,還要知道是什麼讓藝術成為市場的奴隸。對此,該文的論述中點明了在5年探索中找到的答案:“沒有底線地去迎合觀眾的曲藝作品隻能逞一時之快,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優秀作品必定要在作品本身下功夫,潛心創作有溫度、貼近百姓的作品才應該是藝術的本源。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的作品必定受人喜愛,隻有這樣的作品越來越多,才能培養老百姓高雅的文化情趣。隻有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才能讓曲藝的發展之路走得越來越扎實。”
於是,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曲藝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文中以相聲為例,“這五年中,全國有100多家相聲小劇場在各地建立,基於這些小劇場的興起,也涌現出了一批有天賦並且忠於傳統藝術、有藝術追求的青年相聲演員,相聲的傳承模式與市場需求形成良性循環”。透過文章可以看到,放眼望去,5年來的相聲作品,多是以時下最前沿的文化、熱點和中國家風、國學等傳統相結合,用最大膽的藝術表現手法將我們的“根”放置在歡笑中。
該文是對5年來曲藝發展的總結,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藝術是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並堅持自身特色不斷轉變發展之路的。但是歸其初始,該文也在告訴人們,廣大文藝工作者從未變過初心,從未忘記使命——為人民服務,為中國文藝的繁榮發展而努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