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晨報:周迅和年輕演員的區別在哪兒

錢德勒
2017年10月23日07:34 | 來源:新聞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周迅和年輕演員的區別在哪兒

最近幾日,我的朋友圈被一個教學計劃刷屏了,這個計劃的名字很文藝,名為“山下學堂”,是一個關於表演、影視培訓的課程,創始人兼傳授者是著名電影制片人、導演陳國富以及演員周迅、陳坤這一對死黨。取名“山下”,好比與“道士下山”做成對子,后者是一身絕技,決定去紅塵裡翻滾,興一陣風浪﹔而人在山下,態度上謙遜,言行上踏實,從三位創始人身上拿經驗,激發靈感悟性。

在一個視頻裡,周迅回憶起當年與陳坤拍攝電影 《巴爾扎克的小裁縫》,如何從沐浴著和煦陽光的麥苗裡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這一景象打通了任督二脈,了解到原來表演是可以去展現生命裡那些很微妙的感受。

我認為周迅是不可能成為表演課程的標准范本的。她成為演員是偶然,有人看了她拍的艷俗挂歷,小小的未脫稚氣的臉上涂著並不高級的胭脂,那雙大眼睛含著與年齡並不相稱的風情,因此推薦她進了謝鐵驪的《古墓荒齋》,演一隻小狐狸。她進北京,是因為談了一個搖滾歌手的男朋友,她定下心來決定做演員,也是陰差陽錯,眼光“毒辣”的李少紅看出她與太平公主吻合的任性、靈氣,果斷拉她出演小太平。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好多年來都被津津樂道,說小太平那幾場戲比大太平(陳紅飾演)好看多了。

周迅的靈氣無以復加,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套路。在“山下”的宣傳片裡,周迅說起“年輕演員”這個群體,並非倚老賣老,而是她大概也覺得自己算是前輩了,江湖裡有些規則看不懂了,表演難道不需要好好走進角色嗎?難道不需要浸淫在劇組打造的虛擬空間嗎?難道入戲不應該是最基本的流程嗎?

她不懂,我也不太懂,有些“年輕演員”就像來劇組打卡上班,不但有正職還有兼職,好幾個戲同時演,需要各自替身輔助,團隊都需要用辦公軟件去排檔期。的確,有些戲是為了賺錢,走量的,或許靠經驗以及流程就能hold住。但是有些角色,是復雜人性的鏡面效應,需要好演員像愛麗絲一樣墜入空間,自我被打碎並重糅,現實與虛擬合流。這個時候,像周迅這樣的演員就是魔王上線,大展身手。

我曾經在採訪時問周迅:為何大家都說你表演有靈性,讓人信服?周迅想了想,說或許我有一些天賦,但天賦是不可能支撐那麼多年的,我當然有自己的一些辦法。說起來很簡單,我很小就出道,輾轉在各個劇組,真心把劇組當家,跟角色一起生活,反倒是殺青后回到自己的家裡反而覺得空蕩蕩的,並非像有人想象的,天啊,我終於有時間好好睡覺看書了,沒有,我反而覺得無所事事。

周迅的經驗其實就是要求,如果你愛表演,愛這個角色,那就要投入時間、經歷乃至情感,量變到質變。說實話,你不做演員,去做上班族,老板內心不也這樣要求的嗎?連你的朋友圈都要貢獻一部分廣告位給企業品牌形象推廣。你還有什麼理由說做演員對付對付就完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