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上的外媒面孔:感受發展、開放、和諧的中國
10月16日,外國記者在十九大新聞中心拍照留影。 胡慶明攝(人民視覺)
10月19日,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集體採訪上,柬埔寨國家電視台記者提問。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10月12日,《韓民族日報》記者金畏鉉在北京永定門城樓上參觀拍照。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10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招待會,圖為外國記者在提問。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10月16日,中外記者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對外發稿。胡慶明攝(人民視覺)
10月16日,外國記者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胡慶明攝(人民視覺)
圖為在十九大新聞中心,書刊贈閱台吸引了記者駐足觀看。人民網記者 於 凱攝
10月17日,美國中文電視台記者在京津城際高鐵上採訪。中新社記者 富 田攝
10月16日,外國記者在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採訪。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攝
10月18日,十九大開幕會場外,外國記者為採訪忙碌著。人民網記者 余清楚攝
舉世矚目的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隆重開幕,全球媒體進入“十九大時光”。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五大洲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參與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法國《世界報》等眾多世界主流媒體紛紛聚焦這一盛會。
“能夠參加意義如此重大的會議報道,是挑戰也是榮幸。”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記者佩德羅·羅德裡格斯目不轉睛地盯著錄播設備,確保將中共十九大開幕會畫面及時傳回總部。現場像他這樣的外媒記者不在少數,他們有的在認真聆聽,有的在奮筆記錄,有的則通過各種儀器設備將現場畫面第一時間傳回他們自己的國家或地區。
中共十九大採訪議程中,“黨代表通道”無疑開啟了一扇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也是外媒記者最感興趣的新型採訪模式之一。“這條通道為媒體更深入了解中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代表們回答的問題向世界闡釋了中國很多發展理念和政策動向。”來自非洲的馬拉維國家廣播公司記者朱瑪·比特麗絲說。
事實上,外媒記者早在中共十九大開幕前,就已經奔走在中國的各個角落,感受中國變化,體驗“中國速度”。
自10月12日起,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包括北京中軸線、基層黨建、故宮在內15條線路的採訪活動,幫助中外記者更好地了解中國發展成就。
12日,《韓民族日報》駐北京記者金畏鉉和很多參與中共十九大新聞報道的記者一起參加了“古都文化魅力中軸線”的採訪活動。
“以前我不知道北京還有中軸線,通過這次活動更多地了解了這個城市。”金畏鉉說,這樣的活動很好,難得有機會這樣了解北京的古跡。
13日,採訪中共十九大的外媒記者走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多家企業、大興區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和四達時代集團,近距離了解中國在液晶屏幕生產、大數據分析、雲計算、創意文化等領域的發展。
“這個屏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以前隻有日本公司可以生產,沒想到中國企業也可以生產這種領先世界水平的屏幕了。中國企業在高科技方面的高速發展讓我非常驚訝。”日本共同社記者西川廉平說道。
16日上午,近40家參加十九大新聞報道的中外媒體的60多名記者前往北京大興採訪新機場建設項目。面對北京新機場的綜合交通體系、“五縱兩橫”的主干路網以及貫穿該網的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快線,境外記者們感到震驚。
“中國這幾年變化非常大,今天看到北京新機場項目發展如此之快,令人震撼。”隨團採訪新機場建設項目的瑞士《新蘇黎世報》駐華記者馬蒂亞斯·穆勒說。穆勒第一次來中國時還是1999年,十幾年過去了,如今中國給穆勒帶來更多的還是驚奇。“中國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想象一下,歐洲花了四五百年取得的成就,中國隻用了三四十年。”他說。
系列採訪活動,現場觀察中共十九大開幕,在“黨代表通道”與採訪對象面對面交流……這些都讓外媒記者感受到一個發展、開放、和諧的中國,也讓世界對中國充滿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