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聞人用新技術記錄十九大時光

王丹
2017年10月24日07:0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新技術記錄十九大時光

  【新聞人的新聞】

  “我覺得你也得有一件紅色的大衣,這樣才顯眼。”10月18日早上,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九大“黨代表通道”首場採訪活動剛開始不久,記者就收到了正在看直播的家人發來的信息。

  在或大或小的新聞報道中,新聞人和新聞事件一起,都是被審視的對象。隻不過,“受關注”早已脫離了“身著紅大衣”這樣的層次,進階到技術、創意的比拼。

  《為十九大打call》《唱響光明中國》《我的紅色記憶》《一瓶白酒,為何受到習近平關注?》……攢足了勁兒的各路媒體,十九大一開幕就爭先放出自家“重型武器”,以期在擁擠的融媒傳播路上佔得一席之地。人民網記者章斐然和她的同事還實現了新的突破——將十九大現場情況通過視頻播報第一時間傳遞給正在乘坐飛機的旅客。

  “新媒體產品往往需要一個團隊的協同作戰,從文案到技術再到傳播渠道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光明日報記者葉樂峰深度參與了報社多款“十九大特制”新媒體產品的生產,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尤其需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預判,否則出現一個小疏忽就可能會給整個產品留下遺憾。

  以產品經理的身份“運營”自己的新聞產品,首要的是避免瑕疵、避免遺憾。但在澳亞衛視記者李一鳴看來,新聞本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雖然從業已有11年之久,熟稔境內、境外媒體報道各種規則和技巧,但在節目完成的下一秒還是會心生這樣或那樣的遺憾。

  “提交代表採訪申請有點晚扣1分,評論的深度也不滿意再扣1分。”李一鳴給自己在十九大報道中的表現打了8分。她說,十九大新聞中心提供的發布會信息很充分,網絡帶寬和公共信號也很給力,那8分完成起來覺得“很踏實、也很順利”。

  “開放,是這次十九大報道最大的一個亮點。”李一鳴說,這種開放不僅體現在信息獲取便利、活動安排豐富上,更體現在所接觸和採訪的黨代表飽滿的精神狀態上。她認為,“開放,本身就是一種自信”。

  無論何種載體形式,如何更新自己的話語體系與表述方式都是媒體共同面對的命題。葉樂峰認為,主流媒體要有主流敘述,也應有話語魅力,要能“感染人、吸引人、打動人”,這是適應網上網下新形勢的必然之選。

  移動互聯時代,大大填平了傳者與受眾對信息的獲取溝壑,當信息不再稀缺,“從觀點縱切”就成了李一鳴們下意識的選擇。在每天的晚間直播中,澳亞衛視特別開設一個名為《記者觀察》的欄目“兜售觀點”。《中華工商時報》開設專欄《記者小燕的十九大視角》,將觀點作為自家拳頭產品,以小博大。“我們專欄首篇評論聚焦、解讀‘民營企業’首次被寫入黨代會報告這個點,傳播效果很好。”該報記者張文燕興奮地說。

  章斐然“一個人像一支隊伍”一樣在戰斗。拍照、攝影、採訪、寫稿,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工作狀態就是“馬不停蹄地變換手中的設備”。時代的不斷變遷和用戶對信息解碼方式的不斷進化,讓“變”一直成為新聞生產的關鍵詞。“這使得媒體和記者不斷調適自己的功能和定位,以應對新的挑戰和考驗。”李一鳴說。

  談到變,人民日報記者雷聲感觸更深。從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九大,雷聲連續多次參加黨代會報道,他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了流淌的時光。為了讓鏡頭更好地講故事、講更好的故事,他甚至連做夢都在想攝影如何求新求變。“變的是技術,不變的是對‘見証’的詮釋與追求。”他說。

  “見証”,是新聞人的職責和使命。雷聲表示:“記錄的是當下,但對於后來者來說,那就是歷史。”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