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洋記者"下鄉探尋中共基層執政"密碼"

2017年10月19日06:4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十九大報告首邀外籍專家參與譯校

  穆小龍在十九大黨代表、田表村黨支部書記羊風極(右一)的指導下嘗試割橡膠

  在北京工作生活6年多,新華社埃及籍記者穆小龍見証了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也了解中國制定的許多“大計劃”。穆小龍驚嘆中充滿疑惑:中國共產黨究竟有何秘訣,讓一張張藍圖變成現實?

  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穆小龍來到海南省,開啟了一趟發現中共之旅。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鴨坡村,海南省檔案局駐村干部、黨支部第一書記秦家越接待了穆小龍。瓊中是國家級貧困縣,1萬人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第一書記是什麼官?”秦家越的職務身份讓穆小龍有點蒙。

  近年來,近80萬名各級黨員干部被派到貧困村駐村幫扶,其中到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近20萬。中國各級政府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駐村干部要協調扶貧項目和資金在農村落地。

  在政策支持下,秦家越為鴨坡村打造了山雞、養蜂、養豬等6個產業扶貧基地,帶頭人全是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

  聽說村裡有個“脫貧明星”是入黨積極分子,穆小龍決定去拜訪他。在黑鬃豬養殖基地,穆小龍見到了正著忙碌的許環雄。

  許環雄去年年收入達到30萬元,順利脫貧,在村裡引起轟動。如今,政府出資修建600多平方米的新豬舍,引進現代化養殖設備,讓他帶領36戶貧困戶養豬今年全部脫貧。

  鴨坡村的見聞讓穆小龍發現,抱團發展是個脫貧的好辦法。但其他村也是這麼做的嗎?好奇的穆小龍來到瓊中另一個貧困村——番響村委會的南美村。

  村裡不見人影,大片的房屋廢墟讓穆小龍不解。國家海洋局駐村干部、番響村第一書記羅志清告訴他,村裡多數房屋年久失修成為危房,是村民脫貧的最大障礙,而保障貧困戶的住房安全是中國脫貧的硬指標之一。因此,南美村計劃利用政府資金整村拆除重建,並在此基礎上打造旅游商業街,引導剩余勞動力向餐飲、商貿等第三產業轉移就業。

  村裡老人也告訴他,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南美村從山上到山下經歷過三次搬遷,每次搬遷都離城鎮更近一步。

  “南美村地少人多,發展農業缺乏優勢。但它與鎮圩相連、交通便利。”羅志清召集黨員群眾開會商量、挨家挨戶聽意見。經過近一年的思考與論証,南美村決定揚長避短,通過城鎮化消除貧困。

  中國不同貧困村庄的差異也讓穆小龍大開眼界:雖然目標都是脫貧,但是黨員干部必須尋找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方向,而實事求是正是中共始終堅持的思想路線。

  聽說鄰縣有個中共十九大基層代表,穆小龍很感興趣:什麼人能代表8900多萬中共黨員到北京開會?翻山越嶺,他來到白沙黎族自治縣。同為國家級貧困縣,白沙和瓊中被當地人戲稱為“一窮二白”。

  在打安鎮田表村,外國人的面孔並不多見。初次見面的穆小龍讓田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羊風極略顯腼腆。

  羊風極說話緩慢且言簡意賅,臉上卻布滿了笑容。簡單兩句寒暄,羊風極就邁開矯健的步伐,帶著穆小龍來到一片樹林前。“這是橡膠樹,我們對它很有感情。為了日子更紅火,農民起早貪黑割膠,這流出來的都是錢哩。”羊風極說,1998年他被村民推選為田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一干就是20年。

  在羊風極的嫻熟示范下,穆小龍用刀在樹上輕輕劃出一道口子,乳白色的膠水沿著紋路汩汩流出。

  穆小龍感到好奇,共產黨員那麼多,羊風極靠什麼成為中共十九大代表?

  羊風極說:“這需要群眾擁護。群眾支持你不是看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為他們做了多少事。”

  剛上任時,羊風極看准橡膠產業有前景,號召大家種橡膠。農民沒錢種,於是他就到縣裡跑扶貧種苗,申請貸款﹔不會種,他就邀請專家來培訓橡膠管理技術。如今,全村山地基本都種了橡膠,僅此一項,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就達6000元。工作中,他是敬業的基層干部﹔生活中,他是大家口中親切的“羊叔”和“大哥”。十九大召開前夕,他每天奔走在各村聽民聲、訪民情。

  “黨和政府的信任、黨員和群眾的期待,我從來沒忘,我原本就是一個種膠割膠的農民。”羊風極說。

  一路走來,穆小龍對什麼印象最深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穆小龍說,無論是寥寥數語的羊風極,還是熱情健談的秦家越,他們的共同點是——來自群眾,經過歷練和考察成為黨員后,又回到群眾中、服務群眾。

  “這可能正是中共成功的秘訣。”他說。(文並圖/新華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