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演得好不如撕得好?" 綜藝《演員的誕生》引質疑

龔衛鋒
2017年11月02日08:06 | 來源:鄭州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演得好不如撕得好?”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引發質疑 章子怡懟劉燁原來是一場戲!

  最近,一檔名為《演員的誕生》的綜藝憑借超高的話題熱度火了!這檔節目是浙江衛視的重頭綜藝,號稱是“一場中國頂尖演技之神的戰爭”。節目邀請三位資深演員擔任演技導師,每期有六位青年演員登台,兩兩合作一個經典影視片段,勝出的三人在第二輪小短片演出中,挑戰演技導師。可這檔考驗“演技”的節目,火得一點也不嚴肅:鄭爽的“熱搜體質”再次發威,帶動一票人加入戰團,一連串爭議事件讓章子怡、劉燁、劉芸等被推到風口浪尖……

  事件

  金星發微博,差評子怡?

  節目還未開播,預告就暴露了“搞事情”的野心:“章子怡與劉燁對罵”、“劉燁怒砸手機”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直到節目開播才撇清誤會——原來這是一場戲:鄭爽和任嘉倫表演完《我的父親母親》選段后,宋丹丹為挑戰者出了一道“情侶爭吵”的即興表演題,鄭爽在表演中數次笑場。宋丹丹跟著笑,劉燁也笑說滿意,沒想到章子怡黑下臉對劉燁說:“你滿意什麼?他們一點信念感都沒有,鄭爽一直在笑場,你滿意什麼?”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激動處劉燁還砸了手機,宋丹丹出來圓場,沒想到“國際章”一秒破功笑了出來,與劉燁擁抱表示在“示范演技”。

  章子怡這一段表現,被網友當作表演教科書分析。但金星轉發了兩人吵架的微博並評論:“自己的戲也沒好哪兒去。”事情這下大了,有人力挺章子怡,有人吐槽金星蹭熱度,有人認為金星懟的是劉燁……鬧了大半天,熱搜上了,節目炒熱了,金星公布結果的時候到了:“那幫傻瓜瞎猜什麼呀?!”

  黃璐是無辜,還是戲精?

  另一場風波是“劉芸撕黃璐”,兩人挑戰的是《親愛的》選段。黃璐走文藝片路線,演過《盲山》《推拿》,獲得過幾個A級電影節演技獎項﹔劉芸畢業於中戲,但嫁給鄭鈞后相夫教子,演戲並不多。

  節目中,於正和唐麗君兩位制片人批評劉芸表演出狀況,表演時干哭無淚的劉芸忍不住哭訴,指黃璐少說一大段台詞,而且排練時每次演得都不一樣,讓她接不住戲。劉芸之后還解釋:“我也沒有覺得黃璐老師錯,真的特別佩服她,因為在任何情況下她都OK。”最終落敗的黃璐則在賽后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倆的詞疊在一起了,可能她沒有聽見……我覺得我贏了。”

  沒想到比賽結束戲還沒完,於正發微博直指黃璐沒藝德:“雖然她現場懟導師懟我的部分沒有剪進去,但我們在現場可是都聽到了……除了演技,人品也是考核范圍!”劉芸的閨蜜秦嵐也發微博:“過於自大、臨時篡改戲碼都不是有品德的人,戲中見品行,台上見德行。”

  對於各種指責,黃璐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做出回應。關於這件事的討論還在繼續,有觀眾喊話節目組放出於正說的未播出片段,以正視聽。

  好演員遭冷,沒有話題!

  真正愛戲、演戲的演員在這場“大戲”中,會有什麼境遇?余少群、翟天臨兩位“青年戲骨”,沒有太多撕扯,在鏡頭前的所有展示隻為演戲,但最后評委點評兩人表演的鏡頭相比另兩組少很多,播后兩人也都未上熱搜,點評節目的文章也極少提到兩人。

  有意思的是,雖然翟天臨和章子怡在《太平輪》有過合作,但她竟然不記得翟天臨,這可能也與后者極低的曝光度有關。不過章子怡也說:“我現在記住你了,我真的要感謝這個舞台,讓我看到了好演員。”

  讓人欣慰的是,雖然余少群和翟天臨的話題度沒有另兩組演員高,但兩人也迅速圈粉。有觀眾直指兩人的遭遇反映了當下娛樂圈生態:拼熱度,“能演的”真比不過“能撕的”。

  挑刺

  演員與導師戲份失衡

  有觀眾指出,青年演員與演技導師合作的小短片環節,制作細節還有待提高:比如章子怡和劉芸表演的段落出自徐克的電影《青蛇》,而字幕標出的是《白蛇傳》。小短片環節的戲份比重也遭詬病,目前播出的兩組戲中,宋丹丹、章子怡兩位演技導師的演技碾壓鄭爽、劉芸,戲份也比后者多出不少。

  評委資質影響公平性

  投票環節的公平性也遭到觀眾質疑。首先是幾百位大眾評委如何選拔?是否具備看片量、審美能力等專業性?節目沒有說明﹔其次,10位制片人、導演組成評委團,能否做到客觀公正?比如宋丹丹和鄭爽的PK中,演技高下立見,可仍有兩人投票給鄭爽。對鄭爽笑場的評價那段,不少網友認為章子怡用高情商說了不得罪人的實話,而宋丹丹和劉燁則礙於面子在打哈哈,點評並不能做到一針見血。

  真人秀仍有劇本痕跡

  《演員的誕生》首播期中,不僅有內場綜藝,也有排練、錄制的真人秀部分。“章子怡發飆”是否為事先安排?不少觀眾表示懷疑﹔鄭爽的“孤獨症”在與任嘉倫的排練過程中再度發作,也有網友認為這是鄭爽“立人設”的慣性,對任嘉倫極不尊重。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