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日報》十九大報道:九道關卡保質量
《寧夏日報》歡慶黨的十九大特刊
10月22日凌晨3點30分,《寧夏日報》一版責任編輯李剛關了寧夏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大廳的燈,並自言自語道:“今天下班真早。”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寧夏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大廳的燈基本上是凌晨五六點才關。李剛每天下午4點多就要坐到自己的工位上,了解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在北京的前方報道組稿件情況,觀察新華社十九大電稿的“來勢”,初步制定次日版面安排。每天一個班忙忙碌碌下來,回到家的他已是次日上午10點多。
部門負責人當責編和審讀
“全體採編人員必須發揚新聞工匠精神,確保十九大報道零差錯!”在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十九大宣傳戰誓師大會上,該集團黨委主要領導下了死命令。
為此,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會決定,十九大期間,《寧夏日報》3個部門的一把手當責任編輯,3個部門的一把手當審讀。
記者了解到,《寧夏日報》共7個部門,除1個部門的一把手赴京採訪十九大外,其他部門的一把手全下到了總編室編輯科。該集團十九大前方報道組的稿件,在與讀者見面前要經過八道關卡的“盤查”。
第一道關,十九大寧夏代表團的審稿人﹔第二道關,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十九大前方報道組負責人﹔第三、四、五、六、七道關,是責任編輯、校對、審讀、總值班編委、集團黨委書記。這五道關,有“串聯”,更多的時候是“並聯”,同一個報樣出很多份,大家同時看。一次,組版編輯笑著“訴苦”:“5個人改樣都不一樣,我聽誰的?”總值班編委說:“由責任編輯統籌”﹔第八道關,是“第一讀者”。他們是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的老報人,鎮守在該集團的印刷公司,對剛剛印出來的《寧夏日報》進行“初生體驗”。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叫停印刷,讓《寧夏日報》總編室將“問題版面”改正后重新發排。
10月20日凌晨4點多,對一版《侯艷精彩亮相“黨代表通道”》一稿中“侯艷說:‘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秦腔演員,每年有400多場演出。’”,“第一讀者”表示不可能,“她一天演出一場也達不到400場。”李剛一下懵了,“第一讀者”的看法似乎有道理,要不要讓印刷機停下來,改為“每年有數百場演出”再印?后與此文作者聯系,才知道到基層演出常常一天兩三場,一年400場隻少不多。爭論戛然而止。
其實,除了上述八道關卡,還有最后一道關卡——第九道關,用寧夏日報報業集團人的話說,“一直沒啟用,但願永遠別啟用”。
萬一報紙印出來了好幾個小時之后,又發現了必須修改的差錯怎麼辦?
第九道關,就是為了應對這一情況的。
李剛凌晨下了班,其實並未回家。他在值班室待著,隨時接聽有關異常情況的電話,當然,用他的話說,“可以睡一會兒”。上午10點后,確認報紙“平安無事”,他才可以回家。
守在第九道關上的,並非李剛一人,總值班編委、總編室主任、一版組版編輯上午10點之前都未回家。
“情況不明”的前方報道組
記者通過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負責人了解該集團十九大前方報道組的情況時,這位負責人說:“我給前方記者下達了任務,要求他們將近期的工作小結一下,他們居然沒有執行。很抱歉,前方情況不明。”
前方記者確實忙得沒時間寫小結。
編輯部每天收到他們的最后一篇稿件,都在凌晨2點左右。
10月21日晚,前方稿件早早就傳到編輯部。次日凌晨2點半,編輯們正准備下班。誰知接到前方報道組通知:“頭條有重要改動,一會重發稿。”
前方報道組共有18人,由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帶隊,報網端各路骨干齊全。
十九大安保十分嚴格,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前方報道組隻有3人有可進入寧夏代表團會場和駐地的採訪証。其他記者採訪,隻能設法把代表們約出來。
不管多難,他們每天的發稿量至少撐起《寧夏日報》一個整版。
當然,他們每天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寧夏日報》,而是新媒體。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主席的聲音,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在寧夏新聞網和寧夏日報新聞客戶端發出來。短、平、快,每一次都十萬火急,百米沖刺。然后定下神來,給報紙寫稿,有高度、力度、深度,勞思勞神,殫精竭慮。
再多版面也值得
10月17日,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融媒體“中央廚房”試運行。
在媒體融合上,該集團比兄弟媒體落后了。但不管怎麼說,“中央廚房”是在十九大前啟動了。借助這個平台,每天上午9點,該集團的融媒體指揮調度會開起來了,力求實現新聞內容生產“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全天滾動、全域覆蓋”。
《十九大時光》這個欄目,讓后方記者也忙碌起來。這個欄目從10月12日開欄至10月22日已刊發綜合性報道4條,蹲點式特寫10余篇。
《寧夏日報》一版的《十九大代表風採》欄目,共報道了10位來自寧夏基層的黨代表,全部由寧夏日報報業集團7個小分隊完成採寫任務。每個採訪小分隊裡,都有一名該集團的黨委委員。
十九大召開后,《寧夏日報》已刊發《歡慶黨的十九大》特刊26個,平均每天6.5個版,最多時一天9個版。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劉衛堅定地說:“對黨的十九大報道,再多的版面投入也是值得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